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热流道系统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48131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专利公开号:2004/0079511和美国专利号6701997 (2002年6月17日申请;发明人:GELLERT, Jobst U, et al.)公开:“⑴制备具有附接的电加热元件的注塑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使电加热元件接触具有至少部分开口的粉末状金属预制件,粉末状金属预制件包含第一金属,使邻近开口区域的预制件接触第二金属物体,第二金属的导热性高于第一金属;加热预制件,加热元件和物体,以引起第二金属至少部分地渗透预制件的开口,和当冷却时至少部分地接合加热元件至预制件;(ii)制备具有至少两个组件的金属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第一组件的粉末状预制件,预制件具有至少部分开口 ;使第二组件接触第一组件的预制件;以及使用第二金属渗透预制件的开口,其中基本上和渗透步骤同时第二组件通过第二金属焊接至第一组件;(iii)制备具有至少两个组件的金属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第一组件的粉末状预制件,预制件具有至少部分开口 ;使第二组件接触第一组件的预制件以形成其配件;使预制件第一组件接触金属渗透物的物体;可控地加热配件和金属渗透物以熔融金属渗透物;在一定温度下支撑配件和金属渗透物,直到第一组件的预制件的开口至少部分被金属渗透物渗透,并且第二组件至少部分通过金属渗透物焊接至第一组件;以及可控地冷却配件以固化金属渗透物;和(iv)制备注塑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混合粉末状工具钢和粘结剂以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注射到预制件中;使预制件去粘;部分烧结预制件以实现其中40体积%至10体积%的开口 ;使预制件接触金属渗透物,金属渗透物具有较高导热性;至少可控地加热预制件和金属渗透物至金属渗透物的熔融温度;在一定温度下支撑预制件和金属渗透物,直到第一组件的开口至少部分被金属渗透物渗透,以及冷却预制件以固化金属渗透物和产生注塑组件。”
[0018]美国专利公开号2004/0169699(发明人:HUNTER, Shawn, et al.;申请日:2003 年2月28日)公开:“通过实体自由形状制造制备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两种不混溶流体施加以构建材料。”
[0019]美国专利号7234930(发明人:NIEWELS, et al;申请日:2004年6月14日)公开:“第二件通过三维打印法或其他粉末成形技术来形成,例如熔模铸造。三维打印法或其他粉末成形技术允许在结构内形成理想的冷却沟槽。这提供具有由第一件提供的较高强度和由第二件提供的较高导热性的颈环半件。”
[0020]美国专利号7326377(发明人:ADAMS, Robbie J;申请日:2005年11月30日)公开:“通过连续地构建原料层(表示连续剖视组件切片)来生产组件的固体形态制造系统包括容纳和支撑原料层的平台、供应设备的原料,该设备沉积原料到预定区域中以形成原料层,能量源,其定向预定区域以修改预定区域中的原料,从而生产组件,和温度控制块,其设置在平台上并且直接接触沉积的原料层以修改原料温度,同时生产组件。固体形态制造法使用该系统来从原料生产组件。”
[0021]美国专利公开号2005/0186538(发明人:UCKELMANN, Ingo ;申请日:2005年2月24日)公开:“通过自由形态和/或熔融来制备金属和/或非金属产品2、特别是牙科产品的的方法。”
[0022]美国专利公开号:2009/0108500(申请日:2007年10月31日,发明人:EdwardJoseph JENK0)公开:“另外,低强度歧管,例如使用低级钢或通过自由形状生产制备的一种可以用于制备这种模制件,同时要求高压注射。”
[0023]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09/0192835(申请日:2008年I月24日;发明人:Martin
H.BAUMANN et al)在段落
[0023]公开:“另外,低强度歧管,例如使用低级钢或通过自由形状生产制备的一种可以用于制备这种模制件,同时要求高压注射。”
[0024]技术期刊题目:HIGH PERFORMANCE PLASTICS (公开:2005年10月在页码:5 ;文献题目:FREEF0RM FABRICAT1N FOR PROTOTYPING)公开了:“US研宄者正在开发自动样机研宄法,其中高级复合物形成于独立的三维对象中。该技术-所谓的复合层生产(CLM)-不需要模具、模头或其他工具。另外,通常不需要加工,因为该方法产生网状,研发者这样说。”
[0025]技术期刊题目:ADVANCEDCOMPOSITES BULLETIN (公开:2005 年 10 月在页码:10 ;文献题目:S0LID FREE-F0RM FABRICAT1N OF REINFORCED PLASTICS)公开了:“US研宄者正在开发自动样机研宄法,其中高级复合物形成于独立的三维对象中。该技术-所谓的复合层生产(CLM)-不需要模具、模头或其他工具。另外,通常不需要加工,因为该方法产生网状,研发者这样说。”
[0026]技术公开文献题目:H0TRUNNERS-PLATE FUSING TECHNOLOGY FOR DESIGNINGAND BUILDING MANIFOLDS (公开日:2007 年 4 月;作者:Gilbert Chan ;公开处:www.moldmakingtechnology.com)公开了板融合技术如何可以使模具设计者和模具生产商获益。具体地,大部分热流道歧管是塞子类型歧管,其中歧管开始于固体钢板,并且直流用枪钻孔到板中以产生交叉流动沟槽。然后热流道沟槽塞子用于填塞钻孔的孔,并且产生最终流动路径。以这样的方式生产的歧管被限制直线流动、直接90-度转角流动,并且典型地含有流动沟槽和塞子之间的阶梯,其可产生支撑区域用于材料。抛光歧管沟槽交叉的第二操作包括使用浆料来平滑流动表面,但是因为其是盲法,无法一直确保光滑流动而没有阶梯。板-融合技术提供构建歧管的方法。如名称暗示的,板融合技术使用单独钢板,它们一起使用来产生固体歧管。该方法开始于两个或多个板。流动沟槽在刚面中加工。这将成为歧管熔体沟槽的内表面。这些沟槽将在CNC(计算机数字控制)磨机上使用圆头槽铣刀加工,以产生平滑、滚圆的沟槽,其具有的流动半径在χ-y面的过渡处而不在z面中。沟槽可以具有改变的尺寸,并且可以在板的水平之间移动,但是从χ-y面过渡至z面将仍旧陡峭或“直”90-度转角。

【发明内容】

[0027]发明人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未意识到与热流道系统相关的问题。已知的热流道系统包括歧管,以及尽管歧管或多或少为几何学平衡的,歧管不会递送具有统一流变学的熔融的树脂(也称为“熔体”)至歧管的所有输出喷嘴(有时也称为“滴状物”)。一个问题为当熔体流经歧管沟槽(有时称为熔体-沟槽)时的产生的切变性能。切变性能在熔体流中在交叉处均匀地分开,从而引起更高温度的树脂沿一个方向流动和更冷树脂沿相反方向流动。切变性能可以通过加入(例如)混合元件、熔体鳍状物或熔体分裂器来改善。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混合元件和熔体分裂器的最大问题是:这些物品是需要安装在歧管内部的分离件或组件(也称为“插件”)。因为它们的尺寸、特定取向、长度等,这些混合器难以安装。已知的混合器、鳍状物和分裂器是通常设计,并且对于每种歧管布置或方法并非最佳设计。
[0028]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所提供的范围,并且还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i)独立权利要求;(ii)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详细的描述;(iii)概述;(iv)摘要,和/或;(V)本专利申请之外提供的说明。
[0029]根据一方面,提供热流道系统(100),包括(但不限于):(i)限定歧管熔体沟槽(108)的歧管主体(103);以及(ii)接合歧管熔体沟槽(108)的熔体流动控制结构(110),其中熔体流动控制结构(110) —体化加工至歧管主体(103)。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