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控制方法及注入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9223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89]图9是表示在注入控制装置执行的成形件的制作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注入材料的注入时间和实际的注入量的关系的图表。
[0090](步骤S101)
[0091]首先,注入控制装置90在制作成形件之前,设定从开始注入材料的注入到结束的注入时间(以下,称为“目标结束时间T” )。目标结束时间T既可以基于注入材料的注入条件(粘度、温度等)等由注入控制装置90自动地算出,或者也可以由使用者手动输入。
[0092](步骤S102)
[0093]注入控制装置90相对于模具装置10的型腔15开始注入注入材料。具体地,注入控制装置90发送指示信号而以规定的开闭度打开电气驱动阀60。
[0094]若将电气驱动阀60打开,则开始向型腔15的注入。其中,使电气驱动阀60的开闭度一定,使排出装置70进行的注入材料的单位时间的排出量一定。其中,根据注入材料的特性(粘性等)、注入控制系统1的使用环境等,实际向型腔15注入的单位时间的注入量发生变化。例如,如图10所示,相对于注入时间,实际上向注入型腔15的注入量不必成比例,根据注入材料的粘性,单位时间的注入量(相当于图表的斜率)也变化。
[0095]因此,若不论注入材料的特性等,一律在目标结束时间T结束注入,则向型腔15的总注入量不稳定,产生填充不足及溢出等不良情况。例如,对预测如图10的虚线的图表那样地注入而设定了目标结束时间T的情况进行探讨。实际上,如图10的细实线的图表那样地,传感器80检测到注入材料的到达的时间P1会比事前预测的时间P0慢。该情况表示注入材料比预测的粘度高(高粘度材料)。因此,若在如当初预定那样地在目标结束时间T结束注入,贝1J不能够注入目标注入量的注入材料,导致填充不足(图10的“Λ”)。另外,如图10的粗实线的图表那样地,实际上,传感器80检测到注入材料的到达的时间P2比事前预测的设定的时间P0快。该情况表示注入材料比预测的粘度低(低粘度材料)。因此,若按照当初预定那样地在目标结束时间T结束注入,则将比目标注入量多的注入材料注入,导致溢出(图10的“0” )。
[0096]因此,注入控制装置90在注入中途的阶段确认实际的注入状况,根据其注入状况变更(修改)注入结束时间。
[0097](步骤S103)
[0098]具体地,注入控制装置90首先在开始注入材料的注入之后,计测注入材料到达型腔15的规定位置C(参照图4)为止的到达时间X。例如,注入控制装置90与注入材料的注入开始同时地使计时器动作。与此同时,注入控制装置90监视从传感器16发送的传感器值,在传感器值变化了规定值以上时,检测注入材料到达了规定位置C。注入控制装置90参照检测到注入材料到达规定位置C时的计时器的值,计测从注入开始到注入材料到达规定位置C为止的到达时间X。
[0099](步骤S104)
[0100]接着,注入控制装置90从存储器读取在事前注册的上述关系式F,将在步骤S103中计测的到达时间X代入关系式F。由此,注入控制装置90根据此次的注入材料的注入(不足)中的、实际的注入状况求出制作没有不良情况的成形件的最佳的注入结束时间Y。
[0101](步骤S105)
[0102]而且,注入控制装置90将注入结束时间从在步骤S101中设定的成为目标的目标结束时间τ变更(修改)成在步骤S104中求出的注入结束时间Y。例如,如图10的细实线的图表那样地,在注入材料的粘度比预测高的高粘度(高粘度材料)的情况下,注入控制装置90使注入结束时间从T向Y1延迟。另外,如图10的粗实线的图表那样地,在注入材料的粘度比预测低(低粘度材料)的情况下,注入控制装置90使注入结束时间从T向Y2加快。
[0103](步骤S106)
[0104]之后,注入控制装置90不变更排出装置70进行的注入材料的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在该状态下继续注入注入材料,若为在步骤S105中决定的注入结束时间,则进行将电气驱动阀60关闭的控制,结束注入。由此,不论注入材料的特性、及注入控制系统1的使用环境如何,都能够将对于制作没有不良情况的成形件的必要足够的注入量(总注入量)的注入材料向型腔15注入。
[0105]伴随着步骤S106的结束,注入控制装置90结束成形件的制作处理。
[0106]在以上的成形件的制作处理中,基于注入材料到达远离注入位置A的规定位置C为止的时间决定注入结束时间。即,在注入材料的注入开始之后,观察实际的注入状况,改变注入结束时间,从而控制总注入量。由此,即使由于材料批量及树脂温度等各种原因而使注入材料的注入条件(粘度等)与当初的预定不同的情况下,最终向模具注入的注入材料的总注入量也一定。因此,即使不个别地调整注入压力、树脂温度、模具温度等,通过仅改变注入结束时间的简单方法也能够使注入材料的总注入量稳定化。其结果,也不发生填充不足及溢出等的不良情况,成品率提尚。
[0107]另外,上述的流程图的各处理单位,为了容易理解注入控制装置90,根据主要的处理内容而进行了分割。本申请发明不由处理步骤的分类规格及其名称而限制。由注入控制装置90进行的处理也能够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处理步骤。另外,一个处理步骤也可以进一步执行多个处理。
[0108](变形例)
[0109]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本发明的主旨,并非限度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明了多种代替物、修正、变形例。
[0110]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由注入控制系统1制作的成形件设为电池单元100的加强部件150。但是,本发明只要为能够通过一般的模具成形即可,不限定于此。
[0111]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热可塑性树脂作为注入材料而注入模具装置10的型腔15,制作成形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热固化性树脂作为注入材料而使用。热固化性树脂在常温下为液体,若向加热后的模具装置10的型腔15注入,则溶融并固化。即使在使用具有这样的性质的热固化性树脂制作成形件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注入控制方法控制注入结束时间,从而可得到与将热可塑性树脂用作注入材料的情况相同的效果Ο
[011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注入材料向传感器80的到达时间X、和从注入材料的注入开始到结束为止的注入结束时间Υ的关系的关系式F为二次函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要求的精度而设为一次函数、三次以上的高次函数。
[011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传感器80使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在此,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为检测红外线的量而测定温度的传感器。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将与测定的温度相当的电压值作为传感器值而向注入控制装置90输出,能够将型腔15的规定位置C附近的温度向注入控制装置90通知。
[0114]其中,从红外线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容易根据测定的温度而被干扰埋没,不成为正确的值。图11是表示由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S、和此时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V的对应关系的图表。如图11的图表所示,被测定的温度S、和输出的电压值V不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在电压值V相对于温度S的变化量相对小的区域(例如、图中的区域1)、电压值V相对于温度S的变化量相对大的区域(例如,图中的区域2),可输出的电压值V的动态范围不同。考虑该方面,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输出的电压值V的动态范围大的区域(例如,图中的区域2)中可计测注入材料的温度的位置。例如,若在图4所示的规定位置C设置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则能够以图11所示的区域2的范围的温度计测注入材料。由此,从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V成为不被干扰埋没的正确的值。其结果,在注入控制装置90中,能够可靠地检测注入材料到达了传感器80的位置(规定位置C)的情况。
[0115]另外,若使用传感器响应为10ms以下的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则在将注入材料注入的循环中,能够进行用于变更注入结束时间的反馈。
[0116]另外,即使在作为传感器80使用红外线式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优选设置在用于将成形件从模具装置10脱模的推杆的位置。
[0117]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从排出装置70向一个模具装置10注入注入材料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从排出装置70向多个模具装置10分别注入注入材料。
[0118]图12是表示将具有多个排出栗的排出装置、和仅具有一个传感器的多个模具装置10连接时的构成例(双栗一传感器)的图。图13是表示将具有多个排出栗的排出装置、和具有两个传感器的多个模具装置10连接时的构成例(双栗双传感器)的图。图14是表示将具有一个排出栗的排出装置、和仅具有一个传感器的多个模具装置10连接时的构成例(一栗一传感器)的图。
[0119]在图12所示的构成中,从第1排出栗P1排出的注入材料同时向第1模具装置10A的左右型腔15注入。与此同时,从第2排出栗P2排出的注入材料同时向第2模具装置10B的左右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