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948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包括:主吸热管;以及至少两个吸热支管;其中,所述主吸热管为由多节子吸热管相互可拆卸连接而成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整体上端呈圆锥状,下端呈柱状,所述子吸热管包括封闭的弧形管壳以及填充在所述弧形管壳内部的导热浆料,所述弧形管壳在面对炉膛中心线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锯齿状,且每个锯齿的深度不超过所在弧形管壳的中心线;所述至少两个吸热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主吸热管上,另一端依次贯穿炉膛内壁和外壁而活动连接至所述蒸汽发生箱,其中所述蒸汽发生箱上设有供所述吸热支管插入的接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热火管节能装置通过增大吸热面积有效缩短了蒸汽产生时间,提高了蒸汽产量。
【专利说明】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回收因炒菜或煮食而在灶上产生余热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社会上广泛推广能源多利用、巧利用,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在节能灶领域,现有技术中广泛提出了“余热回收灶”的概念,即人们在灶上进行炒菜或是蒸煮时,因燃气燃烧或是其他方式使得燃烧炉在其壁上产生了大量的余热,可通过有效回收利用这些余热进行煮饭等一系列操作,提高燃气燃烧的利用率。通常可以看到人们直接将一个水箱安放在余热回收灶的炉膛外壁并与其紧贴,让水箱内的水可以因炉膛上的余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可以用到其他地方,而产生的蒸汽也可以用到别处,进而实现余热回收利用。但是这种方式有所欠缺:
[0003]其一、炉膛外壁的热是由炉膛内壁“渗透”过去的(火在炉膛内燃烧),其热量可以说并不及炉膛内壁,因为灶上余热一大部分都分布在炉膛内腔,因此余热利用率不高;
[0004]其二、尽管位于外壁的水箱可以吸收一部分热量而使水加热,但是其产生的蒸汽较少,且时间较长,对于后续需要蒸汽才能动作的设备等待时间较长,效率并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该装置通过增大吸热面积有效的吸收灶上炉膛内腔的余热,并将其传送给位于炉膛外部的蒸汽发生箱,使得蒸汽发生箱内的水能够快速受热而缩短了产蒸汽的时间,提高了蒸汽产量,使得后续需要蒸汽才能动作的设备等待时间缩短了,效率得到提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位于所述余热回收灶炉膛内壁的主吸热管;以及
[0009]至少两个将所述主吸热管连接至位于余热回收灶炉膛外壁的蒸汽发生箱的吸热支管;其中,
[0010]所述主吸热管为由多节子吸热管相互可拆卸连接而成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整体上端呈圆锥状,下端呈柱状,所述子吸热管包括封闭的弧形管壳以及填充在所述弧形管壳内部的导热浆料,所述弧形管壳在面对炉膛中心线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锯齿状,且每个锯齿的深度不超过所在弧形管壳的中心线;
[0011]所述至少两个吸热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主吸热管上,另一端依次贯穿炉膛内壁和外壁而活动连接至所述蒸汽发生箱,其中所述蒸汽发生箱上设有供所述吸热支管插入的接口,所述接口为蒸汽发生箱上向其内腔延伸的封闭通道,所述封闭通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0012]优选的是,所述多节子吸热管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
[0013]除了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的子吸热管以外,每节子吸热管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形成有凹槽,所述多节子吸热管通过各节子吸热管自身的凸起和凹槽依次首尾串接
[0014]优选的是,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的子吸热管仅在一端设有凸起或是凹槽,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终止位置的子吸热管仅在一端设有凹槽或是凸起。
[0015]优选的是,所述弧形管壳采用金属或是金属合金制成。
[0016]优选的是,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分布在主吸热管中心两侧。
[0017]优选的是,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吸热支管,所述两个吸热支管分别活动连接到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
[0018]优选的是,所述蒸汽发生箱上的接口有两个,且
[0019]该两个接口的中心轴线与箱底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0020]优选的是,所述两个吸热支管中,连接所述主吸热管上端的吸热支管对应的蒸汽发生箱的接口中心轴线与箱底的夹角较小。
[0021]优选的是,所述吸热支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接口采用螺纹连接。
[0022]优选的是,所述吸热支管为封闭的直管,且内部填充有与主吸热管相同的导热浆料。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24]其一、有效的将炉膛内腔的热传递给了蒸汽发生箱,缩短了箱内所产蒸汽的时间,提高了蒸汽产量,进而使得后续所需蒸汽设备(比如说利用蒸汽煮稀饭的设备)的等待时间缩短,提高了加工效率;
[0025]其二、由螺旋状的形式分布在炉膛内腔,且其上设计了面对炉膛中心线的锯齿状的结构,有效增加了吸热面积,使得热量吸收快,提高了余热利用率;同时,其主吸热管由多节子吸热管相互可拆接构成,使得当某一节吸热管使用时间长出现老化现象而导致吸热效果不佳时,可以及时更换,而不至于需要将整个吸热管都更换掉,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变换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而对于清洗方面,也可以拆成一节一节的,大大增加了便捷性;
[0026]其三、该装置除了能够有效吸收因燃气燃烧而在灶上炉膛内壁留下的余热以外,还能直接吸收燃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更是加快了外部蒸汽发生箱的加热速率,由于是分布在炉膛内壁的是,所以其不会影响到灶上锅内食物的蒸煮时间;
[0027]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热火管装置可大幅度的提高余热回收率,缩短蒸汽发生时间,提供蒸汽产量,节约能源,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吸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吸热管其中一节子吸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包括:位于所述余热回收灶炉膛I内壁的主吸热管2 ;以及至少两个将所述主吸热管连接至位于余热回收灶炉膛I外壁的蒸汽发生箱3的吸热支管4 ;其中,所述主吸热管2为由多节子吸热管21相互可拆卸连接而成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整体上端呈圆锥状,下端呈柱状(即圆柱状),所述子吸热管21包括封闭的弧形管壳211以及填充在所述弧形管壳内部的导热浆料212,所述弧形管壳在面对炉膛中心线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锯齿状(参见图3),且每个锯齿的深度不超过所在弧形管壳的中心线;
[0033]所述至少两个吸热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主吸热管上,另一端依次贯穿炉膛内壁和外壁而活动连接至所述蒸汽发生箱,其中所述蒸汽发生箱3上设有供所述吸热支管插入的接口 31,所述接口为蒸汽发生箱上向其内腔延伸的封闭通道,所述封闭通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这里吸热支管与蒸汽发生箱的连接是活动连接的,因此可以随时更换吸热火管的装置,增加了灵活性,也方便取下来清洗。
[0034]这里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余热回收灶炉膛内腔设置吸热火管的方式有效的将内腔的余热传递给了外部的蒸汽发生箱,提高了余热回收率,更加快了蒸汽发生箱内蒸汽的产生速度。而吸热火管的设计,更是充分增加了吸热面积,比如说螺旋形状以及在其上设计的锯齿状结构,都加快了热量的吸收速度。进一步的是,主吸热管由多节子吸热管可相互可拆接构成,使得当某一节吸热管使用时间长出现老化现象而导致吸热效果不佳时,可以及时更换,而不至于需要将整个吸热管都更换掉,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变换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而对于清洗方面,也可以拆成一节一节的,大大增加了便捷性。对于每一节子吸热管而言,其可以如上所说,通过一个封闭管壳和填充在封闭管壳的导热材料实现,也可以不用填充导热材料,而将整个由实心的导热金属构成,其中所述弧形管壳采用金属或是金属合金制成,比如说镁合金或是铝合金等。而吸热支管则起着将主吸热管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箱的作用。
[0035]上述提到的所述多节子吸热管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除了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的子吸热管以外,每节子吸热管21—端设有凸起213,另一端形成有凹槽214,所述多节子吸热管通过各节子吸热管自身的凸起和凹槽依次首尾串接。参见图3,其给出了其中一节子吸热管的简单示意图。而图2中,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的子吸热管a仅在一端设有凸起或是凹槽,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终止位置的子吸热管b仅在一端设有凹槽或是凸起。这里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很多,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是最便捷的沉插式连接,拆卸方便,且操作容易。
[0036]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分布在主吸热管中心两侧。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吸热支管,所述两个吸热支管分别活动连接到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可见,吸热支管也可以与主吸热管拆卸开,增加了更换的便捷性。至于如何活接,可以是穿孔加螺钉的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
[0037]如图1所示,所述蒸汽发生箱上的接口有两个,且该两个接口的中心轴线与箱底之间的夹角不相同。所述两个吸热支管中,连接所述主吸热管上端的吸热支管对应的蒸汽发生箱的接口中心轴线与箱底的夹角较小。
[0038]上述所说的吸热支管与蒸汽发生箱的连接采用活动连接可包括:所述吸热支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接口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吸热支管为封闭的直管,且内部填充有与主吸热管相同的导热浆料。
[0039]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可大幅度的提高余热回收率,缩短蒸汽发生时间,提供蒸汽产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004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所述余热回收灶炉膛内壁的主吸热管;以及 至少两个将所述主吸热管连接至位于余热回收灶炉膛外壁的蒸汽发生箱的吸热支管;其中, 所述主吸热管为由多节子吸热管相互可拆卸连接而成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整体上端呈圆锥状,下端呈柱状,所述子吸热管包括封闭的弧形管壳以及填充在所述弧形管壳内部的导热浆料,所述弧形管壳在面对炉膛中心线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锯齿状,且每个锯齿的深度不超过所在弧形管壳的中心线; 所述至少两个吸热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主吸热管上,另一端依次贯穿炉膛内壁和外壁而活动连接至所述蒸汽发生箱,其中所述蒸汽发生箱上设有供所述吸热支管插入的接口,所述接口为蒸汽发生箱上向其内腔延伸的封闭通道,所述封闭通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节子吸热管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 除了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的子吸热管以外,每节子吸热管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形成有凹槽,所述多节子吸热管通过各节子吸热管自身的凸起和凹槽依次首尾串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的子吸热管仅在一端设有凸起或是凹槽,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终止位置的子吸热管仅在一端设有凹槽或是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壳采用金属或是金属合金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分布在主吸热管中心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吸热支管,所述两个吸热支管分别活动连接到所述主吸热管的螺旋起始位置与螺旋终止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箱上的接口有两个,且 该两个接口的中心轴线与箱底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吸热支管中,连接所述主吸热管上端的吸热支管对应的蒸汽发生箱的接口中心轴线与箱底的夹角较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支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接口采用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余热回收灶吸热火管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支管为封闭的直管,且内部填充有与主吸热管相同的导热浆料。
【文档编号】F22B1/22GK204227474SQ20142067989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何山, 乔之勇, 唐小梅, 田洪章 申请人:绵阳市树人机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