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7712发布日期:2020-11-19 23:1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罩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口罩机。



背景技术:

罩杯口罩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的,为了阻止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不会给人体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杯型口罩采用无毒无味、无过敏、无刺激、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和玻璃纤维的聚丙烯为主要原料,人性化设计,高标准选材,具有高效过滤,防低毒,除异味,透气舒适,卫生,方便安全,美观的特点。

一般杯型口罩的制造是先以多层布料制成口罩本体;耳带选用透气性较佳的松紧织带或不含乳胶成分的橡筋带,适合各种脸型,带呼吸阀设计,减少热量积聚,适合高温、高湿、闷热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可调节鼻夹,使口罩与脸部的密闭性更好,粉尘不能轻易漏入,以移印的方式在口罩样板上印刷商标。

现有技术中,杯型口罩以口罩成形热熔机、移印机、呼吸阀冲孔机、呼吸阀焊接机、耳带焊接机、鼻梁线焊接机多台半自动设备方式制作,一个作业人员需要辅助相应的设备完成,耗费人力,并且工作效率低,不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为了应对此现象便设计出此新型自动杯型口罩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底、效率高的全自动口罩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口罩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部、鼻梁部、耳带部、口罩折叠部以及焊接部;

鼻梁部包括鼻梁条上料结构、鼻梁条推进结构、鼻梁条导向结构、鼻梁条刀口抬头结构以及鼻梁条超声波滑槽结构;

鼻梁条上料结构位于鼻梁部的上方,鼻梁条推进结构与鼻梁条上料结构连接且位于鼻梁条上料结构的下方,鼻梁条导向结构与鼻梁条推进结构对接,鼻梁条刀口抬头结构位于鼻梁条导向结构的下方,鼻梁条超声波滑槽结构位于鼻梁部的最底部;

耳带部包括耳带剪切结构、耳带连杆结构、耳带焊接结构、耳带焊口冷却结构、耳带放料结构以及耳带超声波维护结构;

耳带放料结构位于耳带部的顶部,耳带焊接结构位于耳带部的中部,耳带焊接结构安装在耳带连杆结构的底部,耳带连杆结构的底部位于耳带部的顶部且位于耳带放料结构的下方,耳带焊口冷却结构位于耳带焊接结构的一侧,耳带超声波维护结构安装在耳带部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鼻梁条推进结构包括装梁工作台、鼻梁条导向件、固定机构以及推动机构;

鼻梁条导向件设置在所述装梁工作台上,鼻梁条导向件具有用于放置鼻梁条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沿横向延伸,鼻梁条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装梁工作台之间具有供口罩主体上的置梁套套入所述鼻梁条导向件的套入间隙;

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装梁工作台上,固定机构包括下压驱动器以及与下压驱动器连接的压布件,下压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压布件下压以压住放置于装梁工作台上的口罩主体;

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装梁工作台上,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驱动器以及与推动驱动器连接的推动件,推动件伸入于所述导向通道中并且能够在推动驱动器的驱动下沿所述导向通道运动,以推动放置于所述导向通道中的鼻梁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鼻梁条导向件为管体或上侧开口的槽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压驱动器和推动驱动器均为伸缩气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装口罩鼻梁条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装梁工作台上并支撑鼻梁条导向件以形成所述套入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鼻梁条推进结构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驱动器以及与移动驱动器连接的移动件,移动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横向运动,移动件连接于下压驱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驱动器设置在装梁工作台的下方,移动件设置在装梁工作台的上方,装梁工作台上设有让位孔,移动驱动器通过所述让位孔与移动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还包括垫板,垫板连接于移动件贴靠于装梁工作台上,压布件位于所述鼻梁条导向件与垫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带连杆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段以及第二段,驱动电机与第一段的一端连接,第一段的另一端外侧设有连接单元,第二段的一端与连接单元固定连接,第二段的另一段与耳带焊接结构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带超声波维护结构包括用于安装耳带超声波的支架以及用于支架前后移动的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在耳带部底部的滑轨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滑块,滑块可沿滑轨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焊接部包括口罩封口焊头以及模具调节结构;模具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板组和第二调节板组,第一调节板组和第二调节板组镜像设置,第一调节板组包括第一矩形板和第一圆形板,第一圆形板叠加在第一矩形板的外表面,第一矩形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一纵向延伸的第一调节腰形孔,第一圆形板的边缘设有至少四个第一调节弧形孔,第一矩形板上还设有可嵌入第一调节弧形孔内的第一调节柱,第一矩形板和第一圆形板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矩形板内侧还设有一模具安装块;第二调节板组包括第二矩形板和第二圆形板,第二圆形板叠加在第二矩形板的外表面,第二矩形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一纵向延伸的第二调节腰形孔,第二圆形板的边缘设有至少四个第二调节弧形孔,第二矩形板上还设有可嵌入第二调节弧形孔内的第二调节柱,第二矩形板和第二圆形板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口罩封口焊头设置在第二矩形板内侧且可与模具安装块对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取代了传统手工的方式,实现了一人可管理数台设备,大大减少了人力耗费,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以此即可以提高效率、又有利于使产品品质更稳定。同时,焊机过程中无需使用针线及胶水,有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

图3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

图4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3。

图5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4。

图6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5。

图7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6。

图8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7。

图9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8。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9。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0。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1。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2。

图14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3。

图15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4。

图16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5。

图17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6。

图18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7。

图19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8。

图20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19。

图21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0。

图22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1。

图23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2。

图24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3。

图25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4。

图26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5。

图27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6。

图28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7。

图29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口罩机的局部示意图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全自动口罩机,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部1、鼻梁部2、耳带部3、口罩折叠部4以及焊接部5;鼻梁部2包括鼻梁条上料结构、鼻梁条推进结构、鼻梁条导向结构、鼻梁条刀口抬头结构以及鼻梁条超声波滑槽结构;鼻梁条上料结构位于鼻梁部2的上方,鼻梁条推进结构与鼻梁条上料结构连接且位于鼻梁条上料结构的下方,鼻梁条导向结构与鼻梁条推进结构对接,鼻梁条刀口抬头结构位于鼻梁条导向结构的下方,鼻梁条超声波滑槽结构位于鼻梁部2的最底部;耳带部3包括耳带剪切结构、耳带连杆结构、耳带焊接结构、耳带焊口冷却结构、耳带放料结构以及耳带超声波维护结构;耳带放料结构位于耳带部3的顶部,耳带焊接结构位于耳带部3的中部,耳带焊接结构安装在耳带连杆结构的底部,耳带连杆结构的底部位于耳带部3的顶部且位于耳带放料结构的下方,耳带焊口冷却结构位于耳带焊接结构的一侧,耳带超声波维护结构安装在耳带部3的底部。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装口罩鼻梁条装置500包括装梁工作台510、鼻梁条导向件520、固定机构以及推动机构;其中,鼻梁条导向件520设置在装梁工作台510上。鼻梁条导向件520具有用于放置鼻梁条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鼻梁条导向件520的一端与装梁工作台510之间具有的套入间隙511,套入间隙511用于供口罩主体5000上的置梁套套入鼻梁条导向件520。

固定机构设置在装梁工作台510上。固定机构包括下压驱动器531以及与下压驱动器531连接的压布件532,下压驱动器531能够驱动压布件532下压以压住放置于装梁工作台510上的口罩主体。

推动机构设置在装梁工作台510上。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驱动器541以及与推动驱动器541连接的推动件542,推动件542伸入于导向通道中并且能够在推动驱动器541的驱动下沿导向通道运动,以推动放置于导向通道中的鼻梁条6000。

加装口罩鼻梁条装置500工作时,将口罩主体5000上的置梁套套入鼻梁条导向件520的一端,下压驱动器531驱动压布件532下压以压住放置于装梁工作台510上的口罩主体,使口罩主体位置固定,推动驱动器541驱动推动件542沿导向通道运动,以推动导向通道中的鼻梁条6000进入置梁套中。压布件532上升,取下口罩即可。相比人工加装鼻梁条,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鼻梁条导向件520为管体。推动件542为杆状,伸入鼻梁条导向件520的一端开口,将鼻梁条从另一端开口推出。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鼻梁条导向件520为上侧开口的槽体。同样地,推动件542为杆状,伸入鼻梁条导向件520的一端开口,将鼻梁条6000从另一端开口推出。进一步地,槽体的上侧开口处设计成圆角,避免划破置梁套。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下压驱动器531为伸缩气缸,推动驱动器541为伸缩气缸。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加装口罩鼻梁条装置500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装梁工作台510上并支撑鼻梁条导向件520以形成套入间隙511。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套入间隙511的高度为1mm~2mm。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套入间隙511的高度为1.2mm、1.5mm、1.7mm、1.9mm。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加装口罩鼻梁条装置500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驱动器551以及与移动驱动器551连接的移动件552,移动驱动器551能够驱动移动件552沿第一方向运动,移动件552连接于下压驱动器531。如此,操作人员只需将口罩主体放置在装梁工作台510的设计位置,下压驱动器531驱动压布件532向下压住放置于装梁工作台510上的口罩主体,移动驱动器551驱动移动件552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口罩主体朝向鼻梁条导向件520移动,从而使置梁套套入鼻梁条导向件520的端部,加装鼻梁条之后,移动驱动器551驱动移动件552反向运动使口罩主体远离鼻梁条导向件520,压布件532上升,取下口罩即可,无需人工进行套入、取下等动作,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移动驱动器551设置在装梁工作台510的下方,移动件552设置在装梁工作台510的上方,装梁工作台510上设有让位孔512,移动驱动器551通过让位孔512与移动件552连接。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移动驱动器551为伸缩气缸。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移动机构还包括垫板553,垫板553连接于移动件552贴靠于装梁工作台510上,压布件532位于鼻梁条导向件520与垫板553之间。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口罩生产设备10,包括口罩主体生产装置以及上述任一示例的加装口罩鼻梁条装置。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主体生产装置包括包边工作台110、料卷架120、包边拉筒130以及车缝机构140。

其中,包边工作台110上具有过布区。

料卷架120上设置有多个料卷轴150以及多个张力轴160。多个料卷轴150用于放置布带卷,多个张力轴160用于供多个料卷轴150上的布带卷引导至过布区上,形成叠放布带。

包边拉筒130设置在包边工作台110上并靠近过布区,包边拉筒130用于将捆条折叠并包住叠放布带的侧边,形成包边布带。图5示出了叠放布带两侧由捆条包边形成包边布带4000的状态。

车缝机构140设置在包边工作台110上,车缝机构140用于对包边布带的侧边进行缝合,即将包边的捆条和叠放布带进行缝合,形成缝合布带。如图3所示,车缝机构140的车缝机头靠近包边拉筒130,在包边拉筒130处进行车缝。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包边拉筒130有两个,两个包边拉筒130分别设置在过布区的相对两侧,以用于将捆条折叠并包住叠放布带的两侧侧边。在本示例中,车缝机构140也有两个,两个车缝机构140分别用于对包边布带的两侧侧边进行缝合。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两个包边拉筒130在布带在过布区移动的方向上错开,相应地,两个车缝机构140在该方向上错开。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布边检测器170、吹风嘴(图未示)以及控制器(图未示)。布边检测器170和吹风嘴靠近压布轴162设置。布边检测器170和吹风嘴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布边检测器170用于检测是否有布带的布边超出过布区,吹风嘴用于朝向过布区内吹风。当布边检测器170检测到有布带的布边超出过布区时,控制器控制吹风嘴吹风。

本示例特别针对针织布收缩性较大导致容易偏位的问题,设置布边检测器170和吹风嘴,在针织布偏位时,通过吹风将其纠正,避免产品质量问题。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布边检测器170为光电感应器。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张力轴160包括单用轴161和压布轴162,单用轴161有多个,各单用轴161用于改变一个布带的运行方向,压布轴162靠近于过布区的台面设置并与台面之间设有过布间隙,过布间隙用于汇集多个布带于过布区的台面上。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料卷轴150包括针织布卷轴、无纺布卷轴和梭织布卷轴,无纺布卷轴设置在针织布卷轴和梭织布卷轴之间。针织布卷轴用于放置针织布卷1000,无纺布卷轴用于放置无纺布卷2000,梭织布卷轴用于放置梭织布卷3000。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无纺布卷轴和梭织布卷轴均有两个,两个无纺布卷轴并排设置,两个梭织布卷轴并排设置。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两个梭织布卷轴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两个梭织布卷轴的设置高度与压布轴162的高度大致相同。两个无纺布卷轴和一个针织布卷轴均位于压布轴162的上方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料卷检测器(图未示)以及警示器(图未示),料卷检测器和警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料卷检测器用于检测料卷轴150上放置的布带卷余料是否过少,当料卷检测器检测到布带卷余料过少时,控制器控制警示器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可将该料卷轴150上的布带卷剩余的布顺开撕出布尾一端,与另一个料卷轴150上的新布带卷的布头用双面胶的拼接,顺开的布可以供机器继续车缝,因此可以减少停机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捆条送料机构(图未示),捆条送料机构用于将捆条输送至包边拉筒130。

捆条送料机构设置在包边工作台110上且靠近包边拉筒130。捆条送料机构包括捆条架、第一送布轮、第二送布轮以及第一转动驱动器,捆条架用于设置捆条料卷,第一送布轮和第二送布轮相对设置并且轮面抵接,第一转动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送布轮与第二送布轮相向转动。第一送布轮与第二送布轮相向转动,使得抵接的轮面之间的捆条受摩擦力而被输送。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输送机构(图未示),输送机构设置在包边工作台110上,输送机构用于带动缝合布带通过过布区。通过输送机构的带动,使得料卷轴150上的布带卷转动输出布带,无需依靠人力进行牵引,可实现机器自动运行。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输送机构为差动送布牙。差动送布牙可设置于车缝机构140上,车缝机构140边车缝边送布。

在另一个示例中,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送布轮、第四送布轮以及第二转动驱动器,第三送布轮和第四送布轮相对设置并且轮面抵接,第二转动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三送布轮与第四送布轮相向转动。在该实例中,在缝合布带的输送方向上,切带机构400位于车缝机构140的下游,依靠摩擦作用,带动布带运动。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折褶机构200和压机300,在缝合布带的输送方向上,折褶机构200位于车缝机构140的下游,压机300位于折褶机构200的下游。缝合布带通过折褶机构200进行折褶,再通过压机300定型。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切带机构400,切带机构400设置在包边工作台110上,在缝合布带的输送方向上,切带机构400位于折褶机构200的下游,切带机构400用于将缝合布带分切成段。切带机构400可使用热刀将缝合布带切断。

如图3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口罩包边缝挂耳绳装置600。

口罩包边缝挂耳绳装置600包括缝绳工作台610、傍位机构、铲折组件以及缝合机构650。

其中,缝绳工作台610设有口罩主体放置槽611。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供待加工的口罩主体7000放置进行包边以及缝制挂耳绳8000。口罩主体7000放置于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中时,口罩主体7000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即待封止口以及缝挂耳绳的两侧)伸出于槽外,该两侧分别形成一定宽度的止口。

傍位机构设置在缝绳工作台610上。傍位机构包括傍位驱动器以及与傍位驱动器连接的傍位板621。傍位驱动器能够驱动傍位板621压入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中,从而压住放置于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中的口罩主体。

傍位板621压入口罩主体放置槽611时,傍位板62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靠近口罩主体放置槽61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内壁,露出口罩主体的两侧止口。铲折组件包括第一铲折机构以及第二铲折机构,第一铲折机构以及第二铲折机构设置在缝绳工作台610上,并且位于口罩主体放置槽61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第一铲折机构包括第一铲折驱动器631以及与第一铲折驱动器631连接的第一铲折板632,第一铲折驱动器631能够驱动第一铲折板632沿第二方向朝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伸出。第一铲折板632上设置有第一挂耳绳固定件641,工作时,将挂耳绳8000的两端放置于相应一侧止口上,挂耳绳8000其余部分放置于第一铲折板632上,并且通过第一铲折板632上的第一挂耳绳固定件641将挂耳绳8000进行固定。第一铲折板632沿第二方向朝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伸出时,第一铲折板632将露出的止口以及该止口上的挂耳绳端部折叠到傍位板621上。

第二铲折机构包括第二铲折驱动器633以及与第二铲折驱动器633连接的第二铲折板634,第二铲折驱动器633能够驱动第二铲折板634沿第二方向朝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伸出,第二铲折板634上设置有第二挂耳绳固定件642。同样地,第二铲折板634沿第二方向朝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伸出时,第二铲折板634将露出的止口以及该止口上的挂耳绳端部折叠到傍位板621上。

将口罩主体的两侧止口折叠之后,傍位板621从口罩主体上抽出,后续可供缝纫设备将止口进行缝合,同时由于挂耳绳的端部折叠于止口中,因此在缝合止口的同时可以将两侧挂耳绳缝合于口罩主体上。

缝合机构设置在缝绳工作台610上,缝合机构用于对止口位置进行车缝。更具体地,缝合机构能够沿第三方向进行车缝。在本发明中,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是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挂耳绳固定件641和/或第二挂耳绳固定件642为弹簧夹。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挂耳绳固定件641和第二挂耳绳固定件642均为弹簧夹。第一铲折板632上设置有两个在第三方向上排列的第一挂耳绳固定件641,第二铲折板634上设置有两个在第三方向上排列的第二挂耳绳固定件642。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铲折驱动器631和第二铲折驱动器633均为伸缩气缸。

可以理解地,口罩主体放置槽611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待加工的口罩主体进行设计。例如,待加工的口罩主体的形状为长方形,口罩主体放置槽611也为长方形,口罩主体放置槽611的长度比待加工的口罩主体的长度稍短,口罩主体放置槽611的宽度与待加工的口罩主体的宽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主体放置槽611的深度为2mm~2.5mm,后续傍位板621可以顺利从口罩主体上抽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口罩主体放置槽611的深度为2.1mm、2.2mm、2.3mm、2.4mm。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傍位驱动器包括第三方向驱动部件622和竖向驱动部件623,竖向驱动部件623连接于傍位板621以用于驱动傍位板621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三方向驱动部件622连接于竖向驱动部件623以用于驱动竖向驱动部件623沿第二方向运动。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傍位机构还包括滑轨624和导向件625,滑轨624沿第三方向延伸,滑轨624与导向件625滑动配合,导向件625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三方向驱动部件622和竖向驱动部件623。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滑轨62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导向件625为一立板,导向件625设置在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上。在第二方向上,第三方向驱动部件622和竖向驱动部件623均位于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之间。

在图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三方向驱动部件622和竖向驱动部件623均为伸缩气缸。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口罩生产设备10还包括封边机构700,封边机构700设置在加装鼻梁条装置500和包边缝挂耳绳装置600之间,封边机构700包括及骨车,用于对装梁口罩主体进行封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带连杆结构包括驱动电机3111、第一段3112以及第二段3113,驱动电机3111与第一段3112的一端连接,第一段3112的另一端外侧设有连接单元3114,第二段3113的一端与连接单元3114固定连接,第二段3113的另一段与耳带焊接结构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带超声波维护结构包括用于安装耳带超声波的支架3211以及用于支架3211前后移动的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在耳带部底部的滑轨3212以及安装在支架3213上的滑块,滑块3213可沿滑轨3212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焊接部包括口罩封口焊头以及模具调节结构;模具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板组和第二调节板组,第一调节板组和第二调节板组镜像设置,第一调节板组包括第一矩形板4111和第一圆形板4112,第一圆形板4112叠加在第一矩形板4111的外表面,第一矩形板411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一纵向延伸的第一调节腰形孔,第一圆形板4112的边缘设有至少四个第一调节弧形孔,第一矩形板上还设有可嵌入第一调节弧形孔内的第一调节柱,第一矩形板4111和第一圆形板4112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矩形板4111内侧还设有一模具安装块;第二调节板组包括第二矩形板4211和第二圆形板4212,第二圆形板4212叠加在第二矩形板4211的外表面,第二矩形板421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一纵向延伸的第二调节腰形孔,第二圆形板4212的边缘设有至少四个第二调节弧形孔,第二矩形板4211上还设有可嵌入第二调节弧形孔内的第二调节柱,第二矩形板4211和第二圆形板4212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口罩封口焊头设置在第二矩形板内侧且可与模具安装块对接。

如图8至图25所示,其中,第一推动机构8包括连接轴500、气缸600、导杆700、直线轴承800和连接固定板900,气缸600和导杆700分别设于连接固定板900的底部,连接轴500和直线轴承800设于连接固定板900上,连接轴500穿过连接固定板900连接于所述气缸600,第一推动机构8上还设有闭夹治具300,闭夹治具300经直线轴承800设于连接固定板900上,将半成品口罩202放在料盘200上,光钎感应器203感应检测到口罩202后使气缸600向上工作,推动闭夹治具300,口罩夹201被闭夹治具300推动闭合固定口罩202,气缸600、闭夹治具300回位,以此循环动作。

第二推动机构18包括连接轴500、气缸600、导杆700、直线轴承800和连接固定板900,气缸600和导杆700分别设于连接固定板900的底部,连接轴500和直线轴承800设于连接固定板900上,连接轴500穿过连接固定板900连接于所述气缸600,第二推动机构18上还设有开夹治具400,闭夹治具300和开夹治具400分别经直线轴承800设于连接固定板900上,当半成品口罩202被输送装置17输送至成品抓取装置14位置时,光钎感应器203感应检测到口罩202后使气缸600向上工作,推动开夹治具400,口罩夹201被开夹治具400推动打开松开口罩,气缸600、开夹治具400回位,以此循环动作。

焊阀超声波模具机构19包括超声波模具191、固定板192、超声波移动固定板193、熔接气缸195和超声波换能器196,超声波模具191并设于并穿过固定板192连接于超声波换能器196,超声波换能器196设于超声波移动固定板193上,固定板192与超声波移动固定板193之间还设有导杆194,熔接气缸195设于超声波移动固定板193的底部,超声波移动固定板193的一侧还固定设有风机197。当口罩202本体被输送到此装置上方后,熔接气缸195推动使超声波移动固定板193在导杆194上滑动,超声波模具191与超声波移动固定板193相连接,一起向上移动,使超声波模具191顶面与呼吸阀抓取与熔接装置13吸取呼吸阀后底面相对压合,超声波换能器196使超声波模具191发波震动将呼吸阀熔接在口罩202本体上。风机197使超声波吹风散热,延长使用寿命。

鼻线放料装置1包括安装板1006、放料电机1001、放料主动轮1002、放料从动轮1003、放料盘1004、张力浮动杆1005和固定设于安装板1006上的鼻线张力传感器1008,放料盘1004通过放料杆1007设于安装板1006上,张力浮动杆1005固定设于安装板1006上并位于放料盘1004的一侧,放料电机1001、放料主动轮1002和放料从动轮1003分别设于安装板1006的底部,放料电机1001连接于放料主动轮1002,放料杆1007的一端穿过安装板1006与放料从动轮1003连接,放料主动轮1002通过皮带连接于放料从动轮1003。鼻线料卷放置在放料盘1004上,放料电机1001带动放料盘1004旋转送料,鼻线经过张力浮动杆1005,每当鼻线拉紧时张力浮动杆1005便会被动离开鼻线张力传感器1008,当鼻线离开鼻线张力传感器1008时放料电机1001会随之启动带动放料盘1004送料;鼻线被输送到达一定位置时,鼻线松弛,张力浮动杆1005回到原始位置,鼻线张力传感器1008检测到后放料电机1001停止送料,以此循环动作。

鼻线输放剪切装置2包括鼻线导向轮21、鼻线校平轮组22、废料收集轨道23、废料收集盘24、鼻线主动输送轮组25、鼻线切刀组合26、鼻线取放气缸27、鼻线上下气缸28、鼻线平移组合29、步进电机210和调节手轮211,步进电机210连接于鼻线主动输送轮组25,废料收集轨道23的一端设于鼻线切刀组合26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废料收集盘24。曲折的鼻线经过鼻线导向轮21进入鼻线校平轮组22进行校平压正。鼻线主动输送轮组25将校平压正后的鼻线向前输送至鼻线切刀组合26,鼻线切刀组合26将输送进来后的鼻线切断成形,切断后留下的鼻线废渣经过废料收集轨道23进入废料收集盘24储存;鼻线切断之前由鼻线取放气缸27夹住固定,被切断后的成品鼻线条被鼻线取放气缸27夹住,再由鼻线平移组合29向鼻线热熔装置3移动输送,到达位置后鼻线上下气缸28下降,鼻线取放气缸27松开鼻线条掉落至鼻线热熔装置3上进行熔接,熔接后回到原位,以此循环动作。

所述鼻线热熔装置3包括分别固定设于热熔机构安装座32上的鼻线输送气缸31、导热板35和加热板36,所述热熔机构安装座32上还是导轨34、所述导热板35连接于所述加热板36,所述加热板36下方设有滑块33,所述导热板35和加热板36经滑块33活动设于导轨34上,所述鼻线输送气缸31连接于所述滑块33。加热板持续加热并且导热至鼻线放置导热板上使其发热,鼻线被输送至加热后的鼻线放置导热板上,由鼻线输送气缸向前推动鼻线放置导热板,鼻线放置导热板移动后贴合与口罩贴合,受温度影响鼻线条熔接在口罩上,鼻线输送气缸退回原位,以此循环动作。

鼻线加固装置4包括加固气缸41、加固安装座42和加固版45,所述加固安装座42设有第二导轨44,所述加固版45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43,所述加固版45经第二滑块43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44上,所述加固气缸41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43。

印刷装置5包括移印连杆51、移印气缸52、移印堵头53、移印油钟54、油钟往复气缸55、移印连杆轨道56和移印连杆气缸57,所述移印连杆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印连杆气缸5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印气缸52,所述移印连杆轨道56分别设于所述移印连杆51的两侧,所述移印油钟54连接于所述油钟往复气缸55。

耳带长度调节剪切装置6包括拉耳带机构固定板64,分别固定设于拉耳带机构固定板64上的卡耳带机构61、拉耳带导轨62、夹耳带气缸63、拉耳带电机65、耳带长度侦测件66、耳带长度传感器67、剪刀组合68、剪刀开闭气缸69和剪刀进退气缸610。

耳带抓取装置7包括耳带升降气缸71、耳带旋转侦测传感器72、耳带升降滑动机构73、耳带防缠绕气缸75和耳带防缠绕导轴76,所述耳带升降气缸71连接于所述耳带升降滑动机构73,所述耳带防缠绕气缸75连接于所述耳带防缠绕导轴76,所述耳带防缠绕气缸75的两侧分别设有耳带旋转电机78,所述耳带旋转电机78分别连接于所述耳带取放开闭气缸77,所述所述耳带取放开闭气缸77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耳带取放夹74。

耳带输送装置9包括耳带输送安装板910,耳带导向板92,所述耳带输送安装板910的一侧板上固定设有耳带输送电机91,另一侧板上设有耳带浮动被动轮93、耳带张力传感器94、耳带输送主动轮96、耳带导向轮97和导柱固定板99,所述导柱固定板99位于耳带输送主动轮96的下方,所述导柱固定板99之间设有导柱98,所述导柱98上设有耳带张力浮动轮95。

耳带熔接装置10包括换能器安装板103,分别固定设于换能器安装板103上的超声波升降滑动机构101、超声波换能器102和超声波升降电机105,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02穿过所述换能器安装板103连接于超声波焊头104。

冲孔装置11包括冲孔安装板116,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12和导向杆115,冲孔安装板116上设有超声波升降滑杆111和升降气缸114,所述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12的一端穿过所述冲孔安装板116连接于所述升降气缸114,另一端连接于超声波熔接模具113。

呼吸阀定位装置12包括呼吸阀安装板128,固定设于呼吸阀安装板128上的呼吸阀定位气缸121和呼吸阀移动机构123,所述呼吸阀定位气缸121上设有呼吸阀挡料气缸127,设于呼吸阀移动机构123上的呼吸阀旋转气缸124,设于呼吸阀旋转气缸124上的呼吸阀取料气缸122,与呼吸阀取料气缸122连接的呼吸阀阻挡气缸125,设于呼吸阀阻挡气缸125上方的呼吸阀校正气缸126。

呼吸阀抓取与熔接装置13包括呼吸阀缓冲定位机构131、呼吸阀升降滑动机构132、呼吸阀移动导轨135、呼吸阀抓取与熔接底板137、呼吸阀移动气缸136和呼吸阀升降气缸138、呼吸阀移动气缸136设于所述呼吸阀抓取与熔接底板137的一侧,所述呼吸阀升降气缸138设于所述呼吸阀抓取与熔接底板137上,所述呼吸阀抓取与熔接底板137上还设有,呼吸阀升降滑动机构132经所述呼吸阀移动导轨135设于所述呼吸阀抓取与熔接底板137的底部,呼吸阀升降滑动机构132上设有呼吸阀熔接上磨134,所述呼吸阀熔接上磨134上设有吸盘浮动组合133。

成品抓取装置14包括吸取机构立座141、成品吸取盘142、成品上下导轨143、移动气缸加强座144、左右移动气缸145、左右滑动导轨146、成品上下气缸147和成品上下滑轨机构148,所述成品上下导轨143连接于所述左右滑动导轨146,所述成品吸取盘142经成品上下滑轨机构148连接于所述成品上下气缸147,所述左右移动气缸145一端连接于左右滑动导轨14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气缸加强座144。

成品输出装置15包括输送主动辊154和输送被动辊156,所述输送主动辊154和输送被动辊156的两侧分别设有输送侧板152,所述输送侧板152上分别设有输送平面铺板155,输送被动辊156的一端设有成品挡板151,所述输送侧板152设有与所述输送主动辊154连接的输送主动电机153。

操作使用时,通过第一拉料机构2上的球形手轮108经提起杆102将上辊轮103向上提起,使上辊轮103与下辊轮104之间的间隙扩大,再将三层布料中的活性炭材料层设于上辊轮103与下辊轮104之间,再通过球形手轮108经提起杆102将上辊轮103与下辊轮104闭合,再继续进入插片切刀机构3的切刀轮36和垫刀轮37之间,通过第二调节手轮31对移动板39施加压力,从而带动切刀轮36向垫刀轮37方向切割,将活性炭材料切出成形,并会留些缺口与废料相连保持继续向前输送,输送至插片熔接机构4位置停止,插片熔接装置4上的气缸45通过导柱直线轴承44连动齿块安装板43底部的熔接齿块46下压至活性炭材料上与超声波模具47发波将活性炭布熔接在底层布料上,再通过第二拉料机构5上的上辊轮103和下辊轮104将熔接后的口罩本体片向前输送至下一工作装置,废料则被回收机构6的设于支撑架61上的三个导料辊62传动输送至第三拉料机构8,再通过第三拉料机构8上的上辊轮103和下辊轮104送出机器外。

其中,移动滑块105与固定立板101之间设有压簧106,调整螺丝107穿过固定立板101连接于压簧106,可通过调整螺丝107调节压簧106的松紧度,使布料可在适度的压力下进行拉料动作。调节手轮49穿过连接孔110连接于安装板41可调节插片熔接机构4在机台1上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