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及胶筒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67289发布日期:2019-06-11 23:19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密封件制造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及胶筒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封隔器是油田井下采油的一种关键工具,广泛使用于油田分注、分层改造、压裂、分层采油、机械管道堵水等多种作业目的需要。胶筒作为封隔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封隔器的正常使用效果,使用寿命等,在封隔器坐封工作使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胶筒在高温环境中承受较高压差时,胶筒很容易被压裂,使胶筒失去坐封作用,从而造成封隔器的使用失效。目前使用的高温高压封隔器胶筒,科技人员在胶筒形状以及胶筒模具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橡胶工业》2000年第47卷“油井封隔器厚壁胶筒的模具结构和硫化工艺”对胶筒的模具结构和硫化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际加工中,胶料的流动、分配以及在模具中的相互融合仍是保证胶筒承压密封质量的关键。

因此,希望能够有一种新的封隔器胶筒模具及胶筒制备方法,使得胶料在流入模具前有很好的融合以及流动分配,保证在注入的模腔中能相互充分融合,进而保证胶筒在承压密封时,不会沿径向以及轴向破裂。既能保证模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又能保证胶筒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及胶筒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包括: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包括:胶筒成型模具,所述胶筒成型模具上部设有注胶筒,所述注胶筒为中空圆筒结构,所述注胶筒两侧对称连接一对手柄ⅰ,所述注胶筒内部设有压注头,所述压注头可与注胶筒自由分离,所述胶筒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模芯、手柄ⅱ、中模板、上模板和手柄ⅲ,所述下模板上部连接模芯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手柄ⅱ,所述模芯位于中模板内部,所述中模板上部连接上模板,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手柄ⅲ,所述上模板包括有孔上模板和无孔上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有孔上模板中央设有半圆凹槽、散射状导流槽及注胶孔,所述无孔上模板中央仅设有半圆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板中央有配合定位模芯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胶筒有底座,且底座的中央设有底孔,与下模板中央半圆凹槽相对应配合。

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制备胶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炼好的橡胶材料在开炼机上薄通3-5次后,调整开炼机挡胶板到一定宽度,并调整开炼机辊距,再次喂入薄通后橡胶材料,打卷成比注胶筒略小的橡胶卷;

(2)将橡胶卷放入注胶筒,同时配合装入压注头;

(3)将事先预热好的胶筒成型模具从平板硫化机台移出,将装有胶料的注胶筒以及压注头对准放置在胶筒成型模具的上模板上,再一并推入平板硫化机,通过合模操作逐渐将橡胶胶料注入中模板的模腔中;

(4)待整个模腔注满胶料后,再移出胶筒成型模具,取下注胶筒及压注头,同时换上无孔上模板;

(5)将注满胶料的整个胶筒成型模具推入平板硫化机,设定硫化时间,合模加压硫化;

(6)待硫化完成后,从平板硫化机移出胶筒成型模具,并打开胶筒成型模具,取出封隔器橡胶胶筒。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优化了胶料在流入模具前的融合以及流动分配,导流槽的设计有助于提升胶料进入模腔前的料温,保证了在注入模腔中胶料能相互充分融合,进而降低了胶筒在承压坐封时沿径向及轴向破裂的风险。既能保证模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又提高了胶筒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有孔上模板a-a向剖视图;

图3为注胶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筒成型模具,2-注胶筒,3手柄ⅰ,4-压注头,101-下模板,102-模芯,103-手柄ⅱ,104-中模板,105-上模板,106-手柄ⅲ,1011-凹槽,1051-有孔上模板,1052-无孔上模板,10511-半圆凹槽,10512-散射状导流槽,10513-注胶孔,201-底座,202-底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包括:胶筒成型模具1,所述胶筒成型模具1上部设有注胶筒2,所述注胶筒2为中空圆筒结构,所述注胶筒2两侧对称连接一对手柄ⅰ3,所述注胶筒2内部设有压注头4,所述压注头4可与注胶筒2自由分离,所述胶筒成型模具1包括下模板101、模芯102、手柄ⅱ103、中模板104、上模板105和手柄ⅲ106,所述下模板101上部连接模芯102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手柄ⅱ103,所述模芯102位于中模板104内部,所述中模板104上部连接上模板105,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手柄ⅲ106,所述上模板105包括有孔上模板1051和无孔上模板1052。

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制备胶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炼好的橡胶材料在开炼机上薄通3-5次后,调整开炼机挡胶板到一定宽度,并调整开炼机辊距,再次喂入薄通后橡胶材料,打卷成比注胶筒2略小的橡胶卷;

(2)将橡胶卷放入注胶筒2,同时配合装入压注头4;

(3)将事先预热好的胶筒成型模具1从平板硫化机台移出,将装有胶料的注胶筒2以及压注头4对准放置在胶筒成型模具1的上模板105上,再一并推入平板硫化机,通过合模操作逐渐将橡胶胶料注入中模板104的模腔中;

(4)待整个模腔注满胶料后,再移出胶筒成型模具1,取下注胶筒2及压注头4,同时换上无孔上模板1052;

(5)将注满胶料的整个胶筒成型模1具推入平板硫化机,设定硫化时间,合模加压硫化;

(6)待硫化完成后,从平板硫化机移出胶筒成型模具1,并打开胶筒成型模具1,取出封隔器橡胶胶筒。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包括:胶筒成型模具1,所述胶筒成型模具1上部设有注胶筒2,所述注胶筒2为中空圆筒结构,所述注胶筒2两侧对称连接一对手柄ⅰ3,所述注胶筒2内部设有压注头4,所述压注头4可与注胶筒2自由分离,所述胶筒成型模具1包括下模板101、模芯102、手柄ⅱ103、中模板104、上模板105和手柄ⅲ106,所述下模板101上部连接模芯102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手柄ⅱ103,所述模芯102位于中模板104内部,所述中模板104上部连接上模板105,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手柄ⅲ106,所述上模板105包括有孔上模板1051和无孔上模板1052。

进一步的,所述有孔上模板1051中央设有半圆凹槽10511、散射状导流槽10512及注胶孔10513,所述无孔上模板中央1052仅设有半圆凹槽10511。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板101中央有配合定位模芯102的凹槽1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胶筒2有底座201,且底座201的中央设有底孔202,与上模板105中央半圆凹槽10511相对应配合。

一种封隔器胶筒模具装置制备胶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炼好的橡胶材料在开炼机上薄通3-5次后,调整开炼机挡胶板到一定宽度,并调整开炼机辊距,再次喂入薄通后橡胶材料,打卷成比注胶筒2略小的橡胶卷;

(2)将橡胶卷放入注胶筒2,同时配合装入压注头4;

(3)将事先预热好的胶筒成型模具1从平板硫化机台移出,将装有胶料的注胶筒2以及压注头4对准放置在胶筒成型模具1的上模板105上,再一并推入平板硫化机,通过合模操作逐渐将橡胶胶料注入中模板104的模腔中;

(4)待整个模腔注满胶料后,再移出胶筒成型模具1,取下注胶筒2及压注头4,同时换上无孔上模板1052;

(5)将注满胶料的整个胶筒成型模1具推入平板硫化机,设定硫化时间,合模加压硫化;

(6)待硫化完成后,从平板硫化机移出胶筒成型模具1,并打开胶筒成型模具1,取出封隔器橡胶胶筒。

本发明工作原理为:将混炼好的橡胶材料在开炼机上薄通3-5次后,调整开炼机挡胶板到一定宽度,并调整开炼机辊距,再次喂入薄通后橡胶材料,打卷成比注胶筒2略小的橡胶卷;将橡胶卷放入注胶筒2,同时配合装入压注头4;将事先预热好的胶筒成型模具1从平板硫化机台移出,将装有胶料的注胶筒2以及压注头4对准放置在胶筒成型模具1的上模板105上,再一并推入平板硫化机,通过合模操作逐渐将橡胶胶料注入中模板104的模腔中,待整个模腔注满胶料后,再移出胶筒成型模具1,取下注胶筒2及压注头4,同时换上无孔上模板1052;将注满胶料的整个胶筒成型模1具推入平板硫化机,设定硫化时间,合模加压硫化;待硫化完成后,从平板硫化机移出胶筒成型模具1,并打开胶筒成型模具1,取出封隔器橡胶胶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