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1818发布日期:2020-08-05 02:00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烧板加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



背景技术:

塑烧板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过滤材料及空气过滤器,具有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和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特点,广泛使用在冶金、建材、电力、化工、医药、食品、汽车、国防等诸多领域。

塑烧板加工是通过将粉末状的高分子化合物注入模具后经烧结制成。对于一次成型塑烧过滤板的烧结工艺流程为:

1、清模:用绒布将模具内腔擦拭干净,不得留有任何灰尘及杂质,然后在上下模的锯齿形内腔及芯棒的各表面均匀涂抹上脱模剂。

2、合模:将芯棒放入下模具内,用固定板和定位板在前后两头进行定位固定,使芯棒在模具内的间隙保持一致,再合上上模具并拧紧全部螺栓,确保各部件间无缝隙,添料口封板暂不组装。

3、加料:将合模后的模具竖立放置在振动台上,向添料口加入混合后的粉料,然后开启振动台,通过振动使模具内的粉料均匀、密实,最后关闭振动台,盖上添料口封板并拧紧螺栓。

4、烧结:将加好粉料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进行加热,当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值后烧结炉停止加热,同时让模具按工艺要求继续在烧结炉中保温烧制。

5、冷却:当模具在烧结炉中达到规定的保温时间后将模具从烧结炉中取出,然后对模具表面进行吹风及喷淋降温,使模具表面的温度降至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温度。

6、出模:将冷却后的模具平放在操作台上,先抽取芯棒,然后拧启螺栓将上模具打开,再从下模具中取出一次成型的初级塑烧板,烧结完成。

以往加工工艺,脱模拉芯工序大都采用人工作业的方法,依靠人力或通过传递构件将芯棒一根一根地从模具中拉出。由于烧结后的塑烧板对芯棒具有很强的包裹力,而抽芯拉力的方向又必须始终与芯棒的中心线保持一致,因此这种人工作业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操作极为复杂,作业中稍有偏差,就可能发生芯棒损坏甚至报废等生产事故,严重影响生产作业和造成经济损失。然而,要实现脱模拉芯工序的机械化作业,就需要考虑到一次成型塑烧板模具有着多种规格型号,不同规格型号的模具其外形的长、宽、厚度尺寸以及芯棒的数量和中心距都不相同,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机械化脱模拉芯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使用范围因而受到极大的限制。

有鉴于此,寻求一种既能操作简单、省力高效、平稳可靠地抽取芯棒,又能满足不同规格型号塑烧板模具的脱模拉芯装置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利用液压传动装置实现了脱模拉芯操作的机械化作业,通过改变油缸活塞杆动程、模具挡板宽度、模具垫块厚度以及抽芯拉板的开孔数量和间距,完全实现了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对不同规格型号模具的全系列脱模拉芯作业,通过链条拉钩不同长度的有序排列使得脱模拉芯操作传递更加平稳、运行更为可靠,由此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它包括支架、操作平台、模具挡板、挡板卡槽、模具垫块、抽芯拉板、链条拉钩、液压油缸以及液压电机;

所述支架上安装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安置模具垫块,操作平台两侧设置挡板卡槽,模具挡板卡置于两侧的挡板卡槽内,模具平放在操作平台上,在模具下面垫置模具垫块,模具由模具挡板固定;

所述操作平台两侧设置液压油缸,两个液压油缸的底座分别固定在操作平台的侧边,液压电机安置在操作平台的下面;

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抽芯拉板和链条拉钩,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头部与抽芯拉板连接,在抽芯拉板上按照模具芯棒的数量和中心距尺寸对应开孔,使用与芯棒数量同等的链条拉钩,链条拉钩的一头钩在抽芯拉板的孔上,链条拉钩的另一头钩住模具芯棒的拉环,在液压电机的启动下,抽芯拉板随液压油缸活塞杆一起运动,通过链条拉钩将芯棒从模具中平稳拉出。

所述链条拉钩的长度按照对称间距的排列分为三组不同的长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首先,利用液压传动装置,使得脱模拉芯操作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而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巧妙地通过改变油缸活塞杆动程、模具挡板宽度、模具垫块厚度以及抽芯拉板的开孔数量和间距,完全实现了对不同规格型号模具的全系列脱模拉芯作业;另外,将链条拉钩的长度按照对称间距的排列分为三组不同的长度,这样在油缸活塞杆运动时,对芯棒的拉力是对称、分批作用到模具芯棒上的,使得脱模拉芯操作传递更加平稳、运行更为可靠,进而可以有效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传递平稳、运行可靠、脱模拉力大、抽芯距离长、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以及可以有效提高芯棒使用寿命和能够适用不同规格型号模具的脱模拉芯要求等诸多优点,为塑烧板脱模拉芯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选项,达到了理想的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3是按图1所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为操作平台,2为模具挡板,3为挡板卡槽,4为模具垫块,5为抽芯拉板,6为链条拉钩,7为液压油缸,8为液压电机,10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它主要由支架10、操作平台1、模具挡板2、挡板卡槽3、模具垫块4、抽芯拉板5、链条拉钩6、液压油缸7以及液压电机8组成。

支架10上安装操作平台1,操作平台1上安置模具垫块4,操作平台1两侧设置挡板卡槽3,模具挡板2卡置于两侧的挡板卡槽3内,模具平放在操作平台1上,在模具下面垫置模具垫块4,模具由模具挡板2固定。

操作平台1两侧设置液压油缸7,两个液压油缸7的底座分别固定在操作平台1的侧边,液压电机8安置在操作平台1的下面。

操作平台1上设置抽芯拉板5和链条拉钩6,液压油缸7活塞杆的头部与抽芯拉板5连接,在抽芯拉板5上按照模具芯棒的数量和中心距尺寸对应开孔,使用与芯棒数量同等的链条拉钩6,链条拉钩6的一头钩在抽芯拉板5的孔上,链条拉钩6的另一头钩住模具芯棒的拉环。链条拉钩6的长度按照对称间距的排列分为三组不同的长度,这样在液压油缸活塞杆运动时,对芯棒的拉力是对称、分批作用到模具芯棒上的,使得脱模拉芯操作传递更加平稳、运行更为可靠,进而可以有效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脱模拉芯装置工作时,首先将模具平放在操作平台上,通过模具挡板把模具固定,将一对液压油缸的底座固定在操作平台的两侧,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头部与抽芯拉板连接,在抽芯拉板上按照模具芯棒的数量和中心距尺寸对应开孔,使用与芯棒数量同等的链条拉钩,链条拉钩一头钩在抽芯拉板的孔上,链条拉钩另一头钩住模具芯棒的拉环。启动液压电机,抽芯拉板随液压油缸活塞杆一起运动,通过链条拉钩将芯棒从模具中平稳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对于不同规格型号的模具拉芯操作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

1、对于不同外形长度:要求油缸活塞杆的最大动程必须大于最长模具芯棒的长度尺寸,这样就可以满足对不同长度模具的芯棒拉取要求。

2、对于不同外形宽度:要求操作平台上一对液压油缸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最宽模具的宽度尺寸,在操作平台两侧设置挡板卡槽,模具挡板可以在挡板卡槽内抽取调换,这样只要调换不同宽度模具的模具挡板就可以满足对不同宽度模具的芯棒拉取要求。

3、对于不同外形厚度:要求抽芯拉板距操作平台的高度必须与最厚模具芯棒的中心距高度一致,对于厚度较小的模具,可以通过在模具下方衬垫对应厚度的模具垫块,使模具芯棒中心距的高度与抽芯拉板距操作平台的高度相同,这样就可以满足对不同厚度模具的芯棒拉取要求。

4、对于不同芯棒的数量和中心距:通过调整抽芯拉板上的开孔数量及间距来完成,使其与模具芯棒的数量和中心距尺寸对应,这样就可以满足对不同芯棒的数量和中心距模具的芯棒拉取要求。

5、此外,为使抽芯拉力更加均匀、平稳,将链条拉钩的长度按照对称间距的排列分为三组不同的长度,这样在油缸活塞杆运动时,对芯棒的拉力是对称、分批作用到模具芯棒上的,使得脱模拉芯操作传递更加平稳、运行更为可靠,进而可以有效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塑烧板加工的全系列液压脱模拉芯装置利用液压传动装置,实现了脱模拉芯操作的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改变油缸活塞杆动程、模具挡板宽度、模具垫块厚度以及抽芯拉板的开孔数量和间距,完全实现了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对不同规格型号模具的全系列脱模拉芯作业;通过链条拉钩不同长度的有序排列使得脱模拉芯操作传递更加平稳、运行更为可靠,进而可以有效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