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门窗塑钢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737发布日期:2019-10-19 02:55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门窗塑钢焊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门窗塑钢焊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塑钢窗包括矩形的窗框,窗框包括边框条5和中庭6,加工时,需要将边框条5和中庭6垂直焊接,焊接操作通过门窗塑钢焊机进行。门窗塑钢焊机包括用于将边框条5和中庭6连接处热融的焊接板2。塑钢窗焊接前,在边框条5的中间位置开设V形焊接槽7,中庭6的端头切削成匹配的V形头。将二者分别紧贴在焊接板2的内外两侧,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抽出焊接板2,并使中庭6的V形头抵紧入V形焊接槽7内,静置一段时间后,边框条5和中庭6连接在了一起。

随着窗框型材的发展,现在有部分窗框型材中加入了U形铁片 51。如图所示,边框条5的截面包括三个腔室,中间腔室内设置有U形铁片 51。由于按设计尺寸开设的V形焊接槽7与U形铁片 51的两个侧边有重叠部分。因此,现有的做法是在焊接前,用工具将凸出V形焊接槽7的U形铁片 51部分砸弯,然后再进行焊接操作。这种操作方法有以下缺点:一是加工效率低,二是砸弯过程中会损坏V形焊接槽7附近的材料,三是由于工人操作问题,容易出现砸不到位或不进行砸弯操作的现象,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严重下降,影响窗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改进型门窗塑钢焊机,该焊机能够提高窗框的焊接加工效率,提高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门窗塑钢焊机,包括承托平台板、边框挡板、定位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及焊接板;承托平台板中间竖直开设有贯通的条形槽,条形槽呈直角V形;定位板和焊接板均为与条形槽形状匹配的直角板;定位板能够从承托平台板底部向上运动,穿过条形槽后伸出至平台板表面;焊接板能够从上部竖直向下运动伸至条形槽内;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连接有气缸,能够上下运动;边框挡板和第一压板均通过气缸驱动能够朝向第二压板方向水平移动,接板外侧的拐角部竖直方向开设有避让豁口,避让豁口的高度略大于U形铁片的两个侧板的宽度, U形铁片的侧板能够插入避让豁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焊接加工时,焊接板的避让豁口能够避开U形铁片,从而避免了焊接前对U形铁片的砸弯操作,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提高了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焊接板上开设有两个及以上的避让豁口,不同避让豁口的高度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高度的避让豁口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U形铁片,从而避免焊接板的反复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避让豁口有两个,一个的高度为32mm,另一个高度为4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的U形铁片宽度为30mm和40mm,避让豁口分别比U形铁片两边各宽1mm,保证避让的同时也能满足焊接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焊接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固接为直角板,连接处为拼接线,焊接板位于拼接线处的顶面开设有U形下凹槽,下凹槽包括槽底面和分别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凹槽侧面;焊接板还包括能够沿凹槽侧面上下滑动的可调直角块,可调直角块的底面与所述槽底面形成避让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调直角块可以实现避让豁口高度的调整,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U形铁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侧面上开设有竖向的导轨槽,所述可调直角块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槽匹配的凸条,凸条插入所述导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可调直角块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滑移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和/或第二板的板面位于导轨槽的范围内设置有贯穿的档位孔,可调直角块的凸条在水平方向设置有与档位孔匹配的定位孔,档位孔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还包括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插入定位孔和档位孔以调节避让豁口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可调直角块的高度定位,以使避让豁口适用于不同的尺寸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焊接加工时,焊接板的避让豁口能够避开U形铁片,从而减少了焊接前对U形铁片的砸弯操作,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提高了焊接质量;

2.通过可调直角块的设置使得避让豁口的高度能够更换成多个档位高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U形铁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焊接板与U形铁片位置冲突的示意图;

图2是塑钢焊机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图3是突出显示边框挡板的塑钢焊机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焊接板加热边框条和中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设置有避让豁口的焊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U形铁片插入避让豁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设置有两个不同大小避让豁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焊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台架;12、机头;13、承托平台板;131、条形槽;14、边框挡板;15、定位板;16、第一压板;17、第二压板;2、焊接板;21、避让豁口;22、第一板;23、第二板;24、下凹槽;241、槽底面;242、凹槽侧面;243、导轨槽;25、档位孔;3、可调直角块;31、凸条;4、定位插杆;5、边框条;51、U形铁片;6、中庭;7、V形焊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门窗塑钢焊机,包括台架11、多台机头12,每台机头12包括承托平台板13、边框挡板14、定位板15、第一压板16、第二压板17及焊接板2。承托平台板13中间竖直开设有贯通的条形槽131,条形槽131呈直角V形;定位板15和焊接板2均为与条形槽131形状匹配的直角板。定位板15常态下位于承托平台板13的底部,其与气缸连接,能够从承托平台板13底部向上运动,穿过条形槽131后伸出至平台板表面。焊接板2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气缸,能够从上部竖直向下运动伸至条形槽131内;第一压板16和第二压板17均连接有气缸,能够上下运动。结合图3,边框挡板14和第一压板16均通过气缸驱动能够朝向或远离第二压板17方向水平移动。

如图5所示,焊接板2的外侧的拐角部竖直方向开设有避让豁口21,避让豁口21的高度略大于U形铁片 51的两个侧板的宽度,结合图6所示,U形铁片 51的侧板能够插入避让豁口21内。

回看图1,塑钢窗焊接前,在边框条5的中间位置开设V形焊接槽7,中庭6的端头切削成匹配的V形头。如图2所示,将边框条5放在焊机的承托平台板13上后,抵靠在边框挡板14上(参考图3)。直角形的定位板15向上伸出平台板,将中庭6的V形头与定位板15的内壁抵接。边框挡板14朝向定位板15移动,使边框条5的V形焊接槽7与定位板15的外壁抵接。第一压板16和第二压板17朝下运动,分别压紧边框条5和中庭6;第一压板16和边框档板14同时向远离定位板15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带动边框条5远离定位板15。如图4所示,定位板15向下运动,移至承托平台板13下;焊接板2向下运动,插入边框条5与中庭6的V形缝隙中,并且使避让豁口21位置与U形铁片 51位置相对。第一压板16和边框档板同14时向焊接板2运动,使边框条5的V形焊接槽7与焊接板2的外壁抵紧,此时,U形铁片 51的侧板插入避让豁口21内(参考图6)。如图4所示,焊接板2加热,使V形焊接处的塑料变热至一定温度后,焊接板2向上拔出;第一压板16和边框档板14同时向焊接板2运动,推动边框条5的V形焊接槽7与中庭6的V形头抵紧(结合图3);静置一段时间后,边框条5与中庭6连接成整体;第一压板16与第二压板17向上运动,人工取出加工好的边框条5与中庭6,进行下一步操作。

由于在焊接加工时,焊接板2的避让豁口21能够避开U形铁片 51,因此不需要在焊接前对U形铁片 51的砸弯操作,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提高了焊接质量。

如图7所示,由于不同的型号边框条5中设置的U形铁片 51宽度不同,为了避免频繁更换,焊接板2上开设有两个及以上的避让豁口21,不同避让豁口21的高度不同。例如:避让豁口21有两个,一个的高度为32mm,另一个高度为42mm。常规的U形铁片 51宽度为30mm和40mm,避让豁口21分别比U形铁片 51两边各宽1mm,保证避让的同时也能满足焊接要求。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避让豁口21的高度是可调的,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不同宽度U形铁片 51的加工需求。

如图8所示,焊接板2包括第一板22和第二板23,第一板22和第二板23固接为直角板,连接处为拼接线,焊接板2位于拼接线处的顶面开设有U形下凹槽24,下凹槽24包括槽底面241和分别位于第一板22和第二板23的凹槽侧面242;焊接板2还包括能够沿凹槽侧面242上下滑动的可调直角块 3,可调直角块 3的底面与所述槽底面241形成避让豁口21。凹槽侧面242上开设有竖向的导轨槽243,可调直角块 3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槽243匹配的凸条31,凸条31插入所述导轨槽243内。第一板22和/或第二板23的板面位于导轨槽243的范围内设置有贯穿的档位孔25,可调直角块 3的凸条31在水平方向设置有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孔,档位孔25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定位插杆4插入定位孔和档位孔25以调节避让豁口21的高度,定位插杆4的插入后,两端均不得露出板面,可以是定位插杆4的端头与板面平齐设置(图中定位孔未画出)。

由于U形铁片 51的宽度差别有时只有2-5mm,所以可以将分别位于第一板22和第二板23的档位孔25在高度方向错位设置,定位时,只要将其中一处的定位孔与档位孔25对准后,插入一根定位插杆4即可。这样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档位孔25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更大,方便了定位插杆4的插接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