一种注塑机压缩成型锁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1479发布日期:2019-07-10 09:3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压缩成型锁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产品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机利用锁模力压缩成型的注塑机压缩成型锁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加工工程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也越来越多的用于工业生产。同时塑料制品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现有的注射成型注塑机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塑料托盘,塑料托盘的特点是:结构比较复杂,流道细而长,流长比大,对机器的注射压力要求高,成型率低。对于大型托盘,国内通用注塑机即使改造加大注射压力,也很难有效提高成型率。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201620136105.4的中国专利《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包括下模板、上模板、紧固装置、注射装置、原材料液化装置和冷却装置,下模板和上模板通过紧固装置固定,下模板的凹槽和上模板的凹槽对应一致,形成所需制作产品的模具,注射装置通过下模板和上模板结合处的注射口将原材料注射到模型凹槽内部,原材料液化装置将固态的原材料变成液态,冷却装置将压缩成型产品进行冷却。这种装置也现有的结构类似,没有压缩成型锁模机构,对于一些复杂结构的塑料制品成型率也较低。

因此,设计开发一种新型注射压缩成型锁模机构,提高产品成型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提高成型率的注塑机压缩成型锁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机压缩成型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辅助模板,辅助模块设置在固定模板与模具之间,在固定模板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辅助模板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合模和开模的锁模压缩油缸,辅助模板的底板设有用于支撑辅助模板的支撑脚。

作为改进,所述辅助模板平行与固定模板设置在固定模板的前侧,固定模板与注塑机的机铰合模部分设有上下左右共四根拉杆,辅助模板穿套在拉杆上,与锁模压缩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锁模压缩油缸为上下左右设置的六个,六个锁模压缩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辅助模板后侧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模具带自封结构,模具的公模固定在机铰部件上,模具的母模与辅助模板的前侧相连接,当伸直机铰部件时,模具的公模、母模之间留有5~7mm间隙。

进一步,所述模具带自封结构是公模和母模在后段存在活塞式密封结构,公模的柱体和母模的柱体腔之间依靠尺寸配合实现一定程度上密封。

进一步,所述支撑脚的底面呈向下向后倾斜的斜面,在支撑脚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底座,对应的,固定底座的上端面为向下向后倾斜的斜面,在固定底座的上端面前部凸设有一调节螺钉。

最后,所述注塑机压缩成型锁模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锁模压缩油缸的方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辅助模板和锁模压缩油缸,模具的母模固定在辅助模板的前侧,通过启动锁模压缩油缸,推动辅助模板前进,合紧模具,完成注射压缩成型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辅助模板和锁模压缩油缸的作用,提高注射压力,有效提高复杂结构塑料制品的成型率,可广泛用于生产对注射压力要求高的大型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具4的自密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注塑机压缩成型锁模机构,包括一辅助模板1、固定模板3、锁模压缩油缸2、模具4以及用于控制锁模压缩油缸2的方向阀等部件,辅助模板1平行于固定模板3设置在固定模板3与模具4之间,锁模压缩油缸2安装在固定模板3上用于推动辅助模板1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合模和开模,在固定模板3与注塑机的机铰合模部分设有上下左右共四根拉杆5,辅助模板1穿套在拉杆5上,与锁模压缩油缸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锁模压缩油缸2为上下左右设置的六个,通常左右分布3个,上下分布2组;六个锁模压缩油缸2的活塞杆分别与辅助模板1后侧相连接,设置六个锁模压缩油缸2使得压力大且受力均匀;模具4带自封结构,参见图2,公模4a和母模4b在后段存在活塞式密封结构,就是公模4a的柱体和母模4b的柱体腔之间依靠尺寸配合实现一定程度上密封,模具4的公模4a固定在机铰部件8上,模具4的母模4b与辅助模板1的前侧相连接,公模4a与母模4b的结合处设有注射口,伸直机铰部件8时,模具4的公模4a、母模4b之间留有5~7mm间隙,然后通过启动锁模压缩油缸2,就能推动辅助模板1前进,使得模具4的公模4a、母模4b合紧;在辅助模板1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辅助模板1的支撑脚11,支撑脚11的底面呈向下向后倾斜的斜面,在支撑脚11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底座6,对应的,固定底座6的上端面为向下向后倾斜的斜面,在固定底座6的上端面前部凸设有一调节螺钉61。

固定底座6和支撑脚11是辅助模板支撑脚的二个零件,这二个零件都有角度相同的斜面,安装时先把支撑脚11固定在辅助模板1上,再把固定底座6垫于支撑脚11下,通过转动螺钉61,达到调节辅助模板1上下作用,调节支撑脚11的目的是使辅助模板1与拉杆5之间留有活动间隙,让辅助模板1和母模4b的重量完全由辅助模板支撑脚11来承担,避免磨损拉杆5。

具体操作过程为:

1.做好机器生产前准备,包括调整原有机器机铰部件8的位置,如伸直机铰时,模具4的公模4a、母模4b留6mm间隙,设定机铰部件8锁紧力大于锁模压缩油缸2总推力;

2.伸直机铰部件8;

3.从模具4的注射口注入相应重量的熔融塑胶7;

4.启动锁模压缩油缸2,推动辅助模板1前进,合紧模具4,完成注射压缩成型动作;

5.保压冷却;

6.锁模压缩油缸2松退;

7.机铰部件8开模,取出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