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1873发布日期:2020-09-18 20:4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灯壳类产品的注塑模具的制造过程中,为了便于将模具取出,通常需要顶出组件对模具施加顶出力,便于将塑形后的模具从注塑模具中取出,一般的顶出组件在对模具施加顶出力时容易倾斜、不平稳,而且在多次反复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因此需要一款能使整体顶出动作更稳定,而且使用寿命更长久的顶出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使整体顶出动作更稳定,而且使用寿命更长久的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包括注塑口、上盖板、上模具、定位杆、下模具、复位杆、基座和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所述下模具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复位杆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复位杆设于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上,所述定位杆下端设于下模具内且设于复位杆上,所述上盖板可拆卸卡接设于定位杆上端,所述上模具设于上盖板内,所述上模具可拆卸卡接设于下模具上,所述注塑口贯穿上盖板、上模具设于下模具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包括氮气弹簧、充气装置、通气管、螺纹气囊和顶杆,所述氮气弹簧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设于下模具内,所述螺纹气囊下端设于氮气弹簧上端,所述顶杆下端设于螺纹气囊上端,所述顶杆上端设于下模具顶部,所述通气管一端与螺纹气囊相连,所述充气装置设于基座上,所述充气装置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充气装置与通气管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卡接处设有注塑模具腔。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上设有顶杆通孔,所述顶杆通孔直径大于顶杆直径,所述顶杆上端贯穿顶杆通孔设于注塑模具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上设有顶杆遮挡件,所述顶杆遮挡件直径大于顶杆通孔直径,所述顶杆遮挡件贴合于顶杆通孔上,所述顶杆遮挡件为耐高温材料设置的顶杆遮挡件。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杆设于氮气弹簧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腔与注塑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氮气弹簧被上盖板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当模型注塑成功后,上盖板拆卸时,氮气弹簧恢复形变同时充气装置对螺纹气囊进行充气,带动顶杆顶出顶杆通孔对注塑好的模具进行顶出,氮气弹簧和螺纹气囊使整体顶出动作更稳定,而且使用寿命更长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塑口,2、上盖板,3、上模具,4、定位杆,5、下模具,6、复位杆,7、基座,8、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9、氮气弹簧,10、充气装置,11、通气管,12、螺纹气囊,13、顶杆,14、注塑模具腔,15、顶杆通孔,16、顶杆遮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包括注塑口1、上盖板2、上模具3、定位杆4、下模具5、复位杆6、基座7和氮气弹簧9气压辅助顶出装置8,所述下模具5下端设于基座7上,所述氮气弹簧9气压辅助顶出装置8下端设于基座7上,所述氮气弹簧9气压辅助顶出装置8设于下模具5内,所述复位杆6设于下模具5内,所述复位杆6设于氮气弹簧9气压辅助顶出装置8上,所述定位杆4下端设于下模具5内且设于复位杆6上,所述上盖板2可拆卸卡接设于定位杆4上端,所述上模具3设于上盖板2内,所述上模具3可拆卸卡接设于下模具5上,所述注塑口1贯穿上盖板2、上模具3设于下模具5上;所述氮气弹簧9气压辅助顶出装置8包括氮气弹簧9、充气装置10、通气管11、螺纹气囊12和顶杆13,所述氮气弹簧9下端设于基座7上,所述氮气弹簧9设于下模具5内,所述螺纹气囊12下端设于氮气弹簧9上端,所述顶杆13下端设于螺纹气囊12上端,所述顶杆13上端设于下模具5顶部,所述通气管11一端与螺纹气囊12相连,所述充气装置10设于基座7上,所述充气装置10设于下模具5内,所述充气装置10与通气管11另一端相连。

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5卡接处设有注塑模具腔14。

所述下模具5上设有顶杆通孔15,所述顶杆通孔15直径大于顶杆13直径,所述顶杆13上端贯穿顶杆通孔15设于注塑模具腔14内。

所述顶杆13上设有顶杆遮挡件16,所述顶杆遮挡件16直径大于顶杆13通孔直径,所述顶杆遮挡件16贴合于顶杆通孔15上,所述顶杆遮挡件16为耐高温材料设置的顶杆遮挡件16。

所述复位杆6设于氮气弹簧9上。

所述注塑模具腔14与注塑口1相连。

具体使用时,上盖板2卡接设于定位杆4上,对定位杆4施加压力,定位杆4对复位杆6施加压力,复位杆6对氮气弹簧9施加压力,氮气弹簧9被压缩发生弹性形变,带动顶杆13向下移动,顶杆13带动顶杆遮挡件16紧密贴合顶杆通孔15,注塑材料通过注塑口1流进注塑模具腔14内,当注塑成型后,操作人员对上盖板2施力,将上盖板2从定位杆4上拿出,氮气弹簧9恢复形变同时充气装置10对螺纹气囊12进行充气,带动顶杆13从顶杆通孔15向上移动,顶杆13带动顶杆遮挡件16对注塑好的模具进行顶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口、上盖板、上模具、定位杆、下模具、复位杆、基座和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所述下模具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复位杆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复位杆设于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上,所述定位杆下端设于下模具内且设于复位杆上,所述上盖板可拆卸卡接设于定位杆上端,所述上模具设于上盖板内,所述上模具可拆卸卡接设于下模具上,所述注塑口贯穿上盖板、上模具设于下模具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包括氮气弹簧、充气装置、通气管、螺纹气囊和顶杆,所述氮气弹簧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设于下模具内,所述螺纹气囊下端设于氮气弹簧上端,所述顶杆下端设于螺纹气囊上端,所述顶杆上端设于下模具顶部,所述通气管一端与螺纹气囊相连,所述充气装置设于基座上,所述充气装置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充气装置与通气管另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卡接处设有注塑模具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上设有顶杆通孔,所述顶杆通孔直径大于顶杆直径,所述顶杆上端贯穿顶杆通孔设于注塑模具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设有顶杆遮挡件,所述顶杆遮挡件直径大于顶杆通孔直径,所述顶杆遮挡件贴合于顶杆通孔上,所述顶杆遮挡件为耐高温材料设置的顶杆遮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设于氮气弹簧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腔与注塑口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包括注塑口、上盖板、上模具、定位杆、下模具、复位杆、基座和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所述下模具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复位杆设于下模具内,所述复位杆设于氮气弹簧气压辅助顶出装置上,所述定位杆下端设于下模具内且设于复位杆上,所述上盖板可拆卸卡接设于定位杆上端,所述上模具设于上盖板内,所述上模具可拆卸设于下模具上,所述注塑口贯穿上盖板、上模具设于下模具上。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使整体顶出动作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久的新型注塑模具的物料顶出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费益;马晓春;费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兴汇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