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3696发布日期:2022-07-01 22:0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隔音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


背景技术:

2.目前有一种防止玻璃棉在使用时产生棉絮和棉屑飞扬的隔音棉,其先在玻璃棉上覆一层塑料膜,而后对塑料膜扎孔,如此在起到隔音的效果的前提下避免棉絮和棉屑飞扬,但是先覆膜再扎孔只是简单的将塑料膜扎破,而没有对塑料膜扎出一个完整的孔,即这个孔未被完全贯穿,孔边缘上残留的塑料膜会影响隔音棉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先覆膜再扎孔只是简单的将塑料膜扎破,而没有对塑料膜扎出一个完整的孔,即这个孔未被完全贯穿,孔边缘上残留的塑料膜会影响隔音棉的隔音效果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
4.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包括有底架、电动传输带、第一安装板、传输单元、扎孔单元和涂胶单元;底架上部连接有电动传输带;底架上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侧连接有传输单元,传输单元用于传输塑料膜;第一安装板上侧左部连接有扎孔单元,扎孔单元用于对塑料膜进行扎孔;第一安装板上侧右部连接有涂胶单元,涂胶单元用于对扎完孔的塑料膜涂胶。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输单元包括有第一安装架、膜辊、第一电动导辊、第二安装架、第二电动导辊、第三电动导辊、第四电动导辊、第五电动导辊、第六电动导辊、第三安装架、第七电动导辊和第八电动导辊;第一安装板上侧左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架,并且两个第一安装架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安装架之间安装有膜辊和第一电动导辊,并且膜辊位于第一电动导辊的下方;第一安装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架,并且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安装架之间上部安装有第二电动导辊和第三电动导辊,并且第二电动导辊位于第三电动导辊的左方;两个第二安装架之间下部安装有第四电动导辊、第五电动导辊和第六电动导辊,并且第五电动导辊位于第四电动导辊和第六电动导辊之间;第一安装板上侧右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安装架,并且两个第三安装架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第三安装架之间安装有第七电动导辊和第八电动导辊,并且第七电动导辊位于第八电动导辊的左方。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扎孔单元包括有第四安装架、第一气缸、第二安装板、扎孔筒、第三安装板、第一齿条、第五安装架、齿轮、第一弹簧伸缩杆、伸缩板、第四安装板和第二齿条;第一安装板上侧左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安装架和两个第五安装架,并且两个第五安装架位于第四安装架内侧;第四安装架内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第四安装架内前侧和内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四安装板;第一气缸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扎孔筒;第二安装板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安装板;两个第三安装板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齿条;两个第五安装架上部分别通过转
轴连接有齿轮;第四安装架上侧左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弹簧伸缩杆,并且四个第一弹簧伸缩杆呈矩形状分布;四个第一弹簧伸缩杆伸缩端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条;齿轮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扎孔筒下部设置呈斜面且内壁设置呈粗糙面,利于对塑料膜扎孔并将塑料膜残片留在内壁。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伸缩板伸缩端由软性材料制成,用于保护塑料膜。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涂胶单元包括有第六安装架、第二气缸、第五安装板、第七安装架、电动滑轨、电动滑块、涂胶辊、第二弹簧伸缩杆、第一楔形块、胶箱、第六安装板、第三弹簧伸缩杆、第二楔形块、第七安装板、限位杆和支撑杆;第一安装板上侧右部固定连接有第六安装架和两个第七安装架,并且第六安装架位于两个第七安装架的右方;第六安装架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安装板;第五安装板左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两个第七安装架相向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电动滑轨;两个第七安装架左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杆;两个电动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电动滑块;两个电动滑块之间下部转动连接有涂胶辊;两个电动滑块之间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伸缩杆;两个电动滑块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六安装板;两个第二弹簧伸缩杆伸缩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楔形块;两个第一楔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胶箱;两个第六安装板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弹簧伸缩杆;两个第三弹簧伸缩杆伸缩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楔形块;两个第二楔形块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七安装板。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限位杆上端和下端均设置为斜面,用于迫使第七安装板移动。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支撑杆的数量与扎孔筒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用于封住塑料膜上的孔。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吹除单元;第一安装板上侧中部连接有吹除单元;吹除单元包括有第八安装架、第一料箱、第八安装板、第一导流板、第一喷气口、第九安装板、第二料箱、第二导流板和第二喷气口;第一安装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八安装架;第八安装架上侧放置有第一料箱;第八安装架上侧固定连接有第八安装板,并且第八安装板位于第一料箱的右方;第一料箱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气口;第八安装板内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第八安装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九安装板;第九安装板上侧放置有第二料箱;第二料箱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气口;第二料箱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板。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呈弧形,利于引导塑料膜残片落在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里。
14.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将塑料膜覆在隔音棉上,先对塑料膜进行扎孔,使得塑料膜上完全贯穿若干个孔,然后再对塑料膜进行上胶,上胶后覆在玻璃棉上,防止先覆膜再扎孔时塑料膜无法完全贯穿的现象发生,从而避免影响隔音棉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传输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扎孔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扎孔单元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扎孔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涂胶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涂胶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涂胶单元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吹除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吹除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的吹除单元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号名称:1-底架,2-电动传输带,3-第一安装板,201-第一安装架,202-膜辊,203-第一电动导辊,204-第二安装架,205-第二电动导辊,206-第三电动导辊,207-第四电动导辊,208-第五电动导辊,209-第六电动导辊,2010-第三安装架,2011-第七电动导辊,2012-第八电动导辊,301-第四安装架,302-第一气缸,303-第二安装板,304-扎孔筒,305-第三安装板,306-第一齿条,307-第五安装架,308-齿轮,309-第一弹簧伸缩杆,3010-伸缩板,3011-第四安装板,3012-第二齿条,401-第六安装架,402-第二气缸,403-第五安装板,404-第七安装架,405-电动滑轨,406-电动滑块,407-涂胶辊,408-第二弹簧伸缩杆,409-第一楔形块,4010-胶箱,4011-第六安装板,4012-第三弹簧伸缩杆,4013-第二楔形块,4014-第七安装板,4015-限位杆,4016-支撑杆,501-第八安装架,502-第一料箱,503-第八安装板,504-第一导流板,505-第一喷气口,506-第九安装板,507-第二料箱,508-第二导流板,509-第二喷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1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伸缩杆309、第二弹簧伸缩杆408和第三弹簧伸缩杆4012均由弹簧和伸缩杆组成。
19.实施例1一种用于生产隔音棉的玻璃棉覆膜机,如图1-11所示,包括有底架1、电动传输带
2、第一安装板3、传输单元、扎孔单元和涂胶单元;底架1上部连接有电动传输带2;底架1上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3上侧连接有传输单元;第一安装板3上侧左部连接有扎孔单元;第一安装板3上侧右部连接有涂胶单元。
20.传输单元包括有第一安装架201、膜辊202、第一电动导辊203、第二安装架204、第二电动导辊205、第三电动导辊206、第四电动导辊207、第五电动导辊208、第六电动导辊209、第三安装架2010、第七电动导辊2011和第八电动导辊2012;第一安装板3上侧左部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架201,并且两个第一安装架201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安装架201之间安装有膜辊202和第一电动导辊203,并且膜辊202位于第一电动导辊203的下方;第一安装板3上侧中部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架204,并且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安装架204之间上部安装有第二电动导辊205和第三电动导辊206,并且第二电动导辊205位于第三电动导辊206的左方;两个第二安装架204之间下部安装有第四电动导辊207、第五电动导辊208和第六电动导辊209,并且第五电动导辊208位于第四电动导辊207和第六电动导辊209之间;第一安装板3上侧右部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三安装架2010,并且两个第三安装架2010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第三安装架2010之间安装有第七电动导辊2011和第八电动导辊2012,并且第七电动导辊2011位于第八电动导辊2012的左方。
21.扎孔单元包括有第四安装架301、第一气缸302、第二安装板303、扎孔筒304、第三安装板305、第一齿条306、第五安装架307、齿轮308、第一弹簧伸缩杆309、伸缩板3010、第四安装板3011和第二齿条3012;第一安装板3上侧左部螺栓连接有第四安装架301和两个第五安装架307,并且两个第五安装架307位于第四安装架301内侧;第四安装架301内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302;第四安装架301内前侧和内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四安装板3011;第一气缸302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03;第二安装板303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扎孔筒304;第二安装板303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安装板305;两个第三安装板305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齿条306;两个第五安装架307上部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齿轮308;第四安装架301上侧左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弹簧伸缩杆309,并且四个第一弹簧伸缩杆309呈矩形状分布;四个第一弹簧伸缩杆309伸缩端连接有伸缩板3010;伸缩板3010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条3012;齿轮308啮合第一齿条306和第二齿条3012。
22.扎孔筒304下部设置呈斜面且内壁设置呈粗糙面,利于对塑料膜扎孔并将塑料膜残片留在内壁。
23.伸缩板3010伸缩端由软性材料制成,用于保护塑料膜。
24.涂胶单元包括有第六安装架401、第二气缸402、第五安装板403、第七安装架404、电动滑轨405、电动滑块406、涂胶辊407、第二弹簧伸缩杆408、第一楔形块409、胶箱4010、第六安装板4011、第三弹簧伸缩杆4012、第二楔形块4013、第七安装板4014、限位杆4015和支撑杆4016;第一安装板3上侧右部螺栓连接有第六安装架401和两个第七安装架404,并且第六安装架401位于两个第七安装架404的右方;第六安装架401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402;第二气缸402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安装板403;第五安装板403左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4016;两个第七安装架404相向侧分别螺栓连接有一个电动滑轨405;两个第七安装架404左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杆4015;两个电动滑轨405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电动滑块406;两个电动滑块406之间下部转动连接有涂胶辊407;两个电动滑块406之间
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伸缩杆408;两个电动滑块406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六安装板4011;两个第二弹簧伸缩杆408伸缩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楔形块409;两个第一楔形块409之间固定连接有胶箱4010;两个第六安装板4011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弹簧伸缩杆4012;两个第三弹簧伸缩杆4012伸缩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楔形块4013;两个第二楔形块4013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七安装板4014。
25.限位杆4015上端和下端均设置为斜面,用于迫使第七安装板4014移动。
26.支撑杆4016的数量与扎孔筒304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用于封住塑料膜上的孔。
27.工作原理:工作前由工作人员将塑料膜筒套在膜辊202上,接着将塑料膜的一端拉出依次绕过第一电动导辊203、第二电动导辊205、第三电动导辊206、第四电动导辊207、第七电动导辊2011、第五电动导辊208、第八电动导辊2012和第六电动导辊209,最终从第六电动导辊209的下端出来;然后控制启动第一气缸302带动第二安装板303向下移动,第二安装板303带动若干个扎孔筒304、两个第三安装板305和两个第一齿条306向下移动,两个第一齿条306向下移动带动两个齿轮308转动,两个齿轮308带动两个第二齿条3012向上移动,两个第二齿条3012带动伸缩板3010向上移动,伸缩板3010带动四个第一弹簧伸缩杆309伸长,移动至伸缩板3010伸缩端上表面与两个第四安装板3011接触,此时伸缩板3010伸缩端上表面也正好与第一电动导辊203和第二电动导辊205之间的塑料膜下表面接触,而后继续控制若干个扎孔筒304下移直至与塑料膜接触,接触后对塑料膜进行扎孔,扎孔后的塑料膜残片大部分会留在扎孔筒304内壁,伸缩板3010伸缩端被两个第四安装板3011挡住所以不会继续上移,而是对塑料膜起到支撑的作用,如此在对塑料膜扎孔时避免塑料膜变形;扎完孔后控制启动第一气缸302带动第二安装板303向上移动复位,使得若干个扎孔筒304和伸缩板3010均移动复位,如此完成对塑料膜的扎孔,而后控制启动第一电动导辊203、第二电动导辊205、第三电动导辊206、第四电动导辊207、第七电动导辊2011、第五电动导辊208、第八电动导辊2012和第六电动导辊209,使得塑料膜被向右传输,在塑料膜打孔区域处于第八电动导辊2012和第六电动导辊209之间时,停止移动控制启动第二气缸402带动第五安装板403和若干个支撑杆4016向左移动,移动至若干个支撑杆4016穿过塑料膜上的孔,使得若干个支撑杆4016的左侧与塑料膜左侧处于同一平面,而后控制启动两个电动滑轨405带动两个电动滑块406向下移动,两个电动滑块406带动两个涂胶辊407、两个第二弹簧伸缩杆408、两个第一楔形块409、两个胶箱4010、两个第六安装板4011、两个第三弹簧伸缩杆4012、两个第二楔形块4013和两个第七安装板4014向下移动,两个第七安装板4014向下移动时与两个限位杆4015接触,两个限位杆4015迫使两个第七安装板4014向右移动,两个第七安装板4014带动两个第二楔形块4013向右移动并压缩第三弹簧伸缩杆4012,两个第二楔形块4013右移过程中与两个第一楔形块409接触,迫使两个第一楔形块409向上移动压缩两个第二弹簧伸缩杆408,两个第一楔形块409向上移动还带动胶箱4010向上移动,使得胶箱4010与涂胶辊407之间的存在间隙,如此胶箱4010内的胶液便可流至涂胶辊407表面,涂胶辊407下移时与塑料膜的左侧接触,将胶液涂在塑料膜的左侧,因为有若干个支撑杆4016的支撑阻挡,胶液不会渗透到塑料膜的右侧;当涂胶辊407涂完塑料膜最下方时,两个第七安装板4014与两个限位杆4015分离,在两个第二弹簧伸缩杆408和两个第三弹簧伸缩杆4012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一楔形块409带动胶箱4010下移复位与涂胶辊407接触,如此涂胶辊407将胶箱4010封住,便不会有胶溢出;对下一块扎孔区域时,控制启动向上移动两个电动滑轨405带动两个
电动滑块406向上移动,工作原理同上,完成对塑料膜的涂胶;涂完胶后控制启动塑料膜继续移动,移动经过第六电动导辊209下方,预先将玻璃棉放置在电动传输带2上,控制启动电动传输带2启动将玻璃棉往右运输,当运输至第六电动导辊209下方时,塑料膜打孔区域也刚好处于第六电动导辊209下方,如此第六电动导辊209将塑料膜压在玻璃棉上表面,如此完成对玻璃棉上表面的覆膜,覆膜后由工作人员利用切刀将玻璃棉逐个切下即可。
2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12-15所示,还包括有吹除单元;第一安装板3上侧中部连接有吹除单元;吹除单元包括有第八安装架501、第一料箱502、第八安装板503、第一导流板504、第一喷气口505、第九安装板506、第二料箱507、第二导流板508和第二喷气口509;第一安装板3上侧中部螺栓连接有第八安装架501;第八安装架501上侧放置有第一料箱502;第八安装架501上侧固定连接有第八安装板503,并且第八安装板503位于第一料箱502的右方;第一料箱50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气口505;第八安装板503内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504;第八安装架50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九安装板506;第九安装板506上侧放置有第二料箱507;第二料箱507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气口509;第二料箱507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板508。
29.第一导流板504和第二导流板508均呈弧形,利于引导塑料膜残片落在第一料箱502和第二料箱507里。
30.工作原理:扎孔后的塑料膜残片大部分会留在扎孔筒304内壁,但是仍会由少数塑料膜吸附在塑料膜上,这时需要在涂胶前对塑料膜残片进行收集处理,避免妨碍涂胶,即当塑料膜处于第三电动导辊206和第四电动导辊207之间时,控制启动外接的气泵使得第一喷气口505和第二喷气口509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即将气流喷出,喷出的气流将塑料膜左侧和右侧吸附的塑料膜残片吹起,沿着第一导流板504和第二导流板508落在第一料箱502和第二料箱507内,塑料膜在第二电动导辊205和第三电动导辊206之间时会有塑料残片掉落,掉落后会被下方的第一料箱502收集,防止塑料膜落在到处都是。
31.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