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16677发布日期:2020-09-15 19:04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注塑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方法,且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善偏胶现象的注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成型技术是将熔融态的材料注入模具的成型空间中,等待熔融态的材料降温凝固后,即可形成所需的产品。举例而言,若成型产品为中空管结构时,会在模具内放置抽芯滑块,则注入模具的熔融态材料将会包覆在抽芯滑块外,待熔融态材料降温凝固后再抽出抽芯滑块,即形成中空管结构。然而,抽芯滑块通常为细长型的结构,当熔融态材料注入模具时,可能因熔融态材料所带来的高温高压,而造成抽芯滑块的形变。因此,熔融态材料凝固后的成品容易产生偏胶现象,造成成品的管壁厚度不相等,使成品的结构强度存在缺陷。当抽芯滑块的形变程度过大时,甚至会在成品的表面上产生破孔,而成为不良品。

现有改善抽芯滑块形变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固定件,以将抽芯滑块限位在模具内,避免抽芯滑块在成型过程中,因高温高压而产生过大的形变,进而改善成品的偏胶现象。然而,采用固定件会增加制作过程中的步骤,对于熔融态材料的流动路径也会造成影响,以上不利于提升成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方法,可避免成型过程中的高温高压造成滑块过度形变,以达到改善成品的偏胶现象及提升成品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注塑成型方法,包括:提供成型模具,包括母模、公模、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可滑动地配置在公模与母模之间。朝第二滑块滑动第一滑块。将襄件套设在第一滑块靠近第二滑块的一端。朝母模移动公模以形成成型空间,襄件位于成型空间内。朝第一滑块滑动第二滑块,使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相互抵接。将熔融材料注入成型空间中,以使熔融材料与襄件成型为成品。朝远离成型空间的方向分别滑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以使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脱离成品。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注塑成型方法,在成型模具中配置可相向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于成型过程中,分别滑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使其先后进入成型空间,以相互抵接。同时,将襄件套设在第一滑块上,通过襄件所提供的支撑力,将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限位在成型空间中,且用以提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结构强度,当熔融材料注入成型空间时,可降低高温高压对于滑块的变形影响,进而改善熔融材料在凝固后,因滑块变形弯曲所产生的偏胶现象,由此提升成品的良率。此外,本发明利用襄件取代现有的固定件,可简化成品制作过程中的步骤,而利于减少金钱、时间成本的耗费且能提升成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成型模具的安装襄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成型模具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1d为图1c的成型模具的注入熔融材料的成型示意图;

图1e为图1d的另一方向的成型模具与熔融材料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成型模具;

110:母模;

120:公模;

130a:第一滑块;

130b:第二滑块;

131a、131b:止挡部;

132a、132b:成型部;

140:襄件;

200:熔融材料;

300:成品;

b:阻挡部;

r:凸柱;

h:凹孔;

p:通道;

fs:成型空间;

fp:流道;

rd:径向;

ad: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开模状态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成型模具的安装襄件的动作示意图。图1c为图1a的成型模具的合模状态示意图。图1d为图1c的成型模具的注入熔融材料的成型示意图。图1e为图1d的另一方向的成型模具与熔融材料的剖面示意图。

参考图1a至图1d,本实施例的成型模具100,适用于熔融材料200材料的塑形,其中熔融材料200例如采用是金属、塑料或其它熔融状态的材料。详细而言,将熔融材料注入成型模具100,再以外力施加在成型模具100上,藉此加压注入成型模具100的熔融材料200以完成塑形,待熔融材料200降温凝固后即成为具备中空结构的成品300(见图1e)。当成品300完成后,可进行脱模步骤取下成品300。

本发明的成型模具100,包括母模110,公模120,第一滑块130a、第二滑块130b以及襄件140。公模120配置在母模110上,以合模形成成型空间fs,详细而言,公模120具有流道fp,连通成型空间fs。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可滑动地配置在公模120与母模110之间,且分别位于成型空间fs的对向两侧。

襄件140套设在第一滑块130a上且位于成型空间fs中,襄件140抵靠公模120与母模110而适于提供第一滑块130a沿径向rd的支撑外力,于本实施例中,襄件140套设在左侧的第一滑块130a,在其它实施例中,襄件140也可套设在右侧的第二滑块130b上,本发明并未加以限制。进一步而言,襄件140为热塑性材料,在常温下为固体结构,于特定高温下,襄件140将受热融化。

在其它实施例中,襄件例如是多个,而分别套设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上,此利于提升沿径向的支撑外力,以进一步提升两滑块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适于沿着轴向ad相向滑动,而在成型空间fs中相互抵接切换合模状态(参考图1c)为或相互分离切换开模状态(参考图1a)。

于本实施例中,公模120与母模110构成两通道p,位于成型空间fs的两侧,其中各通道p的内径大于成型空间fs的内径。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皆具有止挡部131a、131b及成型部132a、132b。各个止挡部131a、131b配置在相应的各个通道p中,且各个止挡部131a、131b适于沿着各个通道p产生轴向ad的相对滑动,以带动各个成型部132a、132b于成型空间fs内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母模110与公模120共同形成两阻挡部b,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的两成型部132a、132b分别穿设于两阻挡部b。当两成型部132a、132b于成型空间fs中相互抵接时,两止挡部131a、131b分别抵靠对应的两阻挡部b,以切换为合模状态。当两成型部132a、132b于成型空间fs中相互分离时,两止挡部131a、131b分别远离对应的两阻挡部b,以切换为开模状态。

补充而言,在开模状态下,参考图1a,两成型部132a、132b相互分离且位于成型空间fs的对向两侧。在合模状态下,参考图1c,两成型部132a、132b相互抵接以将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连接为一体,则两成型部132a、132b放置在成型空间fs的中央处。

进一步而言,其中一成型部132b上具有凹孔h,另一成型部132a上具有凸柱r,凹孔h适于卡接凸柱r以接合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通过凸柱r与凹孔h的紧配效果,可避免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的两成型部132a、132b在成型空间fs内产生晃动。当凸柱r与凹孔h无法相互接合或是存在偏差时,即说明第一滑块130a或第二滑块130b已产生弯曲变形。参考图1a,于本实施例中,凹孔h成形在右侧成型部132b上,凸柱r成形在左侧成型部132a上。于其它实施例中,凹孔例如成形在左侧成型部上,凸柱例如成形在右侧成型部上,本发明未加以限制。

参考图1a至图1d,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注塑成型方法。参考图1a,成型模具100为开模状态,朝第二滑块130b且沿着轴向ad滑动第一滑块130a,使第一滑块130a的止挡部131a沿着通道p朝向对应的阻挡部b滑动,让成型部132a穿过对应的阻挡部b以进入成型空间fs,直到止挡部131a抵靠至对应的阻挡部b。将襄件140套设在第一滑块130a靠近第二滑块130b的一端,详细而言,襄件140套设在成型部132a的外壁面上,进一步而言,成型部132a上的凸柱r突出在襄件140外。

接着,朝母模110且沿着径向rd移动公模120,以使母模110与公模120形成成型空间fs,襄件140位于成型空间fs内且襄件140于成型空间fs中抵靠公模120与母模110。

接着,朝第一滑块130a且沿着轴向ad滑动第二滑块130b,使得第二滑块130b与第一滑块130a相互抵接。详细而言,使第二滑块130b的止挡部131b沿着通道p朝向对应的阻挡部b滑动,让成型部132b穿过对应的阻挡部b以进入成型空间fs,直到止挡部131b抵靠至对应的阻挡部b,此时右侧成型部132b上的凹孔h适于卡接左侧成型部132a突出在襄件140外的凸柱r,以相互抵接两成型部132a、132b,让位于成型空间fs中的两成型部132a、132b连成一体。

接着,将熔融材料200自公模120的流道fp注入成型空间fs中,使熔融材料200与襄件140成型为成品300。详细而言,熔融材料200于成型空间fs中包覆两成型部132a、132b,并连接襄件140。此时,熔融材料200沿着两成型部132a、132b充满于成型空间fs中,由于襄件140为热塑性材料,在熔融材料200注入成型空间fs中后,襄件140开始吸收熔融材料200的热量,使得熔融材料200与襄件140产生二次熔融。最后,熔融材料200与襄件140经融合降温后,凝固为成品300,接着朝远离成型空间fs的方向分别滑动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让第一滑块130a与第二滑块130b的两成型部132a、132b相互分离,进而脱离成品300(见图1e)。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注塑成型方法,在成型模具中配置可相向滑动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于成型过程中,分别滑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使其先后进入成型空间,以相互抵接。同时,将襄件套设在第一滑块上,通过襄件所提供的支撑力,将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限位在成型空间中,且用以提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结构强度,当熔融材料注入成型空间时,可降低高温高压对于滑块的变形影响,进而改善熔融材料在凝固后,因滑块变形弯曲所产生的偏胶现象,由此提升成品的良率。此外,本发明利用襄件取代现有的固定件,可简化成品制作过程中的步骤,而利于减少金钱、时间成本的耗费且能提升成品的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