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洗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1299发布日期:2020-09-15 19:5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擦洗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旧农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擦洗涤机。



背景技术:

废旧农膜中往往具有泥土、秸秆、杂草等较多的杂质,在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中,一般需要采用洗涤机器对废旧农膜进行处理,除去其中大部分的泥土、秸秆、杂草等杂质。现有的洗涤机器结构复杂,洗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洗涤机,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擦洗涤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可拆卸分离的上部机体和下部机体,所述下部机体下部设置有支撑座;

外摩擦笼,所述外摩擦笼由若干第一摩擦条组成,每两根所述第一摩擦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摩擦笼包括上半笼和下半笼,所述上半笼设置在所述上部机体内,所述下半笼设置在所述下部机体内,所述上半笼和所述下半笼共同围合长一圆柱形空腔;

转动滚筒,所述转动滚筒设置在所述外摩擦笼内,并与所述外摩擦笼同轴;所述转动滚筒一端穿出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第一侧壁,所述转动滚筒另一端穿出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第二侧壁;

若干的第二摩擦条,所述第二摩擦条沿着所述转动滚筒的外侧面,由一底面延伸至另一底面,并与所述转动滚筒转动轴成一锐角;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下部机体上,并通过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滚筒转动;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上部机体的上部末端,所述上半笼上对应所述进料口的位置设有开口;和

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下部机体的下部末端,所述下半笼上对应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设有开口。

作为上述摩擦洗涤机的进一步改进,每两根所述第一摩擦条之间的间隙为2mm。

作为上述摩擦洗涤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摩擦条沿着所述转动滚筒转动轴对称分布在所述转动滚筒的外侧面。

作为上述摩擦洗涤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摩擦条的根数为12根。

作为上述摩擦洗涤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摩擦条与所述转动滚筒转动轴所成的角度在10°~20°范围内。

作为上述摩擦洗涤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摩擦条与所述第一摩擦条之间的间隙在30mm~50mm范围内。

作为上述摩擦洗涤机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进料筒,所述进料筒开口朝上,并与所述进料口连接。

作为上述摩擦洗涤机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与所述出料口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轴流式离心除杂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机架、外摩擦笼采用上下两部分安装合成,方便安装、拆卸和清洗。

2、设置的外摩擦笼由若干第一摩擦条组成,每两根第一摩擦条之间留有间隙,可将残留在废旧农膜上的泥土、秸秆、杂草等杂质排出。

3、在转动滚筒外侧面设置第二摩擦条,该第二摩擦条与转动轴成一锐角,使得转动滚筒转动时,可以带动废旧农膜作螺旋前进运动,将废旧农膜运至出料口。

4、设置第二摩擦条与第一摩擦条之间有一定间隙,使得转动滚筒转动时,带动废旧农膜滚动,第一摩擦条与第二摩擦条共同对废旧农膜进行加压摩擦,加快附着在废旧农膜上的杂质的分离。

5、本实用新型摩擦洗涤机的结构较为简单,洗涤的效果较好。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1、上部机体;12、下部机体;13、支撑座;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21、上半笼;22、下半笼;30、第一摩擦条;40、转动滚筒;50、第二摩擦条;60、驱动电机;70、进料筒;80、出料筒;90、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洗涤机,结构简单,洗涤效果较好。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摩擦洗涤机包括机架、外摩擦笼、转动滚筒40、若干的第二摩擦条50、驱动电机60、进料口和出料口。

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可拆卸分离的上部机体11和下部机体12,所述下部机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座13;

所述外摩擦笼由若干第一摩擦条30组成,每两根所述第一摩擦条30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摩擦笼包括上半笼21和下半笼22,所述上半笼21设置在所述上部机体11内,所述下半笼22设置在所述下部机体12内,所述上半笼21和所述下半笼22共同围合长一圆柱形空腔;具体地,所述外摩擦笼两端分别固接在所述机架的两侧壁内部;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每两根所述第一摩擦条30之间的间隙为2mm。

所述转动滚筒40设置在所述外摩擦笼内,并与所述外摩擦笼同轴;所述转动滚筒40一端穿出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第一侧壁14,所述转动滚筒40另一端穿出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第二侧壁15;

所述第二摩擦条50沿着所述转动滚筒40的外侧面,由一底面延伸至另一底面,并与所述转动滚筒40转动轴成一锐角;具体地,所述第二摩擦条50固接在所述转动滚筒40的外侧面,形成螺旋线,该螺旋线的螺旋角在10°~20°范围内,即:所述第二摩擦条50与所述转动滚筒40转动轴所成的角度在10°~20°范围内。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该螺旋线的螺旋角为15°。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摩擦条50共有12根,并沿着所述转动滚筒40转动轴对称分布在所述转动滚筒40的外侧面;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摩擦条50与所述第一摩擦条30之间的间隙在30mm~50mm范围内,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摩擦条50与所述第一摩擦条30之间的间隙为40mm。

所述驱动电机60设置在所述下部机体12上,并通过一减速箱,带动所述转动滚筒40转动;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4的所述上部机体11的上部末端,所述上半笼21上对应所述进料口的位置设有开口;

所述出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侧壁15的所述下部机体12的下部末端,所述下半笼22上对应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设有开口。

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进料筒70,所述进料筒70开口朝上,并与所述进料口连接。

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出料筒80,所述出料筒80与所述出料口连接。

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的注水口90,所述注水口90设置在所述上部机体11的上表面,其用于往外摩擦笼内注水。

本实用新型摩擦洗涤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经过破碎和除杂的废旧农膜及其上的杂质,通过进料筒70进入转动滚筒40与外摩擦笼之间,驱动电机60在减速箱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滚筒40转动。设置在转动滚筒40外侧面上的第二摩擦条50在转动滚筒40的转动过程中,带动废旧农膜及其上的杂质作螺旋推进运动,废旧农膜及其上的杂质在转动滚筒40与外摩擦笼的共同挤压下产生摩擦,从而将附着在废旧农膜上的泥土、秸秆、杂草等杂质分离,在水流的冲刷下,通过第一摩擦条30之间的间隙排出,最后产生的洁净的废旧农膜碎片由出料口排出,进行下一步的工序,通过本实用新型摩擦洗涤机洗涤后的废旧农膜较为洁净,便于进行后续工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轴流式离心除杂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机架、外摩擦笼采用上下两部分安装合成,方便安装、拆卸和清洗。

2、设置的外摩擦笼由若干第一摩擦条组成,每两根第一摩擦条之间留有间隙,可将残留在废旧农膜上的泥土、秸秆、杂草等杂质排出。

3、在转动滚筒外侧面设置第二摩擦条,该第二摩擦条与转动轴成一锐角,使得转动滚筒转动时,可以带动废旧农膜作螺旋前进运动,将废旧农膜运至出料口。

4、设置第二摩擦条与第一摩擦条之间有一定间隙,使得转动滚筒转动时,带动废旧农膜滚动,第一摩擦条与第二摩擦条共同对废旧农膜进行加压摩擦,加快附着在废旧农膜上的杂质的分离。

5、本实用新型摩擦洗涤机的结构较为简单,洗涤的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