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1905发布日期:2020-09-18 20:4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一般的散热装置散热主要通过空冷,即放置冷却,冷却效果差,冷却速度慢,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散热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散热装置散热主要通过空冷,即放置冷却,冷却效果差,冷却速度慢,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下模板、气缸和起模板,所述下模板的内侧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栓,所述气缸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起模板,所述起模板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水道,且冷却水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起模杆,所述起模杆的上方设置有模型槽,且模型槽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上方设置有浇口板,所述上模板的中部设置有浇注口,且浇注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远离上模板中心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所述下模板的前方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内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前方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设置有回水管,且回水管的中部设置有毛细管。

优选的,所述气缸与伸缩杆之间构成可伸缩结构,且气缸之间关于下模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起模板与起模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起模杆沿着水平方向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与下模板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定位杆贯穿于上模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水泵通过卡扣与进水管相连接,且进水管的内表面与连接座的外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毛细管与回水管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回水管的中轴线与毛细管的中轴线相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伸缩杆、起模板和起模杆的设置,实现了模型自动脱模,在模型槽内的模型冷却凝固后,启动气缸,通过控制伸缩杆伸长或者缩短,控制起模板和与起模板固定连接的起模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将成形的模型顶起,实现自动起模;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道、透气孔、水箱、浇注口、水泵、进水管和回水管的设置,对模型槽内的模型进行冷却降温,启动水泵,将水箱中的冷水通过进水管泵入冷却水道中,吸收模型槽内的模型的热量后,再通过回水管排出,还通过透气孔和浇注口进行散热,散热快速;

3.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箱、回水管和毛细管的设置,将吸收模型槽内的模型的热量后的热水进行冷却,方便方便循环使用,吸收模型槽内的模型的热量后的热水,通过回水管流经毛细管,毛细管螺旋的设计使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便于对毛细管对水进行散热降温,便于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板;2、螺栓;3、气缸;4、伸缩杆;5、起模板;6、起模杆;7、冷却水道;8、模型槽;9、上模板;10、定位杆;11、透气孔;12、浇口板;13、浇注口;14、水箱;15、水泵;16、卡扣;17、进水管;18、连接座;19、回水管;20、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下模板1、气缸3和起模板5,下模板1的内侧设置有气缸3,且气缸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栓2,气缸3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4,且伸缩杆4的上方设置有起模板5,气缸3与伸缩杆4之间构成可伸缩结构,且气缸3之间关于下模板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起模板5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水道7,且冷却水道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起模杆6,起模板5与起模杆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起模杆6沿着水平方向等距分布,通过气缸3、伸缩杆4、起模板5和起模杆6的设置,实现了模型自动脱模,在模型槽8内的模型冷却凝固后,启动气缸3,通过控制伸缩杆4伸长或者缩短,控制起模板5和与起模板5固定连接的起模杆6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将成形的模型顶起,实现自动起模;

起模杆6的上方设置有模型槽8,且模型槽8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9,上模板9的上方设置有浇口板12,上模板9的中部设置有浇注口13,且浇注口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远离上模板9中心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10,定位杆10与下模板1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定位杆10贯穿于上模板9的内部,下模板1的前方设置有水箱14,且水箱14的内侧设置有水泵15,水泵15的前方设置有进水管17,且进水管17的外侧设置有卡扣16,水泵15通过卡扣16与进水管17相连接,且进水管17的内表面与连接座18的外表面相贴合,通过冷却水道7、透气孔11、水箱14、浇注口13、水泵15、进水管17和回水管19的设置,对模型槽8内的模型进行冷却降温,启动水泵15,将水箱14中的冷水通过进水管17泵入冷却水道中,吸收模型槽8内的模型的热量后,再通过回水管19排出,还通过透气孔11和浇注口13进行散热,散热快速;

进水管17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18,进水管17的右侧设置有回水管19,且回水管19的中部设置有毛细管20,毛细管20与回水管19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回水管19的中轴线与毛细管20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水箱14、回水管19和毛细管20的设置,将吸收模型槽8内的模型的热量后的热水进行冷却,方便方便循环使用,吸收模型槽8内的模型的热量后的热水,通过回水管19流经毛细管20,毛细管20螺旋的设计使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便于对毛细管20对水进行散热降温,便于循环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时,首先塑料熔化,通过注塑器向浇注口13内进行浇注,液状塑料落入下模板1和上模板9之间的模型槽8中,通过水泵15,将水箱14中的冷水通过进水管17泵入下模板1内,吸收了模型槽8中模型的热量后,通过回水管19排出,热水通过回水管19流经毛细管20,毛细管20螺旋的设计使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便于散热,且模型槽8中模型的热量,也通过透气孔11和浇注口13进行散热,待模型槽8中模型冷却凝固后,启动气缸3,控制伸缩杆4伸长,起模板5和与起模板5固定连接的起模杆6向上移动,将模型顶起,进行起模,这就是该注塑模具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