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凝汽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58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凝汽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冷凝水及废蒸汽向锅炉回收的节能锅炉附机,主要是指 一种压縮式凝汽回收机。
技术背景
已公开的凝汽回收机多为分体式,主要由电机、变速箱、偏心装置、导向 机构、活塞式压縮缸、单向止回阀等构成,其作用是将用热装置排出的废蒸 汽及冷凝水经压縮缸压縮重新返回锅炉,以达到余热利用、节能之目的,已 公开的凝汽回收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诸部分分体设计,体积大耗能高,压縮 缸密封性差,漏汽、回收效率低,密封件磨损块,维修成本高,影响正常运 转。最新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凝汽回收机,是将变速箱、偏心装置、导向机构 合为一体,再与压縮缸连接,占空间小整机紧凑,其不足之处在于 一是存 有组合变速箱轮系设计有缺陷,使其耗能大,偏心装置及导向机构偏离中心 设置,呈偏头输出,导致输出平稳性差;且偏心距小,活塞行程短,往复频 率高,压縮效率低二是仍然采用石棉盘根及普通活塞环等作密封材料和密 封件,未解决压縮缸密封性差、漏汽、回收效率低、密封件易磨损的问题; 三是未解决目前止回阀金属阀芯易损不耐磨、阀芯更换维修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组合变速箱设计不够合理; 压縮缸活塞轴密封及活塞环密封性差、密封件易损;止回阀不耐磨易损等缺 陷,对其进行较大改进,提供一种新型凝汽回收机。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予以实现的,新型凝汽回收机,包括底
座11<电机l、组合式变速箱3、曲轴连杆6、导向套7、导向活塞8、导向 轴9经连接器10连接活塞轴13、装于活塞轴上的压缩活塞14具有活塞环15、 凝汽压縮缸12缸体前端具有轴密封装置、压缩缸凝汽进出口分别接有止回阀 24和24',特征在于,所述压縮缸缸体前端轴密封装置为套于活塞轴13上、 由压盖20压于密封座18之密封槽内的多个高耐磨性弹性复合材料密封圈19 构成,密封圈19其剖面呈扁凸形;所述压縮活塞之密封活塞环15其剖面呈 "T"形,并排设置多个,其处于活塞表面、与缸套17相接触之橫向部分彼 此相靠近接触,或者,彼此相错叠相接。
将与电机l带传动连接的输入小带轮改为节能惯性带轮2;所述组合式变 速箱3由与节能惯性带轮2同轴的齿轮4a与齿轮4b相啮合、与齿轮4b同轴 的齿轮4c与齿轮4d相啮合、与齿轮4d同轴的曲轴S铰联连杆6构成;加大 曲轴偏心半径,由原不足60mm,加大到60——lOOmm。
所述止回阔其阀芯2S俯视呈似齿轮状,齿间槽构成阀门开启时的过水槽 28,阀芯具有竖向阀杆26,阀杆上端插入导向孔J7内可上下移动,阀杆表面 具有多个竖向排汽沟槽29;阀芯、阀杆由高耐磨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因采用了高耐磨弹性复合材料制作的扁 凸形密封圈作活塞轴轴密封,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采用了多道T形活 塞环,不漏汽、不减压,压縮回收效率高;止回阀其阀芯采用高耐磨复合材 料制成,极大的延长了使用寿命,且维修方便;组合式变速箱增设节能惯性 带轮,轮系设计合理,弓形曲轴中心输出,运行平稳、节能,惯性带轮可左 右二面互换安装,增加了使用灵活性;加大了曲轴偏心半径,压縮频率低,
而压缩效率高。


附图1 本实用新型构造主视图
附图2 本实用新型组合变速箱构造示意图
附图3 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附图4 本实用新型活塞轴密封装置局部放大图I 附图5本实用新型密封圈19主视图 附图6本实用新型密封圈19A-—A剖面图 附图7本实用新型T形活塞环安装形式局部放大图II 附图8本实用新型活塞环错叠相接安装形式局部放大图II' 附图9 本实用新型止回阀阀杆阀芯主视图 附图IO本实用新型止回阀阀杆阀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凝汽回收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包括底座11, 由齿轮组4和曲轴5构成的组合式变速箱3,组合式变速箱3由与节能惯性带 轮2同轴之齿轮4a与齿轮4b相啮合、与齿轮4b同轴之齿轮4c与齿轮4d相 啮合、与齿轮4d同轴之曲轴5铰联连杆6构成,如附图2所示,弓形曲轴中 心输出,便于安装使用时电机可18(T换向,惯性带轮2可于变速箱二側互换 安装。电机l置于变速箱顶部,电机输出通过带传动连接节能惯性带轮2,该 带轮2兼作传动轮和飞轮作用,传动平稳、节能。曲轴偏心半径(指曲轴5 其轴心运动轨迹之半径),由原不足60mm,加大到60——100mm,使活塞 行程由原不足120mm,提高到120~~200mm,压縮频率降低,而压缩效率 高,止回阀动作频率降低,延长了使用寿命。变速箱前端固接导向套7,与曲 轴5铰联的连杆6其另一端铰联导向活塞8,导向活塞接导向轴9,导向轴经连接器10连接压縮活塞轴13。压縮缸前端具有轴密封装置,其为套于活塞轴 13上、由压盖20压于密封座18之密封槽内的多个密封圈19构成,密封圈 19其剖面(沿A—A剖切)呈扁凸形,采用高耐磨弹性复合材料制作,本实 施例设2只密封圈,见附图l、 4、 5、 6所示,安装时先将2只密封圈压于密 封座18之密封槽内,压于压盖20,再经螺栓21和弹簧22固定,压盖20设 有注油孔31,工作时,可置一油杯于缸体上,由细腔导管将油杯润滑油引入 注油孔。压縮缸12装有缸套17。压縮活塞14装于活塞轴13之末端,压縮缸 12之末端设密封端盖16,在此之前的已有技术均将活塞装于活塞轴中间,而 活塞轴末端均探出压缩缸末端端盖,支撑于末端端盖上,如此便增加了一处 蒸汽泄露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这一缺陷。压縮活塞14设有密封活塞环1S, 活塞环1S其剖面(沿活塞轴之纵向剖切)呈"T"形,并排设置多个,本实 施例并排设置6个活塞环,其处于活塞表面、与缸套17相接触之横向部分彼 此相靠近接触,如附图7局部放大图n所示,或者,彼此相错叠相接,如附 图8局部放大图IT所示。2个凝汽进入口设于压縮缸缸体側壁,并分别接有 止回阀24, 2个凝汽排出口23设于压縮缸缸体顶部,并分别接有止回阀24', 见附图1和附图3所示。止回阀其主视图如附图l所示,立式构造,其阀芯 2S俯视呈齿轮状,齿间槽构成阀门开启时之过水槽28,阀芯中央具有竖向阀 杆26,阀杆上端插入导向孔27内可上下移动,阀杆表面具有多个竖向排汽沟 槽29,如附图9、 10所示,阀芯、阀杆由高耐磨复合材料制成,可长久耐磨 不损,维修时只需打开上顶盖取出阀芯打磨平底面即可装于重新使用。 压縮缸缸体底部设有停机排水孔30。
权利要求1、新型凝汽回收机,包括底座(11)、电机(1)、由齿轮组(4)和曲轴(5)构成的组合式变速箱(3)、与曲轴铰联之连杆(6)、导向套(7)、导向活塞(8)、导向轴(9)经连接器(10)连接压缩活塞轴(13)、装于活塞轴上的压缩活塞(14)具有活塞环(15)、凝汽压缩缸(12)缸体前端具有轴密封装置、压缩缸凝汽进出口分别接有止回阀(24)和止回阀(24′),其特征是,所述压缩缸缸体前端轴密封装置为套于活塞轴(13)上、由压盖(20)压于密封座(18)之密封槽内的多个复合材料密封圈(19)构成,密封圈(19)其剖面呈扁凸形;所述活塞之活塞环(15)其剖面呈“T”形,并排设置多个,其处于活塞表面、与缸套(17)相接触之横向部分彼此相靠近接触,或者,彼此相错叠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凝汽回收机,其特征是,与电机(l)皮带 传动连接的输入带轮为节能惯性带轮(2);所述组合式变速箱(3)由 与节能惯性带轮(2)同轴之齿轮(4a)与齿轮(4b)相啮合、与齿轮(4b)同轴之齿轮(4c)与齿轮(4d)相啮合、与齿轮(4d)同轴之曲 轴(S)铰联连杆(6)构成;曲轴偏心半径为60——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凝汽回收机,其特征是,压縮活塞(14) 装于活塞轴(13)之末端,压縮缸(12)之末端设密封端盖(16); 2 个凝汽进入口设于压縮缸缸体側壁,并分别接有止回阀(24), 2个凝 汽排出口 (23)设于压縮缸缸体顶部,并分别接有止回阀(2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凝汽回收机,其特征是,所述止回阀其阀芯(25)俯视呈齿轮状,齿间槽构成阔门开启时之过水槽(28),阀芯 中央具有竖向阀杆(26),阀杆上端插入导向孔(27)内可上下移动, 阀杆表面具有多个竖向排汽沟槽(29);阀芯、阀杆由复合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新型凝汽回收机涉及蒸汽回收节能装置。包括电机、组合式变速箱、曲轴连杆、导向装置、往复活塞式压缩缸及止回阀。压缩缸前端轴密封装置由压盖压于密封座之密封槽内的多个复合材料密封圈构成;压缩活塞具有多个“T”形活塞环;止回阀阀芯、阀杆由高耐磨复合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因采用了高耐磨弹性复合材料密封圈作活塞轴轴密封,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采用了多道T形活塞环,不漏汽、不减压,压缩回收效率高;止回阀阀芯、阀杆采用高耐磨复合材料制成,极大的延长使用寿命,且维修方便;组合式变速箱增设节能惯性带轮,轮系设计合理,弓形曲轴中心输出,运行平稳、节能,并使安装使用灵活。
文档编号F22D11/06GK201259212SQ20082011387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0日
发明者王占奎 申请人:王占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