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输送预型件的输送机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00732发布日期:2020-05-01 21:3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调节输送预型件的输送机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生产线尤其是容器吹制生产线上预型件制品输送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型件输送机的调整方法,以及预型件输送机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地,塑料容器例如细颈瓶或者瓶子的制造,可以在从通常称为“预型件”的型坯注塑-吹制成型过程中进行。这些预型件呈管状椭圆形形状,具有一个开口上端。每个预型件一般为试管,上面是在吹制后构成的未来容器的瓶颈。

更准确地说,每个预型件由一个主体构成,主体的上面是一个相对于所述主体径向凸起的环形凸缘,在凸缘之下配置下部分。所述凸缘在上面配有终止于口部的颈部。

在吹制生产线上,预型件由输送机从一个位于上游的制造、卸载或贮存所述预型件的模件进行输送,供给位于下游的另一个模件,例如一个吹制模件。除了高速连续供料之外,所述输送机也可确保预型件良好定位,在出口由所述下游模件处理。为此,输送机在上游和下游模件之间从一个入口纵向延伸到一个出口,且具有多个在整个输送过程中进行预型件保持和导向的装置。这种导向装置配置成使预型件垂直或者基本上垂直地进行定位,其口部向上,保持在其凸缘之下,其底部通常在重力作用之下向下定位。

更准确地说,每个预型件由至少一对导向装置在其凸缘之下进行支承,限定凸缘下面的所述下部分的一个侧面支承空间;每个预型件在其主体的下部部分由至少一对导轨进行导向,限定一个下部横向保持间距;其口部由至少一个上部导向件进行导向,在所述导向装置与口部之间限定一个最大高度。这种三向导向确保每个预型件保持在该垂直位置。

因此,这种间隔取决于预型件的尺寸,必须能够使之根据待输送预型件的规格适于每次生产。为此,导向装置,即每对导向件,每对导轨和每个上部导向件,具有调节其相应间距的调节装置。更准确地说,所述调节装置由单独的机构构成,可改变构成导向装置的不同设备的位置,以便一方面可使导向件和/或导轨靠近或分开,另一方面可增大或者减小所述上部导向件的高度。

另外,应当指出,调节必须非常精确地进行,相对于输送通道定位,因为用于在出口接纳预型件的装置,例如一个其固定座由齿圈形成的销轮在内部接纳每个预型件。

另外,根据输送机的长度,分别适于成对导轨、导向力矩和上部导向件的所述调节装置,可分布在所述长度的不同部位。实际上,基本上由于导向装置的质量在输送机的长度上产生多达数米的变形尤其是弯曲,因此,必须在所述总长度上的不同点,分布多个调节机构,精确调整每个设备的所述间距。因此,例如,对于长约四米的输送装置来说,调节机构可每米定位。

目前,所述调节装置手动布置,一个操作人员操纵输送机长度上每个部位的每个调节机构,精确地产生具有一定规格的预型件的良好保持和最佳移动所要求的间距。因此,这种手动操作非常具有不确定性和枯燥乏味。另外,一个缺陷在于在从同一个设备即导向件、导轨或者上部导向件的一个机构到另一个机构,改变调节值时有出现误差的危险:因此,预型件的保持和移动在调节不良的调节机构处,不再正常进行,可能引起预型件的堵塞或者不良定位,乃至生产线停止工作。

另外,现有的调节根据第一初始生产阶段即“预先调节”阶段进行,可能延续数小时,以便在输送机的整个长度上获得预型件的最佳保持和移动。这些调整在该初始阶段必须精细,以获得这种结果。实际上,公知理论尺寸的预型件,尤其因为其构成材料是塑料,所以可能具有细小变化。这种变化即使约为十分之一毫米,基本上也必须予以考虑,因为生产速度非常高,产出达每小时数千个预型件。因此,应当精细地进行每个调节机构的每次调节,当手动调节时,这是耗时长的枯燥乏味的操作。

然后,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必须要改变调节机构之一的调节,进行多次手动操作。因此,为安全起见,生产线的生产速度降低,甚至停止生产,以进行这种调节改变,致使生产效率下降。

另一方面,在改变生产时,即在输送的预型件具有不同规格时,必须改变所有调整,若是手动调整,就会浪费相当长的时间,在回到以前进行的生产时尤其如此,其中,对于每个设备的调整装置的每个调节机构,初始预先调节一般保持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中,第一种创造性方法在于对于每种预型件规格,存储有关导向装置的不同调整的相关数据。这种存储在预先调节阶段进行。如果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调节,那么,也可通过改变存储数据进行精确调节。如此存盘,第一种预型件规格的数据,可用于在所述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生产时,易于快速调节导向装置。

为此,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在不同的调节机构处,使导向装置的调节操作自动化,以免除由操作人员在输送机的每个部位进行手动操作。这种自动化由一个适于每个调节机构的动力装置实施。

另外,自动化对于沿输送机布置的每组调节机构独立进行,分开调节一种设备,即或者导向件,或者导轨,或者上部导向件。但是同一种设备必须一道调节,为此,本发明确定成每组调节机构机动化控制,以共同改变它们位置。因此,进行单独控制时,在各组不同调节机构处自动和同时控制调节。

最后,在转变控制时,本发明可使操作人员同时地或按每组地直接调节每个调节机构。

为此,本发明涉及调节输送预型件的输送机的调节方法,每个预型件具有一种规格并至少包括主体,相对于所述主体径向凸起的环形凸缘置于主体上方,而形成在环形凸缘下面的下部分,顶上还配有颈部,颈部终止于口部,所述调节方法包括预先调节阶段,在预先调节阶段期间,沿纵向输送表面输送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预先调节阶段中:

-每个预型件在其环形凸缘下面由至少一导向件对支承,导向件对限定支承环形凸缘下面的所述下部分的侧面支承空间;

-每个预型件的主体在下部部分由至少一导轨对引导,导轨对限定所述下部横向保持间距;

-每个预型件的口部由至少一上部导向部件引导,上部导向部件限定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口部之间的最大高度;

所述导向件对、所述导轨对、所述上部导向部件,沿纵向输送表面长度延伸;所述侧面支承空间、所述下部保持间距和所述最大高度,相对于所述第一种规格,在沿纵向输送表面长度分布的不同的调节点,独立地进行调节;

-存储上部的侧面支承空间、下部横向保持间距和最大高度对于所述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的数值;

所述调节方法的特征在于,调节方法包括起动阶段,其中,根据存储的所述数值,自动调节上部的侧面支承空间和/或下部横向保持间距和/或最大高度,因此,输送机能在预先调节阶段与起动阶段之间用于输送另一种规格的预型件。

换句话说,为了输送第二种规格的预型件,在所述预先调节阶段进行预先调节,其中,所述第二种规格的预型件,沿所述纵向输送表面进行输送;为了输送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根据所述存储数值,自动调节上部侧面空间、保持间距和/或最大高度。

根据其他附加特征,可在沿输送长度或者沿纵向输送表面分布的所述不同调节点处,受控制地分别调节上部的侧面支承空间、下部横向保持间距和/或最大高度。

可通过所述调节点的外置控制,调节上部侧面间、保持间距和/或最大高度。

可在至少一个调节点,改变上部侧面空间、保持间距和/或最大高度的数值。

本发明还涉及调节输送预型件的输送机的调节装置,

每个预型件具有一种规格并至少包括主体,相对于所述主体径向凸起的环形凸缘置于主体上方,从而形成在环形凸缘下面的下部分,还在顶上配有颈部,颈部终止于口部,

所述输送机具有所述预型件的纵向输送表面,纵向输送表面配有所述预型件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构成是:

-至少一导向件对,导向件对的位置限定支承环形凸缘下面的所述下部分的侧面支承空间;

-至少一导轨对,导轨对的位置限定下部横向保持间距;

-至少一个上部导向部件,上部导向部件的位置限定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口部之间的最大高度;

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调节所述导向装置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具有独立调节每对导向件、每对导轨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的位置的独立调节机构,独立调节机构沿所述纵向输送表面分布在调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具有:

-存储有对于预型件的每种规格的每对导向件、每对导轨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的位置数据的存储器;

-每个独立调节机构具有使每对导向件、每对导轨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移动的动力装置;

-导向件对、导轨对和上部导向部件专有的所述动力装置按不同的组分别控制;

-所述调节件具有根据对于每种规格的预型件所存储的数据自动控制每组动力装置的自动控制器。

根据这种调节装置的其他附加特征,所述自动控制器具有至少装有所述存储器的外置信息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图1以侧视图示意地示出一个预型件;

-图2示意地示出配有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输送机的四分之三俯视透视简图,局部示出由各组调节机构的控制;以及

-图3和4示意地示出图2的竖直剖面简图,示出在两个不同位置调节的所述输送机的导向装置,其输送两种不同规格的预型件,图3仅示出一种规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预型件1的输送。

如图1所示,每个预型件1至少由一个主体100构成,环形凸缘101置于主体上面,环形凸缘相对于所述主体100径向凸起并形成在环形凸缘下面的下部分102,顶上配有颈部103,颈部终止于口部104。

每个预型件1具有一种规格。这种规格由每个预型件1的不同尺寸确定,尤其是预型件的主体100的长度及其直径、其环形凸缘101的半径、以及其具有口部104的颈部103的高度。

预型件1的行进由输送机2进行。这种输送机2具有输送所述预型件1的纵向输送表面3。纵向输送表面确保所述预型件1相对于预型件1的移动方向,沿输送机2从位于上游的入口4移动到位于下游的出口5。

所述纵向输送表面3配有引导所述预型件1的导向装置6。这些导向装置确保每个预型件1在其移动过程中的良好定位,尤其是横向保持预型件和用作预型件1的支承件。

为此,所述导向装置6的构成是:至少一导向件7对,导向件对的位置限定所述环形凸缘101的下部分102的侧面支承空间70;至少一导轨8对,它们的位置限定下部横向保持间距80;至少一个上部导向部件9,其位置限定所述导向件7对与口部104之间的最大高度90。

所述导向件7对、所述导轨对和所述上部导向部件9沿输送长度延伸。多个导向件7对、多个导轨8对和多个上部导向部件9可以收尾相接,以无间断地连续延伸的方式延长纵向输送表面3。

如前所述,根据图3和4所示的实施方式,成对的导向件7在同一个平面上水平延伸,具有平行的内侧面。这种侧面可呈斜面形,从内向外以及从每个导向件7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呈扩散形(即从内向下扩散)。靠近所述导向件7的边缘之间的间距构成所述侧面空间70。因此,所述环形凸缘101在所述侧面空间70的两侧支承在每个导向件7的上端面上,如图3所示。因此,侧面空间70小于所述环形凸缘101的突出半径,以使环形凸缘在其下部分102的至少一个部分处通过下面进行支承。一个间隙可布置成使得导向件7的所述侧面不接触所述主体100的外壁,以便在每个预型件1移动时,不夹紧和锁定预型件。

另外,成对的导轨8彼此平行并竖直延伸。导轨8对的内端面彼此相对,确定所述间隔80的相应间距,用作使每个预型件1在移动时保持在竖直或者基本上竖直的位置。间隔80等同于每个预型件1的主体100的外径,略大于临近的间隙,以便在移动时不夹紧和锁定预型件。

因此,确定成每个预型件1正好通过其环形凸缘101支承在导向件7上,仅在重力作用下按照竖直定向进行自然定位。这种定向的竖直度在两侧由所述导轨8确保,限制预型件1的倾斜定位。

所述预型件1的这种竖直定向和保持通过所述上部导向部件9而得到改善。为此,上部导向部件9在优选与所述导向件7的平面平行且位于所述导向件7的平面上的一个平面上水平地延伸。上部导向部件9的下端面形成一个导向器,限制预型件1的竖直移动,同时确定所述上部导向部件9的所述下端面与所述导向件7的上端面之间的最大高度90。在临近的间隙处,所述最大高度90应相应于环形凸缘101的厚度加上颈部103与口部104的高度,即从环形凸缘101下面的下部分102直至所述口部104的上边缘的高度。

因此,必须根据适于待输送的预型件1的规格即其尺寸,调节导向件7对、导轨对8和上部导轨9的相对位置。另外,这种调节必须非常精确,一方面确保预型件1的良好保持,确保其输送到一个最佳位置,另一方面不夹紧预型件,夹紧预型件将造成易于锁定预型件的摩擦。

为此,每对导向件7、每对导轨8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9是活动布置的。特别是,所述导向件7安装成按照第一种水平平移71进行移动,而所述导轨8安装成按照第二种水平平移81进行移动。上部导向部件9安装成按照竖直平移91进行移动。应当指出,导向件7按照第一种平移71的移动彼此受到控制并相对于输送机2的纵向中央平面在两侧对称进行。导轨8按照第二种平移81的移动也是在相同的中线平面的每一侧对称地彼此受到控制。按照第一种水平平移71、第二种水平平移81和竖直平移91的移动,在图4上由箭头示出。

根据图3和4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了确保构成导向装置6的构件的活动性,导向件7和导轨8安装在两个具有l形型面的角铁形件12上,所述角铁形件12由一些沿所述输送机2隔开的块件13对支承。所述块件13尤其通过延伸在输送机2的整个长度上的纵轴14进行排齐。所述块件13布置成可水平平移的活动,允许块件13彼此相对于所述输送机2的长度横向地靠近或分开。

如前所述,所述导轨8固定连接在每个角铁形件12的竖直端面上,而所述导向件7安装成相对于每个角铁形件12的水平端面进行平移。因此,导轨8的移动由块件13的移动引起,而导向件7的移动独立进行。

另外,所述上部导向部件9固定于至少一个杆92的下端部,杆92相对于所述输送机2的所述中线平面定中心,每个杆92相对于一个横轴15可竖直活动。多个杆92在相应的横轴15上竖直滑动,沿输送机2定位在不同部位,从而在下面支承所述上部导轨9。另外,块件13在侧面相对于每个横轴15进行滑动。

为使上述构件移动和调节位置,所述输送机2具有调节所述导向装置6的调节装置10。所述调节装置具有独立调节每对导向件7、每对导轨8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9的位置的调节机构11。另外,所述调节机构11沿所述纵向输送表面3分布在调节点,如图2的实施例所示。

因此,在沿输送机2分布的、所述调节机构11定位在其中的每个调节点处,一方面可调节导向件7之间的侧面空间70的值,另一方面可调节导轨8的间距80的值,且另一方面可调节高度90的值。总之,可在每个调节点分开调节第一种平移71、第二种平移81和竖直平移91。

因此,根据本发明,预型件1的输送包括预先调节阶段,在此期间,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1沿纵向输送表面3进行输送。如前所示,每个预型件1在其环形凸缘101下面由至少一导向件7对支承,限定支承环形凸缘101下面的所述下部分102的所述侧面支承空间70。每个预型件1的主体100在下部部分由至少一导轨8对引导,导轨8对限定所述下部横向保持间距80。每个预型件1的口部104至少由上部导向部件9导向,上部导向部件9限定所述导向件7与所述口部104之间的所述最大高度90。

为了适合于输送的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1的尺寸,在沿纵向输送表面3长度分布的不同调节点,所述侧面空间70、所述下部保持间距80以及所述最大高度90,相对于所述第一种规格独立调节。

根据这种预先调节,本发明确定成,对于所述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1,存储上部侧面空间70、保持间距80以及最大高度90的数值。

有利地,为了输送第二种规格的预型件,进行所述预先调节阶段,在此期间,所述第二种规格的预型件1沿所述纵向输送表面3进行输送。因此,在每个调节点,重复进行导向装置6的不同构件的相应的间距调节步骤,直至存储所述第二种规格的数值。对于每种未知规格的预型件1,重复进行这种预先调节操作和存储产生的数据。总之,如果一种规格以及导向装置6调节的相关数据未编目,那么,进行预先调节。

应当指出,可能涉及其他信息,例如独特地识别每种规格的预型件1,即所述第一种规格、所述第二种规格以及任何其他规格。

为此,本发明涉及适合的存储器,例如信息存储器,例如数据库。

一旦一种规格予以存储,如果希望输送以前存储的一种规格,那么,只要恢复该规格已经进行的调整数值。因此,为了输送所述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1,根据该第一种规格的所述存储数值,调节上部侧面空间70、保持间距80和/或最大高度90。

优选地,可在沿纵向输送表面3长度分布的不同调节点处,有控制地分别调节侧面空间70、保持间距80和/或最大高度90。换句话说,所述侧面空间70的改变,可在使用通过定位在每个调节点的所有调节机构11存储的同一值或者不同数值的同时进行。间距80的改变,情况相同。

高度90的改变,情况相同。

例如,关于侧面空间70的调节,对于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1,在输入端4存储第一个值,在沿纵向输送表面3的两个调节点,其略大于两个中间值,而在输出端5,最后一个值等于所述第一个值。因此,在输送所述第一种规格的预型件时,本发明可分别识别有关调节点的所述第一个值、所述最后一个值和所述两个中间值,使用这些值调节侧面空间70。间距80的调节,情况相同。高度90的调节,情况相同。

有利地,本发明涉及自动进行每种调节。

为此,本发明涉及导向装置6自动化,以操纵其构件的移动。因此,每个调节机构11具有使每对导向件7、每对导轨8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9移动的动力装置。

另外,适于导向件7对、导轨8对和上部导向部件9的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由不同的装置控制。换句话说,分别地一方面控制具有所述导向件7的装置的移动,另一方面控制具有所述导轨8的装置的移动,以及另一方面控制具有每个上部导向部件9的装置的移动。

为了自动调节每个所述装置,本发明确定成安装控制器。

这种控制器可具有移动信息处理装置,移动信息处理装置可至少装有所述存储器。这种控制器可以信息化,具有人机界面,尤其是固定或者移动式信息终端。

因此,可以通过位于所述调节点处的调节机构11的遥控,调节侧面空间70、间距80和/或高度90。

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根据每种规格的预型件1的所述存储数据,自动控制每个装置的移动。

应当指出,使用控制器,可通过相应的调节机构11的动力装置,调整空间70、间距80和/或90的单独一个调节点的调节,精调输送机2的一个部位的间距。

本发明还涉及调节输送预型件1的输送机2的调节装置。

如前所述,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调节所述导向装置6的调节件,调节件具有独立调节每对导向件7、每对导轨8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9的位置的独立的调节机构11。所述调节机构11沿所述纵向输送表面3分布在调节点。

有利地,这种调节装置具有数据存储器,对于每种规格的预型件1,存储每对导向件7、每对导轨8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9的位置数据。

另外,每个调节机构11具有使每对导向件7、每对导轨8和每个上部导向部件9移动的动力装置,按不同组进行控制。

调节装置的所述调节件具有自动控制器,其根据每种规格的预型件1的所述存储数据,自动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每个装置。

因此,通过预型件1的输送机2的调节方法和装置,如果输送的预型件1的规格已经存储,那么,控制调节机构11的动力装置的自动操纵,驱动环形凸缘101之下的导向7对、和/或主体100处的导轨8对、和/或上部导向部件9,以致侧面空间70、间距80和/或高度90以预先存储的值进行定位。

因此,本发明可通过每种规格的预型件1的以前生产时使用的数据的准确存储和恢复,自动确保应输送的这种规格的预型件1的精确调节,明显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限制出现误差和不良调节的危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