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和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6718发布日期:2020-09-15 19:0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和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和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注射成型机具有:模具部,其包括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合模机构部,其进行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的合模;以及注射机构部,其向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之间的腔内注射成型材料。这种注射成型机具有很多可动部位,因此为了防止可动部位的磨损,在适当的时机对可动部位进行油脂供给。例如,在合模机构部为具有多个连杆的曲肘式的合模机构部的情况下,各连杆频繁地进行转动动作以进行模具的打开和闭合,因此各连杆的连结部(导套)容易发生磨损。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对连结部进行油脂供给。

以往,着眼于摩擦系数与温度的相关性,已知一种根据注射成型机的可动部位的温度上升来判断油脂供给时机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519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4103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可动部位的温度上升,不仅有时由于单纯的油脂不足而发生,还有时由于可动部位的异常磨损而发生。在可动部位发生了异常磨损的情况下,需要尽快地更换部件。因而,在检测出可动部位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判断为注射成型机为异常状态,能够准备进行油脂供给、部件更换等与异常状态对应的一些应对。

然而,注射成型机的可动部位的温度不仅由于油脂不足、异常磨损而上升,还有可能由于放置注射成型机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型参数的高负荷条件而上升。在该情况下,尽管不是异常状态,也有可能误判断为注射成型机为异常状态。因此,在注射成型机的领域中,期望能够准确地判别出可动部位的异常状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具有注射成型机和对所述注射成型机进行管理的管理部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所述管理部具备:多个物理量测定部,所述多个物理量测定部是针对所述注射成型机所具有的多个可动部位设置的;判别部,其基于由所述多个物理量测定部分别测定出的多个物理量数据,来计算比较关系,并判别所述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所述比较关系表示所述多个可动部位间的所述多个物理量数据的关系状态;以及警报部,其在由所述判别部判别为所述比较关系偏离了所述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发出警报。

本公开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具有多个注射成型机和对所述多个注射成型机进行集中管理的集中管理部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所述集中管理部具备:多个物理量测定部,所述多个物理量测定部是针对所述多个注射成型机各自具有的多个可动部位设置的;判别部,其基于由所述多个物理量测定部分别测定出的多个物理量数据,来判别所述多个注射成型机中是否存在异常;以及警报部,其用于发出警报,其中,所述判别部具有第一功能和第二功能,所述第一功能用于基于由所述多个物理量测定部分别测定出的所述多个物理量数据,来计算多个第一比较关系,并判别所述多个第一比较关系中是否存在偏离了预先决定的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第一比较关系,所述多个第一比较关系表示所述多个注射成型机中的每个注射成型机的所述可动部位间的所述多个物理量数据的关系状态,所述第二功能用于在所述第一功能中判别为存在偏离的第一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比较关系来计算多个第二比较关系,并判别所述多个第二比较关系中是否存在偏离了预先决定的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第二比较关系,所述多个第二比较关系表示所述多个注射成型机间的所述多个第一比较关系彼此的关系状态,在所述第二功能中判别为存在偏离的第二比较关系的情况下,所述警报部发出警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一个方式,能够准确地判别出注射成型机的可动部位处的异常状态。

根据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一个方式,能够准确地判别出多个注射成型机各自的可动部位处的异常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管理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的框图。

图5是更新部的框图。

图6a是示出图4所示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b是示出图4所示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注射成型机;2:模具部;3:合模机构部;4:注射机构部;100:管理部;101:物理量测定部;102:判别部;103:警报部;104:比较关系计算部;105:判定部;200:集中管理部;201:物理量测定部;202:判别部;203:警报部;204:比较关系计算部;205:综合判定部;206:第一判定部;207:第二判定部;208:更新部;208a:存储部;208b:统计值计算部;208c:基准比较关系计算部。

具体实施方式

[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

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的图。图2是示出管理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

如图1所示,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具备注射成型机1和对注射成型机1进行管理的管理部100。

注射成型机1具有:模具部2,其包括固定模具21和可动模具22;合模机构部3,其进行固定模具21与可动模具22的合模;以及注射机构部4,其向固定模具21与可动模具22之间的未图示的腔内注射成型材料。

合模机构部3为曲肘式的合模机构部。在该合模机构部3中,固定模板31与后模板32通过多个哥林柱(tiebar)34连结。在固定模板31与后模板32之间配置有可动模板33。可动模板33设置为能够沿着哥林柱34移动,相对于固定模板31前进和后退。在固定模板31安装有固定模具21。在可动模板33安装有可动模具22。在可动模板33设置有用于将成型品从可动模具22推出的脱模装置35。

在后模板32与可动模板33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可动模板33前进和后退的曲肘机构36。曲肘机构36包括十字头361、上十字头连杆362a、下十字头连杆362b、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以及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此外,曲肘机构36在合模机构部3中以左右(图1中的图纸垂直方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因此,曲肘机构36的各部位在合模机构部3中各设置有两个。

十字头361与滚珠丝杠365螺纹结合,该滚珠丝杠365以能够旋转且不能沿轴向(图1的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后模板32。在滚珠丝杠365安装有滑轮365a,经由被架设于合模用电动机366的输出轴的皮带366a来从合模用电动机366向滚珠丝杠365传递驱动力。十字头361通过滚珠丝杠365的旋转来沿着滚珠丝杠365的轴向前进和后退。

上十字头连杆362a的下端部通过轴安装(日语:軸着)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十字头361的上端部。下十字头连杆362b的上端部通过轴安装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十字头361的下端部。上十字头连杆362a的上端部通过轴安装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下十字头连杆362b的下端部通过轴安装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

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以及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以跨后模板32与可动模板33之间的方式配设。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的后端部与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的前端部经由中央导套367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的后端部与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的前端部经由中央导套367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的前端部和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的前端部分别经由前方导套368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可动模板33。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的后端部和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的后端部分别经由后方导套369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后模板32。

上十字头连杆362a的上端部通过轴安装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的位于中央导套367与后方导套369之间的位置。另外,下十字头连杆362b的下端部通过轴安装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的位于中央导套367与后方导套369之间的位置。

因而,当十字头361沿着滚珠丝杠365的轴向前进(向图1的右方向移动)时,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和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推压上十字头连杆362a和下十字头连杆362b,分别以后方导套369为中心向上方和下方转动。由此,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与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大致成为一条直线状,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与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大致成为一条直线状。其结果是,可动模板33朝向固定模板31前进,如图1所示那样模具部2被合模。

另一方面,当十字头361沿着滚珠丝杠365的轴向后退(向图1的左方向移动)时,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和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拉拽上十字头连杆362a和下十字头连杆362b,分别以后方导套369为中心向下方和上方转动。由此,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和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以中央导套367为中心向内侧弯折,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和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以中央导套367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其结果是,可动模板33以自固定模板31分离的方式后退,模具部2被开模。

在注射机构部4中,在台座41上的离合模机构部3近的一侧的端部载置有注射缸42。在注射缸42内插通有注射螺杆421。注射螺杆421通过注射螺杆旋转用电动机422来经由包括滑轮、皮带等的传动机构423进行旋转。在注射缸42安装有用于向注射缸42内供给成型材料的料斗424。

注射螺杆421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注射滚珠丝杠壳体部43。注射滚珠丝杠4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朝向与注射螺杆421相反的一侧突出地设置于注射滚珠丝杠壳体部43。注射滚珠丝杠431与设置于台座41上的离合模机构部3远的一侧的端部的螺母部44螺纹结合。注射滚珠丝杠431通过注射用电动机432来经由包括滑轮、皮带等的传动单元433进行旋转。由此,注射滚珠丝杠431使注射滚珠丝杠壳体部43沿着注射轴引导部434滑动移动。通过该注射滚珠丝杠壳体部43的滑动移动,注射螺杆421在注射缸42内朝向合模机构部3进行直线移动。此外,注射滚珠丝杠壳体部43的滑动移动的结构也可以是将相同结构的注射滚珠丝杠431并列配置而成的双轴式的结构。

在台座41的下侧配设有喷嘴接触机构45。喷嘴接触机构45通过使台座41相对于合模机构部3进行接触分离移动,来使注射缸42的喷嘴部425相对于固定模板31抵接或分离。

在这种注射成型机1中,例如,构成合模机构部3的曲肘机构36的各连杆是为了将模具部2打开和闭合而频繁地进行转动动作的可动部位。除此之外,注射机构部4的注射滚珠丝杠431与螺母部44的螺纹结合部位也是可动部位之一。包含这些可动部位的注射成型机1的各可动部位是期望监视油脂不足、异常磨损、变形、振动等异常状态的部位。

如图2所示,管理部100具有物理量测定部101、判别部102以及警报部103。图1中的管理部100以配置在注射成型机1附近的方式被示出,但是没有特别限制。管理部100也可以设置于对注射成型机1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

物理量测定部101在图1中没有示出,但是通过被安装于注射成型机1上的测定点,来对该测定点处的物理量进行测定。具体的物理量测定部101根据要测定的物理量而适当地决定。例如,在测定温度作为物理量的情况下,使用温度传感器。在测定变形量作为物理量的情况下,使用变形传感器。另外,在测定振动量作为物理量的情况下,使用振动传感器。

管理部100具有多个物理量测定部101。将注射成型机1所具有的上述的多个可动部位作为测定点,多个物理量测定部101是针对各可动部位分别安装的。物理量测定部101只要能够测定可动部位的物理量即可,既可以直接安装于可动部位,也可以安装于可动部位附近的部位。由各物理量测定部101测定出的物理量数据被输入到判别部102。

本实施方式的判别部102基于由多个物理量测定部101分别测定出的多个物理量数据,来判别多个可动部位间的物理量数据的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预先决定的关系状态。判别部102具有比较关系计算部104和判定部105。

比较关系计算部104根据从多个物理量测定部101输入的多个物理量数据,来计算表示各可动部位间的物理量数据的关系状态的比较关系。“比较关系”是指物理量数据彼此间的大小(高低)的关系。该物理量数据的比较关系表示作为物理量的测定对象的多个可动部位的状态(温度、变形、振动等)的平衡。例如,在多个可动部位均为正常状态时,在作为物理量的温度全部为同一温度的情况下,物理量数据的比较关系的状态为全部为同一温度的状态。比较关系并不是各可动部位的物理量数据的绝对值,而是表示平衡,因此例如即使由于因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型条件的变更引起的温度上升而使所有可动部位的温度上升,比较关系的状态也不会失衡。但是,当由于多个可动部位中的任一个可动部位处发生油脂不足、异常磨损等异常状态而使温度上升时,在物理量数据的比较关系中,只有发生了异常状态的可动部位的物理量数据上升,从而相对于同一温度的正常状态而言失衡。

这种物理量数据的比较关系例如能够如下面那样求出。在注射机构部4为将注射滚珠丝杠431并列配置而成的双轴式的结构的情况下,首先测定各个注射滚珠丝杠(在此,将一方的注射滚珠丝杠称为431a,将另一方的注射滚珠丝杠称为431b。)的油脂供给部的温度。在设备运转时一方的注射滚珠丝杠431a的温度为40℃、另一方的注射滚珠丝杠431b的温度为42℃的情况下,比较关系为“42-40=2”。所求出的比较关系的数据被输出到判定部105。

判定部105将从比较关系计算部104输入的比较关系的数据与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由比较关系计算部104求出的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基准比较关系。“基准比较关系”表示作为物理量的测定对象的多个可动部位处于正常状态时的各可动部位的物理量数据的理想的比较关系。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作为既定值被预先存储于判别部102b内。判定部105在将比较关系的数据与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进行比较的结果是判断为比较关系偏离了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将该意思的信号输出到警报部103。

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基准比较关系的判断例如能够通过判断比较关系与基准比较关系两者数据的差值是否收敛于规定阈值的范围内来进行。例如,在测定的物理量为温度的情况下,以所求出的比较关系与基准比较关系之差为“0”(温度相等的情况)为基准,来判断是否收敛于考虑到测定误差等的规定阈值例如“±5”(±5℃)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判断出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基准比较关系。

另外,判定部105在判断为所测定出的比较关系偏离了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能够基于由比较关系计算部104求出的比较关系的数据,来确定出多个可动部位中的状态失衡的异常可动部位。例如,在上述的比较关系的例子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温度较高一方的可动部位处发生了异常磨损等异常。另外,例如在对a、b、c三处的可动部位的测定点监视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测定点的比较关系的组合存在ab、bc、ca三种。在只有其中的bc的测定点的比较关系为正常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在与测定点a对应的可动部位处状态失衡、即存在异常。所确定出的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被输出到警报部103。

在由判别部102判别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警报部103向操作员告知注射成型机1为异常状态。另外,与此同时,能够将从判别部102输出的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也告知给操作员。作为具体的告知单元的例子,能够列举在液晶监视器等上的画面显示、声音显示。

接着,使用图3来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进行的具体的控制。图3是示出由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进行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注射成型机1运转的期间,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执行由多个物理量测定部101从多个可动部位获取多个物理量数据。当规定的控制周期到来时,管理部100从针对注射成型机1的多个可动部位分别设置的物理量测定部101分别获取物理量数据(步骤1)。

接着,在判别部102的比较关系计算部104中,根据获取到的多个物理量数据来计算比较关系。所计算出的比较关系的数据被输出到判定部105(步骤2)。判定部105将由比较关系计算部104计算出的比较关系的数据与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基准比较关系(步骤3)。

在判定部105中的比较的结果是判断为比较关系没有偏离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在步骤3中“否”的情况下)返回,当下一个控制周期到来时,重复进行从步骤1起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比较的结果是判断为比较关系偏离了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在步骤3中“是”的情况下),判定部105基于由比较关系计算部104计算出的比较关系的数据,来确定出多个可动部位中的状态失衡的异常可动部位(步骤4)。

在判定部105中确定出异常可动部位之后,判别部102将该异常可动部位与该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一起通过信号输出到警报部103。由此,警报部103发出表示在注射成型机1中产生了异常可动部位的警报,并将注射成型机1的异常与该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一起告知给操作员(步骤5)。

通过警报的发出,操作员能够确认注射成型机1的异常可动部位的状态。在由操作员判断为异常可动部位的状态为单纯的油脂不足的情况下,由操作员进行油脂供给。在警报发出之后处理返回,但是在由操作员判断为异常可动部位的状态不是单纯的油脂不足而是异常磨损等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操作员使注射成型机1的运转停止,来进行部件更换等。另外,管理部100也可以在发出警报的同时使注射成型机1的运转自动停止。

下面,示出注射成型机1中的可动部位的异常检测的具体例。

(具体例1)

·测定部:合模机构部3

·物理量测定部:温度传感器

·测定物理量:温度

·测定点(可动部位):曲肘机构36中的连杆连结部的油脂供给点

测定点a:左右的各个上十字头连杆362a及下十字头连杆362b合计四处

测定点b:上下左右的各个前方导套368合计四处

测定点c:上下左右的各个中央导套367合计四处

测定点d:上下左右的各个后方导套369合计四处

·正常时的测定点的比较关系的定义

测定点a的四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温度。

测定点b的四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温度。

测定点c的四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温度。

测定点d的四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温度。

在作为测定点的各连杆连结部正常地进行动作的期间,测定点a~测定点d分别保持同一温度这一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由于因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负荷成型引起的注射成型机1的温度上升,各连杆连结部的温度也上升。但是,该温度上升在各连杆连结部处是一致的,因此测定点a~测定点d分别为同一温度这一比较关系不变。因此,即使存在由外部环境、高负荷成型引起的温度变化,管理部100也不会判定为异常。

另一方面,在某一连杆连结部处温度上升变大的情况下,测定点a~测定点d的比较关系超过规定阈值,从而偏离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管理部100判别出发生了油脂供给错误、异常磨损等异常状态,并由警报部103将该意思与由判定部105确定出的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一起告知给操作员。

此外,也可以设为在理论上根据各测定点的负荷、速度、移动量等的差来计算测定点b、c、d间的比较关系。

(具体例2)

·测定部:双轴式的注射机构部4

·物理量测定部:温度传感器

·测定物理量:温度

·测定点(可动部位):双轴式的注射缸42中的各注射滚珠丝杠431与螺母部44的螺纹结合部位的油脂供给点

·正常时的测定点的比较关系的定义

在双轴式的注射缸42的情况下,两根注射滚珠丝杠431为相同的规格,各注射滚珠丝杠431的温度示出同一温度。

在作为测定点的各注射滚珠丝杠431与螺母部44的螺纹结合部位正常地进行动作的期间,各螺纹结合部位保持同一温度这一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由于因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负荷成型引起的注射成型机1的温度上升,各螺纹结合部位的温度也上升。但是,该温度上升在各螺纹结合部位处是一致的,因此螺纹结合部位之间为同一温度这一比较关系不变。因此,即使存在由外部环境、高负荷成型引起的温度变化,管理部100也不会判定为异常。

另一方面,在某一螺纹结合部位处温度上升变大的情况下,螺纹结合部位间的比较关系超过规定阈值,从而偏离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管理部100判别出发生了油脂供给错误、异常磨损等异常状态,并由警报部103将该意思与由判定部105确定出的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一起告知给操作员。

(具体例3)

·测定部:合模机构部3

·物理量测定部:变形传感器

·测定物理量:变形

·测定点(可动部位):曲肘机构36中的连杆中央部

测定点e:左右的各个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合计两处

测定点f:左右的各个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合计两处

测定点g:左右的各个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合计两处

测定点h:左右的各个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合计两处

·正常时的测定点的比较关系的定义

测定点e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变形量。

测定点f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变形量。

测定点g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变形量。

测定点h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变形量。

在作为测定点的各连杆中央部正常地进行动作的期间,各连杆中央部保持同一变形量这一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由于因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负荷成型引起的注射成型机1的温度上升,各连杆中央部的变形量也发生变化。但是,该变化在各连杆中央部处是一致的,因此各连杆中央部之间为同一变形量这一比较关系不变。因此,即使由于因外部环境、高负荷成型引起的温度变化而变形量发生变化,管理部100也不会判定为异常。

另一方面,在某一连杆中央部变形量变大的情况下,连杆中央部之间的比较关系超过规定阈值,从而偏离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管理部100判别出发生了油脂供给错误、异常磨损等异常状态,并由警报部103将该意思与由判定部105确定出的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一起告知给操作员。

此外,在将曲肘机构36的上部与下部(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与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与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进行了比较的情况下,重力方向上的力在上部与下部针对相同的连杆形状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也可以设定计算考虑到该情况的变形量的比较关系所得到的基准比较关系。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设为在理论上根据各测定点的负荷、速度、移动量等的差来计算测定点e、f、g、h间的比较关系。

(具体例4)

·测定部:合模机构部3

·物理量测定部:振动传感器

·测定物理量:振动

·测定点(可动部位):曲肘机构36中的连杆中央部

测定点e:左右的各个上前方曲肘连杆363a合计两处

测定点f:左右的各个下前方曲肘连杆363b合计两处

测定点g:左右的各个上后方曲肘连杆364a合计两处

测定点h:左右的各个下后方曲肘连杆364b合计两处

·正常时的测定点的比较关系的定义

测定点e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振动量。

测定点f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振动量。

测定点g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振动量。

测定点h的两处可动部位在正常时全部示出同一振动量。

在作为测定点的各连杆中央部正常地进行动作的期间,各连杆中央部保持同一振动量这一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根据注射成型机1的成型条件,各连杆中央部的振动量也发生变化。但是,该变化在各连杆中央部是一致的,因此各连杆中央部之间为同一振动量这一比较关系不变。因此,即使存在由成型条件的变更引起的振动量的变化,管理部100也不会判定为异常。

另一方面,在某一连杆中央部振动量变大的情况下,连杆中央部之间的比较关系超过规定阈值,从而偏离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在该情况下,管理部100判别出发生了油脂供给错误、异常磨损等异常状态,并由警报部103将该意思与由判定部105确定出的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一起告知给操作员。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判别注射成型机1的多个可动部位间的物理量数据的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因此能够不受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型条件的变更等影响,准确地判别出注射成型机1的可动部位处的异常状态。

[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

接着,参照图4来详细地说明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图4是示出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

在使用多台图1所示的注射成型机1进行成型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进行各注射成型机1的异常状态的判别。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具备多个注射成型机1a、1b、1c以及对多个注射成型机1a、1b、1c进行统一管理的一个集中管理部200。在此,注射成型机1a、1b、1c各自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注射成型机1的结构相同,因此它们的详细说明引用上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此外,本实施方式的3台注射成型机1a、1b、1c为进行相同的成型的同一类型的注射成型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射成型机1只要为多台即可,不限定于3台。

集中管理部200具有物理量测定部201、判别部202以及警报部203。图4所示的集中管理部200的配置也与上述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中的管理部100同样地没有特别限制。

物理量测定部201与上述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中的物理量测定部101相同,与注射成型机1a、1b、1c各自的多个可动部位对应地各设置有多个物理量测定部201。在图4中,用空心箭头示意性地表示由注射成型机1a、1b、1c各自的物理量测定部201测定出之后输入到判别部202的物理量数据。因而,从注射成型机1a、1b、1c向判别部202分别输入的物理量数据与上述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情况同样地,是由针对注射成型机1a、1b、1c分别设置的多个物理量测定部201测定出的多个物理量数据。

本实施方式的判别部202具有多个比较关系计算部204和一个综合判定部205。

比较关系计算部204以与3台注射成型机1a、1b、1c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设置。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具有与上述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中的比较关系计算部104相同的功能。即,根据从注射成型机1a、1b、1c各自的多个物理量测定部201输入的多个物理量数据,来计算表示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可动部位间的物理量数据的关系状态的比较关系(下面称为第一比较关系。)。“第一比较关系”与上述的“比较关系”相同,是物理量数据彼此间的大小(高低)的关系,表示作为物理量的测定对象的多个可动部位的状态(温度、变形、振动等)的平衡。

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将所求出的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分别输出到共同的综合判定部205。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除了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以外,还将从物理量测定部201输入的物理量数据本身也分别输出到综合判定部205。

综合判定部205基于从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输入的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及物理量数据,来综合地判别注射成型机1a、1b、1c是否存在异常。综合判定部205具有第一判定部206、第二判定部207以及更新部208。

第一判定部206具有如下功能:将从3个比较关系计算部204分别输入的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与第一判定部206中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下面称为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来针对每个注射成型机1a、1b、1c判断第一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第一基准比较关系”与上述的“基准比较关系”相同,表示作为物理量的测定对象的多个可动部位处于正常状态时的各可动部位的物理量数据的理想的关系状态。因而,该第一判定部206的基于第一功能的判断是与上述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的情况同样地针对每个注射成型机1a、1b、1c进行的。这种第一判定部206中的功能为判别部202的第一功能。

另外,第一判定部206具有如下功能:在针对每个注射成型机1a、1b、1c将第一比较关系与第一基准比较关系进行比较的结果是判断为第一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将多个注射成型机1a、1b、1c间的多个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彼此之间进行比较,来判断第一比较关系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失衡的比较关系。这种第一判定部206中的功能为判别部202的第二功能。

例如,在从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合模机构部3的中央导套367及前方导套368测定的作为物理量数据的温度以及根据该温度计算出的第一比较关系为下面的表1所示的温度及关系状态的情况下,当针对每个注射成型机1a、1b、1c进行观察时,第一比较关系均为相对于正常状态而言处于失衡的状态,偏离了与第一基准比较关系之间的比较关系的正常范围(2℃~8℃)。但是,当将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时可知,3台注射成型机1a、1b、1c示出大致相同的值,所有注射成型机1a、1b、1c的第一比较关系具有同样的平衡(第一比较关系没有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估计为不是注射成型机1a、1b、1c固有的状态变化,而是由例如室温变化、因使用注射成型机1a、1b、1c共同的温度调节介质的温度调节系统侧的故障等产生的变化而引起的。

[表1]

第一比较关系彼此是否失衡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来判断:求出表示多个注射成型机1a、1b、1c间的多个第一比较关系彼此的关系状态的比较关系(下面称为第二比较关系。),将该第二比较关系的数据与第一判定部206中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下面称为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进行比较。“第二比较关系”为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彼此间的大小(高低)的关系,表示第一比较关系的平衡。另外,“第二基准比较关系”表示注射成型机1a、1b、1c处于正常状态时的注射成型机1a、1b、1c间的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的理想的关系状态。因而,在第二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一比较关系彼此失衡(处于异常状态),在第二比较关系没有偏离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一比较关系彼此没有失衡(不是异常状态)。

在其结果是第二比较关系没有偏离第二基准比较关系从而第一比较关系彼此处于保持固定的平衡的关系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不是注射成型机1a、1b、1c自身的异常状态,能够不需要或简化由操作员进行的确认、油脂供给等作业。

在第一判定部206中,第二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判断也能够通过例如判断第二比较关系与第二基准比较关系两者数据的差值是否收敛于规定阈值的范围内来进行。即,以所求出的第二比较关系与第二基准比较关系之差为“0”(温度相等的情况)为基准,来判断是否收敛于考虑到测定误差等的规定阈值例如“±5”(±5℃)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判断出第二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第二基准比较关系。

第二判定部207具有如下功能:根据从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分别输入的物理量数据,来求出表示注射成型机1a、1b、1c中的相同的可动部位间的物理量数据的关系状态的比较关系(下面称为第三比较关系。),将该第三比较关系的数据与第二判定部207中预先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下面称为第三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第三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第三基准比较关系。“第三比较关系”为注射成型机1a、1b、1c中的相同的可动部位间的物理量数据彼此间的大小(高低)的关系,表示物理量数据的平衡。另外,“第三基准比较关系”表示注射成型机1a、1b、1c处于正常状态时的注射成型机1a、1b、1c中的相同的可动部位间的物理量数据彼此间的理想的关系状态。这种第二判定部207中的功能为判别部202的第三功能。

综合判定部205通过在该第二判定部207中将3台注射成型机1a、1b、1c间的第三比较关系与第三基准比较关系进行比较,来判别在通过由第一判定部206对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第一比较关系的监视无法检测出的特定的注射成型机的可动部位的异常状态。

例如,在从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合模机构部3的作为可动部位的中央导套367和前方导套368测定出的作为物理量数据的温度以及根据该温度计算出的第一比较关系为下面的表2所示的温度以及关系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判定部206中,针对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将第一比较关系与第一基准比较关系进行比较的结果均为收敛于正常范围(2℃~8℃),因此判别为正常。但是,当在注射成型机1a、1b、1c之间将中央导套367及前方导套368的温度进行比较时可知,注射成型机1a与注射成型机1c示出大致相等的值,但是只有注射成型机1b的温度变高,从而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注射成型机1b的中央导套367及前方导套368发生了异常磨损等某种异常。

[表2]

因而,在第二判定部207中针对注射成型机1a、1b、1c间的中央导套367、前方导套368分别计算例如中央导套彼此间的差值、前方导套彼此间的差值来作为第三比较关系,由此能够判别出注射成型机1b的中央导套367及前方导套368处于其温度比其它的注射成型机1a、1c的中央导套367及前方导套368的温度高的关系状态。

在第二判定部207中,第三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第三基准比较关系的判断也能够通过例如判断第三比较关系与第三基准比较关系两者数据的差值是否收敛于规定阈值的范围内来进行。即,以所求出的第三比较关系与第三基准比较关系之差为“0”(温度相等的情况)为基准,来判断是否收敛于考虑到测定误差等的规定阈值例如“±5”(±5℃)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判断出第三比较关系是否偏离了第三基准比较关系。

这种由第一判定部206和第二判定部207进行的判别处理能够在判别部202中按顺序进行或并行地进行。在由第一判定部206或第二判定部207判别出存在异常可动部位的情况下,具有该异常可动部位的注射成型机及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被输出到警报部203。

警报部203与上述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中的警报部103同样地,在由判别部202判别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将注射成型机1a、1b、1c的异常状态告知给操作员。另外,与此同时,能够将从判别部202输出的异常可动部位的信息也告知给操作员。

接着,对判别部202中的综合判定部205的更新部208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更新部208的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集中管理系统中的判别部202具备更新部208,从而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具有计算用于与比较关系进行比较的基准比较关系并将计算出的基准比较关系更新为新的基准比较关系的功能。该功能为判别部202的第四功能。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更新部208具有存储部208a、统计值计算部208b以及基准比较关系计算部208c。

存储部208a暂时保存从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向综合判定部205输入的物理量数据。由于物理量数据的获取是以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进行的,因此在更新部208的存储部208a中,针对相同的可动部位,在固定期间输入并保存多个物理量数据。

统计值计算部208b基于在固定期间输入并保存到存储部208a中的多个物理量数据,来计算物理量数据的统计值。统计值例如能够通过多个物理量数据的标准偏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来求出。

基准比较关系计算部208c基于由统计值计算部208b计算出的物理量数据的统计值,来计算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可动部位间的比较关系(下面称为更新用基准比较关系。)。由该基准比较关系计算部208c计算出的更新用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被用作在第一判定部206中与第一比较关系进行比较的新的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即,在基准比较关系计算部208c计算出更新用基准比较关系之后,更新部208将第一判定部206中预先决定的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更新为该更新用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此后,第一判定部206使用更新后的新的第一基准比较关系来与各比较关系进行比较。

由统计值计算部208b计算出的物理量数据的统计值是针对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相同的可动部位在固定期间输入的多个物理量数据的统计值,因此是还考虑到测定误差、设备的个体差异等得出的物理量数据。因此,通过将由基准比较关系计算部208c计算出的更新用基准比较关系用作新的基准比较关系,能够降低因测定误差、设备的个体差异等引起的异常状态的判别误差,从而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异常状态的判别。

接着,使用图6a、图6b来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进行的具体的用于异常判别的控制。图6a、图6b是示出图4所示的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此,按第一判定部206、第二判定部207的顺序进行处理。但是,也可以按第二判定部207、第一判定部206的顺序进行处理,还可以将第一判定部206的处理与第二判定部207的处理并行地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注射成型机1a、1b、1c运转的期间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执行从注射成型机1a、1b、1c获取多个物理量数据。当规定的控制周期到来时,集中管理部200从针对注射成型机1a、1b、1c各自的多个可动部位设置的物理量测定部201分别获取多个物理量数据,并输入到判别部202的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步骤11)。在该步骤11中获取到的多个物理量数据还被从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输入到综合判定部205。

接着,在判别部202的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中,根据获取到的各物理量数据来分别计算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第一比较关系(步骤12)。所计算出的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分别被输出到综合判定部205。

在综合判定部205中,第一判定部206将由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计算出的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与第一判定部206中预先决定的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第一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步骤13)。

在步骤13中的比较结果是判断为存在第一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在步骤13中“是”的情况下),接下来,第一判定部206基于由各比较关系计算部204计算出的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多个第一比较关系的数据,来计算作为第一比较关系彼此的比较关系的第二比较关系(步骤14)。

接着,第一判定部206将计算出的第二比较关系的数据与第一判定部206中预先决定的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步骤15)。

在此,在判断为不存在第二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在步骤15中“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另外,在判断为存在第二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二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在步骤15中“是”的情况下),第一判定部206基于第二比较关系的数据,来确定出注射成型机1a、1b、1c中的状态失衡的可动部位(下面称为异常可动部位x。)及具有该异常可动部位x的注射成型机(步骤16)。

在步骤16中确定出异常可动部位x及具有该异常可动部位x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判别部202将该异常可动部位x及注射成型机的信息通过信号输出到警报部203(步骤17)。由此,警报部203发出表示注射成型机1a、1b、1c中的某一个注射成型机产生了异常可动部位x的警报,并向操作员告知注射成型机1a、1b或1c的异常。

通过由警报部203发出警报,操作员能够确认注射成型机1a、1b或1c的异常可动部位x的状态。在由操作员判断为异常可动部位x的状态为单纯的油脂不足的情况下,由操作员进行油脂供给。

在步骤17中发出警报之后,处理返回,但是在由操作员判断为异常可动部位x不是油脂不足而是异常磨损等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操作员使注射成型机1a、1b或1c的运转停止,来进行部件更换等。另外,集中管理部200也可以在步骤17中发出警报的同时,使包括异常可动部位x的注射成型机1a、1b或1c的运转自动停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13中的比较结果是判断为不存在第一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一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在步骤13中“否”的情况下),接下来,第二判定部207基于各物理量数据,来计算针对注射成型机1a、1b、1c之间的相同的可动部位的第三比较关系(步骤18)。

接着,第二判定部207将计算出的第三比较关系的数据与第二判定部207中预先决定的第三基准比较关系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第三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三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步骤19)。

在此,在判断为不存在第三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三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在步骤19中“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另外,在判断为存在第三比较关系偏离了第三基准比较关系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在步骤19中“是”的情况下),第二判定部207基于第三比较关系的数据,来确定出注射成型机1a、1b、1c中的状态失衡的可动部位(下面称为异常可动部位y。)及具有该异常可动部位y的注射成型机(步骤20)。

在步骤20中确定出异常可动部位y及具有该异常可动部位y的注射成型机的情况下,判别部202将该异常可动部位y及注射成型机的信息通过信号输出到警报部203。然后,在步骤17中,警报部203基于来自判别部202的信号输出,来与上述同样地发出警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来集中管理多个注射成型机1a、1b、1c,因此针对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能够通过判别部202的第一功能,来不受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型条件的变更等影响地准确地判别出各个可动部位处的异常状态。

另外,在虽然根据注射成型机1a、1b、1c的物理量数据求出的比较关系(第一比较关系)相对于正常状态的比较关系而言为失衡的状态但全部的注射成型机1a、1b、1c的比较关系的数据分别同样失衡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判别部202的第二功能判断为不是注射成型机1a、1b、1c固有的状态变化,而是由室温变化、因温度调节系统侧的故障等产生的变化引起的(不是异常状态),从而能够省去操作员进行的确认、油脂供给等无用的作业。

并且,即使根据各个注射成型机1a、1b、1c的物理量数据求出的比较关系为正常状态,也能够通过将注射成型机1a、1b、1c之间的物理量数据彼此进行比较的判别部202的第三功能,来判别出特定的注射成型机的异常,从而能够进行更准确的判别。

在如以上说明的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和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各实施方式中,由物理量测定部101、201获得的物理量数据可以是温度数据、振动数据以及变形数据中的任一者,但是也可以设为测定温度数据、振动数据以及变形数据中的任意两者以上的不同种类的物理量数据,针对各物理量数据的每个种类来计算比较关系,并将该比较关系与针对各个比较关系决定的基准比较关系进行对比。

另外,在注射成型机的管理系统和注射成型机的集中管理系统的各实施方式中,物理量测定部101、201不限于是针对注射成型机1、1a、1b、1c中的模具部2、合模机构部3、注射机构部4中的一者的多个可动部位设置的。物理量测定部101、201也可以是针对模具部2、合模机构部3、注射机构部4中的任意的两者以上的多个可动部位设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