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8811发布日期:2020-12-11 15:0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mújù),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传统模具无法有效的对自身进行冷却,导致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模具的工作效率;还有一些工人手持喷雾枪对模具进行降温,操作繁琐,使模具降温效率低,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传统模具无法有效的对自身进行冷却,导致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模具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还解决了手持喷雾枪对模具进行降温,操作繁琐,使模具降温效率低,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模具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下端均设置有移动机构,位于上端所述移动机构下端连接有水冷机构,位于下端所述移动机构上端连接有风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相互配合;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手轮、转轴、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三号锥齿轮、一号螺纹杆、二号螺纹杆和移动块,所述转轴竖向安装在安装框中部,转轴外侧端固接有手轮,内侧端固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右侧啮合有二号锥齿轮,左侧啮合有三号锥齿轮,所述二号锥齿轮右端固接有一号螺纹杆,所述三号锥齿轮左端固接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和二号螺纹杆均与安装框转动连接,一号螺纹杆和二号螺纹杆上均螺接有移动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下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三号锥齿轮、一号螺纹杆和二号螺纹杆均位于安装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为长方体,移动块厚度与安装槽宽度相配合,防止移动块随一号螺纹杆或二号螺纹杆转动,使其在安装槽的限制下产生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机构包括一号连接杆、一号安装板、集水腔、喷头、进水管和水箱,所述水箱安装在安装框左右端上侧,水箱下端接通有进水管,所述一号连接杆上端与位于上端所述移动块固接,一号连接杆下端固接有一号安装板,所述一号安装板下端安装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下端安装有喷头,集水腔外侧上端与进水管接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便于控制喷头工作和关闭,防止其持续性工作浪费资源,所述喷头喷水方向朝向内侧,使喷头所喷发的水雾有效喷至模具上,对模具进行有效冷却。

更进一步地,所述风冷机构包括二号连接杆、二号安装板和吹风扇,所述二号连接杆下端与位于下端所述移动块固接,二号连接杆上端固接有二号安装板,所述二号安装板上端安装有吹风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下端两侧固接有安装脚,安装框左右端中部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安装脚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通风口与风冷机构相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安装框安装在模具外侧,通过手动的转动手轮,使一号锥齿轮带动二号锥齿轮和三号锥齿轮转动,使移动块产生移动带动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产生移动,使其余模具的宽度相对应,便于配合不同宽度尺寸的模具使用,且能够调节合理间距,达到有效冷却的目的;通过水冷机构向模具喷洒水雾,通过水雾快速冷却模具;通过风冷机构向模具吹风,增加模具表面的空气流量,带走模具热量,加速模具冷却;通过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相互配合,提高模具冷却效率,进而提高模具生产效率;并且本装置有效减少人力输入,节省人力,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安装框,101-安装槽,102-通风口,2-移动机构,201-手轮,202-转轴,203-一号锥齿轮,204-二号锥齿轮,205-三号锥齿轮,206-一号螺纹杆,207-二号螺纹杆,208-移动块,3-水冷机构,301-一号连接杆,302-一号安装板,303-集水腔,304-喷头,305-进水管,306-水箱,307-进水阀,4-风冷机构,401-二号连接杆,402-二号安装板,403-吹风扇,5-安装脚,50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上下端均设置有移动机构2,具体的,安装框1上下端两侧固接有安装脚5,安装框1左右端中部设置有通风口102,安装脚5上设置有安装孔501,通风口102与风冷机构4相配合。位于上端移动机构2下端连接有水冷机构3,位于下端移动机构2上端连接有风冷机构4,水冷机构3和风冷机构4相互配合。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4,移动机构2包括手轮201、转轴202、一号锥齿轮203、二号锥齿轮204、三号锥齿轮205、一号螺纹杆206、二号螺纹杆207和移动块208,转轴202竖向安装在安装框1中部,转轴202外侧端固接有手轮201,内侧端固接有一号锥齿轮203,一号锥齿轮203右侧啮合有二号锥齿轮204,左侧啮合有三号锥齿轮205,二号锥齿轮204右端固接有一号螺纹杆206,三号锥齿轮205左端固接有二号螺纹杆207,一号螺纹杆206和二号螺纹杆207均与安装框1转动连接,一号螺纹杆206和二号螺纹杆207上均螺接有移动块208。安装框1上下端开设有安装槽101,一号锥齿轮203、二号锥齿轮204、三号锥齿轮205、一号螺纹杆206和二号螺纹杆207均位于安装槽101内。移动块208为长方体,移动块208厚度与安装槽101宽度相配合,防止移动块208随一号螺纹杆206或二号螺纹杆207转动,使其在安装槽101的限制下产生移动。

具体的,参照提1至图3,水冷机构3包括一号连接杆301、一号安装板302、集水腔303、喷头304、进水管305和水箱306,水箱306安装在安装框1左右端上侧,水箱306下端接通有进水管305,一号连接杆301上端与位于上端移动块208固接,一号连接杆301下端固接有一号安装板302,一号安装板302下端安装有集水腔303,集水腔303下端安装有喷头304,集水腔303外侧上端与进水管305接通。进水管305上设置有进水阀307,便于控制喷头304工作和关闭,防止其持续性工作浪费资源,喷头304喷水方向朝向内侧,使喷头304所喷发的水雾有效喷至模具上,对模具进行有效冷却。

具体的,参照图1、图2和图4,风冷机构4包括二号连接杆401、二号安装板402和吹风扇403,二号连接杆401下端与位于下端移动块208固接,二号连接杆401上端固接有二号安装板402,二号安装板402上端安装有吹风扇403。

参照图1至图4,使用本实施时,通过安装脚5和安装孔501,将安装框1安装至模具外侧;手动转动手轮201,使转轴202和一号锥齿轮203转动,带动二号锥齿轮204和一号螺纹杆206、三号锥齿轮205和二号螺纹杆207转动,使移动块208在安装槽101的限制下左右移动,带动水冷机构3和风冷机构4左右移动,使其和模具之间调整至合适间隙;当模具需要降温时,开启进水阀307和吹风扇403;使水箱306内的水通过进水管305进入集水腔303内,从喷头304内喷向模具,对模具进行冷却;吹风扇403从模具两侧向模具吹风,增大模具表面空气流动量,快速带走模具表面的热量;喷头304喷洒的水雾,经过吹风扇403的吹动,在模具上快速流动,加速其带走模具上的热量,提高模具冷却效率;模具快速冷却后,关闭阀门307和吹风扇403,模具继续工作,周而复始,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并有效合理利用资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