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6312发布日期:2019-07-27 10:5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滴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滴塑机主要用于标牌行业,依靠运动进给系统使得PVC糊点胶针到达滴塑模具的指定位置,并通过控制挤出糊树脂的时间和针移动的速度来控制点胶的量,以达到一定的点胶效果,滴塑机可用于在棉、化纤、混纺、无纺布等织物上印制塑料圆点,用于生产针织、点塑手套坯布、装饰布、烫金烫银,在滴塑的工作过程中,点胶针头内会有糊状胶脂,在完成了对产品的滴塑工作后。

专利号为CN201720745576.X,申请日为2017-06-26,公开了一种新型PVC滴塑流水线,包括流水线运送台,流水线运送台中部上方设置有烘箱,烘箱下方的流水线运送台内还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由方块形或矩形的镂空钢板和拼接连接条及加热管组件组成,镂空钢板上开设有若干散热直槽孔,加热管组件固定设置在镂空钢板的下侧,加热管组件下侧设置有反射罩,加热板两侧与流水线运送台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隔热海绵,镂空钢板通过拼接连接条拼接成与流水线运送台的长度相对应的加热板。

上述专利通过镂空结构的钢板导热,热传导更快,大大降低能耗损失,生产效率提高,加热更加充分和均匀,拼接组合式的加热板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组装到合适的长度和宽度,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但是模具在流水线上输送过程中,容易造成摆放错乱,发生偏移,不能准确的进入接模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调节定位装置,能够将生产线上的模具在输送过程中,自动平行调节复位,保证在进入接模处前,模具的位置摆放保持一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直接固定有轴,所述轴的一端通过第一扭簧连接有第一轴套,另一端通过第二扭簧连接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连接有档条的左端,所述第二轴套上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连接档条的右端,所述档条沿轴的长度方向从左往右向外倾斜。

所述轴上连接有定位杆的一端,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上。

所述固定杆包括丝杆,所述丝杆套有套管,所述套管通过横销卡合在连接板上,所述丝杆上旋入有两个锁帽,且分布在套管的两端,所述丝杆上固定有夹体,所述套管设置有与定位杆连接的接板。

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套入套管,所述接板固定在套管上,所述套管上固定横销。

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两个双向轴承,所述双向轴承分别设置在套管的两端。

所述伸缩杆的内腔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固定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挡板上固定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设置有内螺栓,所述第一挡板旋入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挡板旋入第二杆体。

所述定位杆为弹性橡胶棒。

所述档条的左端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二轴套与伸缩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平向叉,所述伸缩杆与档条之间连接有第二平向叉。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两个镜像设置的档条形成一个八字口,左端宽,右端窄,且右端在伸缩杆的作用下具有弹性功能,模具从八字口左端进入后,在两端伸缩杆推动档条的右端,档条的右端推动模具往中间移动定位,每一个模具进入该装置后,自动平行调节复位,保证在进入接模处前,模具的位置摆放保持一直,且通过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使档条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转动的功能,保证推送模具下方的结构能够从档条的下方通过,通过后,档条能够自动复位,自动化程度高。

2、通过定位杆防止固定杆发生倾斜现象,提高稳定性。

3、通过横销与锁帽相配合,将丝杆通过套管固定在连接板上,锁帽便于调节丝杆的上下高度,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4、通过安装孔便于装卸,安装。

5、通过双向轴承便于对套管进行定位。

6、通过弹簧连接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使伸缩杆具有伸缩复位的功能。

7、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调节长度。

8、通过弹性橡胶棒使其具有弹力,不易被撞坏。

9、通过弧形结构使其下端通过的构件,能够顺利的通过档条下端。

10、通过平向叉保证伸缩杆具有360度旋转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横销与套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轴,2、第一轴套,3、第二轴套,4、第一扭簧,5、第二扭簧,6、连接座,7、连接板,8、伸缩杆,9、固定杆,10、定位杆,11、档条,12、安装孔,13、丝杆,14、锁帽,15、横销,16、套管,17、接板,18、夹体,19、筒体,20、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弹簧,25、第一平向叉,26、第二平向叉,27、双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直接固定有轴1,所述轴1的一端通过第一扭簧4连接有第一轴套2,另一端通过第二扭簧5连接有第二轴套3,所述第一轴套2上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上连接有档条11的左端,所述第二轴套3上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上连接档条11的右端,所述档条11沿轴1的长度方向从左往右向外倾斜。

模具在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输送带的两边各种设置有一个定位装置,两个定位装置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八字口结构,输送带上的推送板在模具的下方,推送模具在输送带上前进,将模具从八字口宽的左端进入,由于连接板7通过第一轴套2与轴1连接,伸缩杆8通过第二轴套3与轴1连接,推送板经过档条11下方时,推动连接板7和伸缩杆8向上旋转,推送板可以在档条11的下方通过,模具在经过档条11时,两方的伸缩杆8推动档条11的右端向内力,迫使模具往中间定位,模具和推送板经过该装置后,该装置自动复位,对下一个模具进行定位,通过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两个镜像设置的档条形成一个八字口,左端宽,右端窄,且右端在伸缩杆8的作用下具有弹性功能,模具从八字口左端进入后,在两端伸缩杆8推动档条11的右端,档条11的右端推动模具往中间移动定位,每一个模具进入该装置后,自动平行调节复位,保证在进入接模处前,模具的位置摆放保持一直,且通过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使档条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转动的功能,保证推送模具下方的结构能够从档条的下方通过,通过后,档条能够自动复位,自动化程度高。

实施例2

如图1至4所示,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直接固定有轴1,所述轴1的一端通过第一扭簧4连接有第一轴套2,另一端通过第二扭簧5连接有第二轴套3,所述第一轴套2上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上连接有档条11的左端,所述第二轴套3上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上连接档条11的右端,所述档条11沿轴1的长度方向从左往右向外倾斜。

所述轴1上连接有定位杆10的一端,所述定位杆10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9上。

所述固定杆9包括丝杆13,所述丝杆13套有套管16,所述套管16通过横销15卡合在连接板7上,所述丝杆13上旋入有两个锁帽14,且分布在套管16的两端,所述丝杆13上固定有夹体18,所述套管16设置有与定位杆10连接的接板17。

模具在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输送带的两边各种设置有一个定位装置,两个定位装置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八字口结构,输送带上的推送板在模具的下方,推送模具在输送带上前进,将模具从八字口宽的左端进入,由于连接板7通过第一轴套2与轴1连接,伸缩杆8通过第二轴套3与轴1连接,推送板经过档条11下方时,推动连接板7和伸缩杆8向上旋转,推送板可以在档条11的下方通过,模具在经过档条11时,两方的伸缩杆8推动档条11的右端向内力,迫使模具往中间定位,模具和推送板经过该装置后,该装置自动复位,对下一个模具进行定位,通过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两个镜像设置的档条形成一个八字口,左端宽,右端窄,且右端在伸缩杆8的作用下具有弹性功能,模具从八字口左端进入后,在两端伸缩杆8推动档条11的右端,档条11的右端推动模具往中间移动定位,每一个模具进入该装置后,自动平行调节复位,保证在进入接模处前,模具的位置摆放保持一直,且通过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使档条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转动的功能,保证推送模具下方的结构能够从档条的下方通过,通过后,档条能够自动复位,自动化程度高。

通过定位杆10防止固定杆9发生倾斜现象,提高稳定性。

通过横销15与锁帽14相配合,将丝杆13通过套管16固定在连接板7上,锁帽14便于调节丝杆的上下高度,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实施例3

如图1至4所示,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直接固定有轴1,所述轴1的一端通过第一扭簧4连接有第一轴套2,另一端通过第二扭簧5连接有第二轴套3,所述第一轴套2上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上连接有档条11的左端,所述第二轴套3上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上连接档条11的右端,所述档条11沿轴1的长度方向从左往右向外倾斜。

所述轴1上连接有定位杆10的一端,所述定位杆10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9上。

所述固定杆9包括丝杆13,所述丝杆13套有套管16,所述套管16通过横销15卡合在连接板7上,所述丝杆13上旋入有两个锁帽14,且分布在套管16的两端,所述丝杆13上固定有夹体18,所述套管16设置有与定位杆10连接的接板17。

如图5至6所示,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内套入套管16,所述接板17固定在套管16上,所述套管16上固定横销15。

所述丝杆13上设置有两个双向轴承27,所述双向轴承27分别设置在套管16的两端。

所述伸缩杆8的内腔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所述第一挡板22上固定有第一杆体20,所述第二挡板23上固定有第二杆体21,所述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之间通过弹簧24连接。

所述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上均设置有内螺栓,所述第一挡板22旋入第一杆体20,所述第二挡板23旋入第二杆体21。

所述定位杆10为弹性橡胶棒。

所述档条11的左端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二轴套3与伸缩杆8之间连接有第一平向叉25,所述伸缩杆8与档条11之间连接有第二平向叉26。

模具在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输送带的两边各种设置有一个定位装置,两个定位装置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八字口结构,输送带上的推送板在模具的下方,推送模具在输送带上前进,将模具从八字口宽的左端进入,由于连接板7通过第一轴套2与轴1连接,伸缩杆8通过第二轴套3与轴1连接,推送板经过档条11下方时,推动连接板7和伸缩杆8向上旋转,推送板可以在档条11的下方通过,模具在经过档条11时,两方的伸缩杆8推动档条11的右端向内力,迫使模具往中间定位,模具和推送板经过该装置后,该装置自动复位,对下一个模具进行定位,通过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装置,两个镜像设置的档条形成一个八字口,左端宽,右端窄,且右端在伸缩杆8的作用下具有弹性功能,模具从八字口左端进入后,在两端伸缩杆8推动档条11的右端,档条11的右端推动模具往中间移动定位,每一个模具进入该装置后,自动平行调节复位,保证在进入接模处前,模具的位置摆放保持一直,且通过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使档条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转动的功能,保证推送模具下方的结构能够从档条的下方通过,通过后,档条能够自动复位,自动化程度高。

通过定位杆10防止固定杆9发生倾斜现象,提高稳定性。

通过横销15与锁帽14相配合,将丝杆13通过套管16固定在连接板7上,锁帽14便于调节丝杆的上下高度,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通过安装孔便于装卸,安装。

通过双向轴承便于对套管进行定位。

通过弹簧连接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使伸缩杆具有伸缩复位的功能。

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调节长度。

通过弹性橡胶棒使其具有弹力,不易被撞坏。

通过弧形结构使其下端通过的构件,能够顺利的通过档条下端。

通过平向叉保证伸缩杆具有360度旋转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左端”、“右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