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拉脱模板消除浇点痕的高精度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1320发布日期:2019-07-10 09:3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反拉脱模板消除浇点痕的高精度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拉脱模板消除浇点痕的高精度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生产中,经常对制品的外观要求高,不充许有浇点痕。另外需要人工剪除浇口,效率低,为解决此技术难题,发明了反拉脱料板将制品脱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注塑产品浇口容易残留影响品质及后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反拉脱模板消除浇点痕的高精度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模座板、定模板、脱料板、流道板、动模板、动模座板,所述动模板与动模座板固定连接,定模扳与定模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模座板中部固定有浇口套,浇口套内具有浇口流道,动模板内具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镶件,所述型腔镶件中部具有成型腔,所述流道板中部具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凹槽内嵌入有反拉脱模板,反拉脱模板下方具有推板所述反拉脱模板与推板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座上具有贯穿定模扳且下端与脱料板固定连接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上端具有凸缘,所述定模座板具有用于置纳限位螺栓的沉槽,所述限位螺栓下沿与沉槽留有间隙;所述脱料板侧部固定连接有拉钩,所述拉钩的下端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勾状部,所述流道板侧部具有能够与拉钩下端的勾状部配合的钩板,所述钩板上端具有能与勾状部配合的上钩体,当动模板移动时能够使上钩体与勾状部配合以将脱料板移动至限位螺栓与沉槽表面接触使脱料板将浇道系统从拉料杆上脱下;

所述动模板侧部设置有摆钩,所述摆钩的下端铰接于动模板侧部,所述动模板侧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支板,所述弹簧支板与摆钩的中部与弹簧支板之间经摆钩弹簧连接,所述摆钩的上部具有凸钩,所述钩板下端具有能与凸钩配合的下钩体,所述下钩体与凸钩的配合面为斜面且有内侧低于外侧;所述流道板上固定连接有穿过推板及反拉脱模板伸入型腔镶件内的型芯,所述型芯内具有与浇口流道及成型腔联通的支流道,所述定模座板固定连接有伸入支流道内的拉料杆,所述反拉脱模板遮蔽成型腔上端以使成型腔、反拉脱模板及型腔镶件形成封闭的腔室;

所述动模座板上具有贯穿动模板及推板与反拉脱模板固定连接的拉杆,所述动模板内具有拉杆槽,所述拉杆槽具有限位拉杆端部的凸缘,当凸缘抵顶至拉杆带动拉杆拖动反拉脱模板及推板将型芯镶件内的产品从型芯中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脱料板上具有抵顶流道板表面的顶套,所述顶套内具有中空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顶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模扳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扳上还具有置纳顶套的顶套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拉钩的下端延伸至动模座板。

进一步的,所述摆钩上端呈锥状且与钩板的下钩体配合端面截面小于背离端面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摆钩下部经贯穿摆钩且固定于动模板的轴销实现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模座板、定模板、脱料板、流道板、动模板、动模座板利用拉钩、钩板及摆钩的配合从而实现实现断浇点、脱料头和脱制品,采用拉钩、摆钩、限位螺栓及拉杆,对本模具进行三次分型一次脱制品,动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动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反拉脱模板消除浇点痕的高精度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模座板10、定模板20、脱料板30、流道板40、动模板50、动模座板60,所述动模板50与动模座板60固定连接,定模扳与定模座板10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座板10中部固定有浇口套110,浇口套110内具有浇口流道,动模板50内具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镶件510,所述型腔镶件510中部具有成型腔,所述流道板40中部具有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凹槽内嵌入有反拉脱模板420,反拉脱模板420下方具有推板430,所述反拉脱模板420与推板430固定连接;所述流道板40上固定连接有穿过推板及反拉脱模板伸入型腔镶件内的型芯410,所述型芯内具有与浇口流道及成型腔联通的支流道,所述定模座板固定连接有伸入支流道内的拉料杆120,所述反拉脱模板420遮蔽成型腔上端以使成型腔、反拉脱模板及型腔镶件形成封闭的腔室。

本实施例中,支流道由定模板向动模板截面逐渐减小呈锥状,以利于脱模。

所述脱料板30上具有抵顶流道板40表面的顶套310,所述顶套内具有中空的弹簧腔320,所述弹簧腔内固定有弹簧330,所述弹簧330一端与顶套3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模扳20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扳20上还具有置纳顶套的顶套腔室。

所述定模座20上具有贯穿定模扳且下端与脱料板固定连接的限位螺栓210,所述限位螺栓上端具有凸缘,所述定模座板10具有用于置纳限位螺栓的沉槽,所述限位螺栓下沿与沉槽留有间隙;所述脱料板30侧部固定连接有拉钩70,所述拉钩70的下端具有向内侧延伸的勾状部710且拉钩70的下端延伸至动模座板,所述流道板40侧部具有能够与拉钩下端的勾状部配合的钩板80,所述钩板80上端具有能与勾状部配合的上钩体810。

所述动模板50侧部设置有摆钩90,所述摆钩90的下端铰接于动模板侧部,所述动模板侧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支板910,所述弹簧支板与摆钩的中部与弹簧支板之间经摆钩弹簧920连接,所述摆钩的上部具有凸钩911,所述钩板80下端具有能与凸钩911配合的下钩体820,所述下钩体与凸钩911的配合端面呈锥状且配合端面截面小于背离端面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摆钩下部经贯穿摆钩且固定于动模板的轴销930实现铰接。

成型后拉料杆及产品为一体,脱模时,动模座板、动模板同时向下方移动(以剖面图图示表示方位为准,实际过程中模具一般为横置),所述顶套在弹簧的作用下,顶套将流道板顶开,将A分型面打开,使拉料杆拉动支流道形成的浇口,扯断产品与支流道形成浇口接触,将支流道形成浇口从型芯中拉出,由于钩板80下端具有能与凸钩911配合的下钩体820从而当动模板下行时,摆钩90拉动钩板80一同移动,即动模板拉动流道板一起向下移动,当动模板移动时能够使上钩体与勾状部配合以将流道板同时下行,由于拉钩是固定于脱料板30侧部且拉钩的下端延伸至动模座板,当钩板80的上钩体810与拉钩的勾状部配合时,钩板80钩住拉钩,带动脱料板移动即B分型面分型,使脱料板将浇道系统从拉料杆上脱下,限位螺栓的短距离定位,同时将其从浇口套110中弹出。

所述动模座板60上具有贯穿动模板及推板与反拉脱模板固定连接的拉杆610,所述动模板50内具有拉杆槽540,所述拉杆槽具有限位拉杆端部的凸缘541,由于限位螺栓限位了流道板的移动距离,随着模具的继续开启,钩板80的下勾体820与摆钩90的凸钩911配合面为斜面从而能够克服摆钩弹簧920作用力,使摆钩绕铰接处转动从而滑离钩板80,使C分型面分型,即动模板及型腔镶件与流道板脱离,拉杆与反拉脱模板固定连接不发生移动,直至当凸缘541抵顶至拉杆带动拉杆拖动反拉脱模板及推板将型芯镶件内的产品从型芯中脱出,拉杆拉动反拉脱模板从而使产品被反拉脱模板拖出。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