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及其贴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1651发布日期:2019-10-15 19:3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及其贴附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保护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及用于贴附该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的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电子设备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此类电子设备通常通过用户触摸显示屏来输入信息,由于显示屏需频繁地承提划、压、刮等各操作,有时还会遭受摔落、撞击等事件,因而发生破损的风险较高。为了保护显示屏,目前广泛采用贴玻璃膜的方式,尤其是钢化玻璃膜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对显示屏进行贴膜操作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技术,不仅受灰尘、设备误差、配件误差等影响,而且轻微的动作误差也会引起位置偏差、产生气泡等不良现象。为此,有人发明了一些用于贴玻璃膜的装置,但是目前的此类装置不仅结构较复杂,不易操作,难以准确定位,在保护膜放置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尤其是近年来开始兴起曲面屏,而曲面屏的中间与边缘过渡为曲面,导致贴膜的操作更难精确控制,在贴附时经常是靠近边角的位置先贴上屏幕,继而延伸到中间,这样就导致中间空气无法排出而产生气泡,曲面公差很难补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实现更精确的位置控制、贴附效果更好的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及其贴附治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适用于平片玻璃、2.5D玻璃、3D玻璃、曲面玻璃等的液态胶水贴合,其特征在于:玻璃膜与显示屏贴合面区域设置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且朝显示屏方向凸出的凸点,各凸点靠近显示屏的边角位置,通过各凸点形成对玻璃膜的整体撑起结构,形成通过玻璃膜的自重来压平胶水的排气流平结构,通过凸点将玻璃膜的两头位置撑起,使玻璃膜的中心区域先于玻璃膜的两端实现与显示屏贴合,既可以减少或者控制胶水两边溢出,又可以使两端距离有排气空间,引导胶水均匀铺满。特别可在贴曲面屏时玻璃膜时,减少生产时玻璃膜曲面公差,让固化后的胶层更加均匀,减少因为曲面公差引起的曲面反弹、起白、脱离屏幕。

优选地,所述凸点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玻璃膜的两端位置,选择在玻璃膜或曲面膜的相对平整位置,各凸点相对于玻璃膜膜面的凸出高度为1-100丝。

进一步地,玻璃膜以膜中间为中心点形成两头朝上的微反翘结构,反翘的最边缘位置与玻璃膜的中间点相差1-100丝的高度差。

上述结构的玻璃膜在贴附时,首先会由玻璃膜的中心区域与显示屏接触,然后从中心区域朝周围延伸,不仅可以防止两端堵塞产生两边溢胶,还能使胶水分布更均匀。

一种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部分:具有用于放入移动显示设备的容置槽,容置槽底部设置有凸面,凸面的高度高于移动显示设备背面的不平部分,以使移动显示设备平整固定在下壳体内;下壳体的侧壁与移动显示设备的边框之间留有可以容纳吸水材料的间隙;

上壳体部分:其固定在下壳体上形成贴膜过程对玻璃膜的限位固定结构,在上壳体部分的四周侧壁处设有朝框内凸伸的限位块,限制玻璃膜在移动显示设备上的位置;上壳体部分结合到下壳体部分后各限位块卡在移动显示设备的四周边缘处;在上壳体部分的限位块卡住移动显示设备后,移动显示设备的边缘与上壳体部分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设置吸水材料形成对溢出胶水的吸附结构;虽然流动胶水可以清理,但是如果流入耳机孔等部位就麻烦,尤其是固化后更麻烦,通过吸水材料吸附,避免胶水溢出后损伤手机。

拨片部分:为玻璃膜贴膜前的放置结构,亦形成贴膜操作过程中控制玻璃保护膜高度结构,其为独立结构或者附着在上壳体部分中,以使玻璃膜未贴合移动显示设备前限定玻璃膜的高度以及倾斜度,以形成防止贴膜过程中玻璃保护膜提早接触液态胶水造成胶水提早移位的结构,并形成贴膜时操控玻璃膜与胶水结合的结构。可以根据要求设计为玻璃接触胶水(竖拨片)或者胶水接触玻璃(平拨片)的贴膜方式。

作为方案之一,采用胶水接触玻璃方式,所述拨片为平拨片,而上壳体部分的侧壁向上凸出,在至少一端侧壁的中间处开设有一可插入该平拨片的平插口,平拨片从该平插口插入后,平拨片的位置高于胶水的高度以防止玻璃膜垫在平拨片上后与胶水接触;而下壳体部分远离具有平插口一端的底面设置为一凹部而使整个下壳体部分形成翘翘板式结构,且该凹部的长度不超过下壳体部分底面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使得下壳体部分的凹部一端只有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后才往下倒而形成倾斜结构。先将平拨片从平插口插入,胶水注入到设定位置屏幕表面,再放上玻璃膜,由于玻璃膜一端被放置的平拨片顶起在设定高度,因此不会在胶水流平前接触胶水。此时用手压具有凹部的一端,下壳体部分的该端朝下倾斜,在设定位置的胶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然后接触到放置的玻璃膜,此时放开手,让治具回到平放状态,可避免玻璃膜胶水接触瞬间产生的气泡,再缓缓撤除平拨片,限定位置端的玻璃膜往下压,在凸点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胶水流动空间,等待胶水流平即可。

作为另一方案,采用玻璃接触胶水方式,所述拨片为具有梯度的竖拨片,而上壳体部分的侧壁向上凸出,在其上壳体部分两端的至少一端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可插入薄的竖拨片的小缺口作为竖拨片滑动口,竖拨片滑动口从侧壁一直延伸到上壳体部分的该端边缘;竖拨片放置于上壳体部分时,竖拨片最底部略高于显示屏的平面部分或者直接放置于显示屏上,使得移动竖拨片从而控制玻璃膜降低的高度和速度,缓慢接触胶水从而降低玻璃膜胶水接触时产生的气泡。在放入玻璃膜前,先在滑动口插入一薄的竖拨片,胶水先注入屏幕设定位置,由于玻璃膜放置在完全插入的竖拨片上,因此不会在胶水流动前接触胶水。此时慢慢往外抽动竖拨片,玻璃膜随竖拨片下降的梯度而降低高度,从而慢慢接触已经在设定位置的胶水,使玻璃接触胶水,在表面扩张力的作用下开始扩散,此时继续慢慢往外抽动竖拨片,直至完全抽出竖拨片,限定位置端的玻璃膜往下压,在凸点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胶水流动空间,等待胶水流平即可。

进一步地,在竖拨片滑动口的左右两侧及两侧的侧壁上各设有一用于将玻璃膜准确导入的导向块,导向块的顶端为朝内且朝下的倾斜面,且导向块位于限位块的顶端,与限位块连为一体结构。通过导向块和限位块,即使玻璃膜开始存在位置偏差,但也会被最终导向准确的位置,并一直保持到最后。

进一步地,在下壳体部分的容置槽内部四角位置各设置为可以卡住移动显示设备四角的弧形定位角,使治具能稳定地固定手机等。

进一步地,在下壳体部分的容置槽内部至少一端设有朝外延伸且可插入手指用于取出移动显示设备的扣手部,扣手部对接移动显示设备的头部或尾部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在上壳体部分两侧的侧壁中点位置各设有一对位口,两对位口之间的中点与玻璃膜的平面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相对,这样在注入胶水时,基本对准两对位口连线的中点即可,便于胶水均匀地分散到显示屏各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膜的四角位置设置小凸点,同时将保护膜做成微反翘的形状,即两边向上翘起一点点,可以避免在贴膜时玻璃膜先接触显示屏一端而贴紧屏幕,可形成稳定的排气空间,使胶水流平性提升,尤其有利于曲面屏手机的贴膜操作,减少玻璃膜与显示屏曲面的公差,提高贴膜成功率。而贴附治具采用独特设计的结构,能实现手机的平稳固定,同时防止贴膜过程中胶水渗入手机,也使保护膜能更精确地贴显示屏,实现更好的贴附效果,并且贴膜操作也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治具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治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治具另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玻璃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A为玻璃膜,A1为凸点,1为下壳体部分,11为容置槽,12为凸面,13为弧形定位角,14为扣手部,2为上壳体部分,21为侧壁,22为限位块,23为导向块,24为竖拨片滑动口,25为对位口,26为平插口,27为平拨片,28为凹部,3为手机,4为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包括有平面显示区域,玻璃膜A与显示屏贴合面的平面区域设置四个(至少为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且朝显示屏方向凸出的凸点A1,各凸点A1靠近显示屏的四个角位置,通过各凸点A1形成对玻璃膜A的整体撑起结构,使玻璃膜A的中心区域比四角边缘位置更接近显示屏。

所述凸点A1相对于玻璃膜膜面的凸出高度为1-100丝。

玻璃膜以膜中间为中心点形成两头朝上的微反翘结构,反翘的最边缘位置与玻璃膜的中间点相差1-100丝的高度差。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液态贴合玻璃保护膜贴附治具,包括,

下壳体部分1:具有用于放入手机3的容置槽11,容置槽11底部设置有凸面,凸面的高度高于手机3背面的不平部分,以使手机3平整地固定在下壳体内;下壳体的侧壁与手机3的边框之间留有可以容纳吸水材料的间隙;

上壳体部分2:其固定在下壳体上形成贴膜过程对玻璃膜的限位固定结构,在上壳体部分2的四周侧壁21处设有朝框内凸伸的限位块22,限制玻璃膜A在手机3上的位置;上壳体部分2结合到下壳体部分1后各限位块22卡在手机3的四周边缘处;在上壳体部分2的限位块22卡住手机3后,手机3的边缘与上壳体部分2的侧壁21之间具有间隙4,在间隙4中设置吸水材料形成对溢出胶水的吸附结构;虽然流动胶水可以清理,但是如果流入耳机孔等部位就麻烦,尤其是固化后更麻烦,通过吸水材料吸附,避免胶水溢出后损伤手机。

拨片部分:为玻璃膜贴膜前的放置结构,亦形成贴膜操作过程中控制玻璃保护膜高度结构,其为独立结构或者附着在上壳体部分2中,以使玻璃膜未贴合手机3前限定玻璃膜A的高度以及倾斜度,以形成防止贴膜过程中玻璃保护膜提早接触液态胶水造成胶水提早移位的结构,并形成贴膜时操控玻璃膜与胶水结合的结构。

作为其中一种方案,参照图4,所述拨片为平拨片27,而上壳体部分2的侧壁21向上凸出,在至少一端侧壁21的中间处开设有一可插入该平拨片27的平插口26,平拨片27从该平插口26插入后,平拨片27的位置高于胶水的高度以防止玻璃膜A垫在平拨片27上后与胶水接触;而下壳体部分1远离具有平插口26一端的底面设置为一凹部28而使整个下壳体部分1形成翘翘板式结构,且该凹部28的长度不超过下壳体部分1底面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使得下壳体部分1的凹部一端只有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后才往下倒而形成倾斜结构。先将平拨片27从平插口26插入,胶水注入到设定位置屏幕表面,再放上玻璃膜A,由于玻璃膜A一端被放置的平拨片27顶起在设定高度,因此不会在胶水流平前接触胶水。此时用手压具有凹部28的一端,下壳体部分1的该端朝下倾斜,在设定位置的胶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然后接触到放置的玻璃膜A,此时放开手,让治具回到平放状态,可避免玻璃膜A、胶水接触瞬间产生的气泡,再缓缓撤除平拨片27,限定位置端的玻璃膜A往下压,在凸点A1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胶水流动空间,等待胶水流平即可。

作为另一种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拨片为具有梯度的竖拨片(未图示),而上壳体部分2的侧壁21向上凸出,在其上壳体部分2两端的至少一端侧壁21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可插入薄的竖拨片的小缺口作为竖拨片滑动口24,竖拨片滑动口从侧壁21一直延伸到上壳体部分2的该端边缘。竖拨片放置于上壳体部分2时,竖拨片最底部略高于于显示屏的平面部分,使得移动竖拨片从而控制玻璃膜A降低的高度和速度,缓慢接触胶水从而降低玻璃膜A、胶水接触时产生的气泡。在放入玻璃膜A前,先在竖拨片滑动口24插入一薄的竖拨片,胶水先注入屏幕设定位置,由于玻璃膜A放置在完全插入的竖拨片上,因此不会在胶水流动前接触胶水。此时慢慢往外抽动竖拨片,玻璃膜A随竖拨片下降的梯度而降低高度,从而慢慢接触已经在设定位置的胶水,使玻璃接触胶水,在表面扩张力的作用下开始扩散,此时继续慢慢往外抽动竖拨片,直至完全抽出竖拨片,限定位置端的玻璃膜A往下压,在凸点A1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胶水流动空间,等待胶水流平即可。

在竖拨片滑动口24的左右两侧及两侧的侧壁上各设有一用于将玻璃膜准确导入的导向块23,导向块23顶端为朝内且朝下的倾斜面,且导向块23位于限位块22的顶端,与限位块22连为一体结构。通过导向块23和限位块22,即使玻璃膜开始存在位置偏差,但也会被最终导向准确的位置,并一直保持到最后。

在下壳体部分1的容置槽11内部四角位置各设置为可以卡住手机3四角的弧形定位角13,使治具能稳定地固定手机。

在下壳体部分1的容置槽11内部至少一端设有朝外延伸且可插入手指用于取出手机3的扣手部14,扣手部14对接手机3的头部(或尾部)中间位置。

在上壳部2分两侧的侧壁21中点位置各设有一对位口25,两对位口25之间的中点与玻璃膜的平面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相对,这样在注入胶水时,基本对准两对位口25连线的中点即可,便于胶水均匀地分散到显示屏各处。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