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32504发布日期:2020-12-25 12:1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手套脱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



背景技术: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

目前在手套生产流水生产线中,脱模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脱模是将预脱模后的手套从手模中拉下,目前脱模最原始的方式是利用人工脱模,即利用人工拉扯手套使手套从手模中脱离,依靠人工计数,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但是由于生产环境较恶劣,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人的计数准确性。

另外也有自动脱模的方法,这类方法计数是根据陶瓷手模对应计数,在检测过程中,工人会剔除掉不合格的手套,那么对应的陶瓷手模上就没有手套,从而使计数并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脱模方法计数不准确而依靠人工则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包括清洗陶瓷手模;将陶瓷手模浸泡到pvc溶液中;将浸泡后的陶瓷手模烘干;将多个陶瓷手模按相等间距悬挂在流水线上;利用滚筒脱离手套;将成组的手套送到指定位置。

其中,所述清洗陶瓷手模的具体步骤是:将陶瓷手模放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浸泡;振动陶瓷手模,使脏污脱落。

其中,所述将陶瓷手模浸泡到pvc溶液中的具体步骤是:

向容器中倒入pvc溶液,通过支架将陶瓷手模悬挂到pvc溶液中静置,使pvc溶液附着到陶瓷手模的表面。

其中,所述将陶瓷手模烘干的具体步骤是:

从pvc溶液中取出陶瓷手模,将陶瓷手模等间距悬挂到耐热支架上,通过多个热源进行烘干,对陶瓷手模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检测;取出陶瓷手模翻边后再次烘干。

其中,所述通过多个热源进行烘干,对陶瓷手套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检测的具体步骤是:

在耐热支架上设置多个温度检测点获取测试温度,根据测试温度调整多个热源的加热功率使多个陶瓷手模受热均匀,并对加热时间进行计时,达到预设时间则停止加热。

其中,所述利用滚筒脱离手套的具体步骤是:

检测陶瓷手模是否到达预设位置;到达预设位置时,两个滚筒接触陶瓷手模;转动两个滚筒推动手套,基于摩擦作用将手套脱离;手套通过负压附着在立板上;检测立板的压力值,当压力高于初始值时表示有手套,并对手套进行计数。

其中,所述检测陶瓷手模是否到达预设位置的具体步骤是:

在滚筒前端设置监测点,检测陶瓷手模是否中断检测点,若中断检测点,则判断检测点是否恢复,若检测点恢复,则陶瓷手模到达预设位置。

其中,所述将成组的手套送到预设位置的具体步骤是:

转动立板将手套放到运输线上,检测计数是否能被基数整除,若能整除则移动一次运输线。

本发明的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陶瓷手模上可能附着有之前使用时残留下来的pvc颗粒,通过脱离前对陶瓷手模进行清洗并振动陶瓷手模,去除杂质;通过支架将陶瓷手模悬挂到pvc溶液中静置,使pvc附着到陶瓷手模的表面,用支架悬挂的方式确保陶瓷手模不会触碰到容器壁,使得pvc可以更加均匀,完整地覆盖陶瓷手模;从pvc溶液中取出陶瓷手模,将陶瓷手模等间距悬挂到耐热支架上,使得陶瓷手模在加热环境中分布均匀,从而吸收热量更加均匀,确保手套和陶瓷手模更加容易被分离,不会出现粘连难以脱离的情况,另外通过上下滚筒的转动基于摩擦作用脱离手套,使得手套不容易被弄坏,手套会逐渐从两个滚筒之间脱离出来,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手套通过负压附着在立板上,且通过负压检测的方式确认手套的有无,避免出现计数错误的情况,从而解决现有的脱模方法计数不准确而依靠人工则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对陶瓷手套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检测的步骤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利用滚筒脱离手套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包括:

s101、清洗陶瓷手模;

在使用陶瓷手模前,陶瓷手模上可能附着有之前使用时残留下来的pvc颗粒,还有灰尘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后期pvc溶液的附着,因此需要先进行清洗,pvc溶于碱性物质,因此选用以氢氧化钠为主的清洗溶液,清洗溶液可以用氢氧化钠、缓蚀剂、次氯酸钠稳定剂和羟基有机羧酸盐类离子螯合剂和水调配而成,将陶瓷手模放入清洗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振动陶瓷手模,可以采用由动力元件和偏心振子组成的震动器和支架连接以产生振动,比如cmz4气动振动器,使脏污留在清洗溶液中,从而使陶瓷手模表面更加容易附着pvc。

s102、将陶瓷手模浸泡到pvc溶液中;

向容器中倒入pvc溶液,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采用pvc制造的手套具有高耐热的特性,并且有极强的化学抗性,不会对人体皮肤有过敏的影响,通过支架将陶瓷手模悬挂到pvc溶液中静置,使pvc附着到陶瓷手模的表面,用支架悬挂的方式确保陶瓷手模不会触碰到容器壁,使得pvc可以更加均匀,完整地覆盖陶瓷手模。

s103、将浸泡后的陶瓷手模烘干;

从pvc溶液中取出陶瓷手模,将陶瓷手模等间距悬挂到耐热支架上,使得陶瓷手模在加热环境中分布均匀,从而吸收热量更加均匀;通过多个热源进行烘干,热源可以采用电加热装置或者燃气加热装置,对陶瓷手模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检测,多个热源进行烘干的好处是可以调整各个热源的功率使得不同位置的陶瓷手模受热更加均匀,请参阅图2,具体的方式是:

s201、在耐热支架上设置多个温度检测点获取测试温度,温度检测点上放置温度传感器,型号可以是ft-h40k。

s202、根据测试温度调整多个热源的加热功率。

若测试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则减少温度检测点附近热源的加热功率,

若测试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则增加温度检测点附近热源的加热功率;

s203、对加热时间进行计时,达到预设时间则停止加热;

s204、取出陶瓷手模翻边后再次烘干。

在pvc手套还未完全干燥时更加容易翻边,然后再次进行烘干有利于固定翻边的形状。

s104、将多个陶瓷手模按相等间距悬挂在流水线上;

在pvc手套干燥完成后就需要进行pvc手套和陶瓷手模的分离,将陶瓷手模按相等间距悬挂在流水线上,有利于自动化脱离。

s105、利用滚筒脱离手套;

请参阅图3,利用滚筒脱离手套的具体步骤是:

s301、检测陶瓷手模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在手套达到预设位置后,检测是否到达预设位置的方式是在滚筒前端设置监测点,检测点可以放置光电传感器,检测陶瓷手模是否中断检测点,若中断检测点,则判断检测点是否恢复,若检测点恢复,则陶瓷手模到达预设位置。

s302、到达预设位置时,两个滚筒接触陶瓷手模。

两个滚筒从陶瓷手模上下两侧靠近。

s303、转动两个滚筒推动手套,基于摩擦作用将手套脱离。

利用两个滚筒滚动推动手套,基于摩擦作用将手套脱离,手套会逐渐从两个滚筒之间脱离出来,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

s304手套通过负压附着在立板上;

手套通过负压附着在立板上,手套下方有立板,立板上有气孔与气泵连接可以产生负压,从而将下垂的手套吸附在立板上,保持张开状态。

s305、检测立板的压力值,当压力高于初始值时表示有手套,并对手套进行计数;检测立板的压力值,当压力增大时表示有手套,并对手套进行计数,有些陶瓷手模的手套可能因为缺陷而被去除,增加压力检测装置,以立板上有无手套为计数基准可以更加准确地计数。另外滚筒和立板可以平行于流水线设置多个,可以同时对多个陶瓷手模进行处理,从而加快处理效率。

s106、将成组的手套送到指定位置。

在生产中,通常手套的包装规格为25只/组,4组/盒,即100只/盒,因此在滚筒将手套完全脱离陶瓷手模后,需要对手套进行成组和包装,具体方式是转动立板依靠惯性和重力将手套放到运输线上,检测计数是否能被基数整除,这里的基数是25,若不能整除则继续叠放手套,直到能整除时则移动一次运输线,将成组的手套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一种聚氯乙烯手套自动脱模成组方法,通过脱离前对陶瓷手模进行清洗并振动陶瓷手模,去除杂质;通过支架将陶瓷手模悬挂到pvc溶液中静置,使pvc附着到陶瓷手模的表面,用支架悬挂的方式确保陶瓷手模不会触碰到容器壁,使得pvc可以完整地覆盖陶瓷手模;将陶瓷手模等间距悬挂到耐热支架上,使得陶瓷手模在加热环境中分布均匀,从而吸收热量更加均匀,确保手套和陶瓷手模更加容易被分离,不会出现粘连难以脱离的情况,另外通过上下滚筒的转动基于摩擦作用脱离手套,使得手套不容易被弄坏,手套会逐渐从两个滚筒之间脱离出来,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手套通过负压附着在立板上,且通过负压检测的方式确认手套的有无,避免出现计数错误的情况,从而解决现有的脱模方法计数不准确而依靠人工则费时费力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