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模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7588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9]优选地,在真空罐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模具主体1的模具真空口5连接的真空罐连接口 8和用于与真空栗13连接的抽真空接口 23。
[0040]真空连接管6的一端连接在模具真空口5上,真空连接管6的另一端通过真空罐连接口 8,并伸入真空罐2内(如图5所示)。由此可以方便地连接模具主体1和真空罐2。在真空灌注过程中,流入真空连接管6中的树脂能够流入真空罐2中。真空罐连接口8设置在真空罐2的顶部可以使树脂竖直流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容易流入真空罐2内。
[0041]优选地,真空连接管6为刚性连接管,例如钢管、铁管或其他刚性合金材料制成的连接管。这样可以增加真空连接管6的耐用性,在清理之后,刚性连接管还能重复使用。同时,刚性连接管可以方便灌注完成之后,清理其中积累固化的树脂。
[0042]为了防止树脂堆积在真空连接管6内造成真空连接管6堵塞。真空连接管6的直径(真空连接管6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50mm-80mm。由于直径小于50mm的真空连接管6容易出现频繁更换清理的问题,直径大于80mm的真空连接管6会增加生产成本,且连接不方便,因此,真空连接管6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优选为50mm-80mm。
[0043]具体地,真空连接管6的直径可以是50mm、55mm、60mm、65mm、70mm、75mm或80mm。使用这一数值范围内的真空连接管6可以增大真空连接管6能够容纳的树脂量,避免由于树脂堆积在管壁上而造成真空连接管6堵塞。故而可以在完成多次真空灌注之后再对真空连接管6进行清理或更换,如此可以避免在每次真空灌注完成之后都要清理或更换真空连接管6,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新装配真空连接管6造成的气密性不佳的问题,以及频繁更换真空连接管6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
[0044]此外,将真空连接管6的直径增大,在清理真空连接管6时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手枪钻等工具,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并提高了清理效果。
[0045]更优选地,为了减少真空灌注过程中树脂在真空连接管6中的积累固化,可以在真空连接管6的内壁上设置防粘层。防粘层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为但不限于如下的方式:在真空连接管6的内壁上设置防粘薄膜,或者在真空连接管6中紧贴其内壁设置防粘套管,防粘套管可以方便取出及更换,使得真空连接管6中积累固化的树脂更方面清理。防粘薄膜可以是特氟龙(聚四氟乙烯)涂膜,也可是其它薄膜。防粘层的材料优选为聚四氟乙烯材料,由于聚四氟乙烯具有不粘附性,使得真空灌注过程中流入真空连接管6的树脂不能停留在防粘层上,而是流入真空罐2中,避免了堆积,防止了堵塞,还节省了清理步骤。由此,减少了积累固化在真空连接管6中的树脂量,有效避免了真空连接管6的频繁更换清理及其造成的气密性不佳的问题。
[0046]优选地,为了便于清理真空罐2中的树脂,在真空罐2中可以设置废胶桶,用于收集真空连接管6中流出的树脂。真空连接管6伸入真空罐2的长度应该使其管口位于废胶桶的正上方。废胶桶与真空罐2可拆卸地设置,以方便清理真空罐2,加快生产效率。
[0047]较优地,为了便于及时清理真空罐2内的树脂,真空罐2的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口,用于观察真空罐2内情况,尤其是用于观察设置在真空罐2内的废胶桶所收集树脂的量,在树脂较多时及时取出废胶桶,进行清理或更换,避免树脂溢出废胶桶而污染真空罐2。
[0048]观察口优选为设置在真空罐2的外壁上的玻璃观察口9。玻璃透明,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玻璃观察口 9观察真空罐2内情况,而较厚的透明玻璃能够承受住真空罐2罐体所承受的空气压力,保证真空罐2可靠耐用,避免真空气密性受损。而且玻璃的价格便宜,生产成本更低。
[0049]更优选地,真空罐2上还设置有与玻璃观察口9相配合的光源10,用于为罐体内提供照明,以更清楚地观察到罐体内部的情况。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应用环境中,通过自然光难以清楚地观察到罐体内部的情况时,设置光源10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到罐体内部的情况。
[0050]具体地,光源10为带有开关的照明灯,在光线较好的应用环境中,或者不需要观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关关闭照明灯。当然,光源10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在真空罐2的内壁上涂抹荧光粉等。
[0051]优选地,为了便于取出废胶,在真空罐2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理门11。若通过玻璃观察口 9观察到真空罐2内的废胶桶收集的树脂较多时,可以在真空灌注完成之后,打开设置在真空罐2侧壁上的清理门11,取出废胶并进行清理或更换,避免树脂污染真空罐2。
[005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将真空罐2的尺寸适当地增大,可以在罐内设置尺寸更大的废胶桶,增加废胶的收集容量,进而减少打开清理门11清理的废胶的次数,以减小对灌注系统气密性的影响,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0053]值得说明的是,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模具较大,整个真空灌注系统需要数量较多的真空罐2,多个真空罐2与真空栗13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个真空栗13对应多个真空罐2。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真空栗13通过连接管与各个真空罐2上的抽真空接口 23连接,对多个真空罐2进行抽真空,而真空罐2通过真空连接管6与模具主体1连接,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真空灌注系统的气密性。
[0054]在本实施例中,树脂桶3也固定设置在模具主体1的支撑架4上。具体地,可以在支撑架4上选取与模具主体1上的喂料口(图中未示出)距离一致,且高度统一的多个位置上固定设置树脂桶3。树脂桶3通过其桶壁上的树脂桶连接部18与支撑架4连接。由此使得每个树脂桶3上的喂料管路的长度一致,每个树脂桶3的高度一致。树脂桶连接部18与真空罐2上的真空罐连接部12的结构类似,其与树脂桶3及模具主体1的连接方式可参见真空罐连接部12与模具主体1连接方式的相应内容。
[0055]在开始灌注树脂时,树脂可以同时被灌注到模具主体1上的不同的喂料口,由于树脂桶3设置高度相同,使得树脂被灌注的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了成型出的叶片的质量。而且,将树脂桶3设置的位置统一,方便工作人员铺设喂料管路,以及检查树脂桶3内树脂的剩余量或者补充树脂,还有利于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对树脂桶3进行统一清理、更换等工作。
[0056]较优地,树脂桶3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温度调节组件。通过设置温度调节组件可以控制树脂桶3内的温度,保证树脂处于良好的温度中,防止树脂固化在树脂桶3内。
[0057]如图7所示,温度调节组件的具体设置方式为,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间隙连通的进液口 14和出液口 15。例如,在间隙内盘绕温控介质管,温控介质管穿出外壳体。进液口14用于将温控介质引入间隙内,以控制树脂桶3的温度。当树脂桶3内的树脂温度较低时,向该间隙内通入加热液体,当树脂桶3内的树脂温度较高时,向该间隙内通入冷却液体。出液口 15用于将该间隙内的液体排出。出液口 15和进液口 14在树脂桶3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优选地,进液口 14的设置高度低于出液口 15的高度,这样可以保证温控介质可以有效填充间隙,保证温控效果。
[0058]通过对树脂桶3内通入冷却介质,能够避免树脂温度较高引起的树脂迅速升温而造成的浪费材料;通过对树脂桶3内通入加热介质,能够避免温度较低引起的树脂用量偏大而造成的叶片重量偏高。在其他实施例中,温控介质管内可以仅通入冷却介质。在间隙内盘绕电加热丝,并通电实现加热。
[0059]为了方便对树脂桶3内的树脂进行加热和冷却,树脂桶3的内壳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例如玻璃钢、铁铝等。树脂桶3的外壳体的材料也可以为导热材料制成。
[0060]同时,增大树脂桶3内树脂与壳体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加速对树脂桶3内树脂的加热或冷却。具体地,树脂桶3的周壁可以设置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线段或直线段,且相邻的两个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不等于0°或180°。或者,在树脂桶3内设置多个导热隔板(导热隔板内部设置有上述导热组件,或可以通入温控介质),用于使树脂与壳体多面接触,加快对树脂的加热或冷却。
[0061]较优地,树脂桶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桶内液体的温度。控制单元19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6、温度调节组件相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16所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并根据该温度信息控制温度调节组件对树脂桶3进行加热或冷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