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一体化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6123发布日期:2018-10-16 20:04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氧器领域,尤其涉及海上发电平台的船用除氧器。



背景技术:

除氧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和其它不凝结气体,以保证给水的品质。若水中溶解氧气,就会使与水接触的金属被腐蚀,同时在热交换器中若有气体聚积,将使传热的热阻增加,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因此水中溶解有任何气体都是不利的,尤其是氧气,它将直接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常规的一体式除氧器均采用卧式结构布置,除氧器兼做水箱,采用喷雾除氧和蒸汽通入水中深度除氧相结的方式将凝结水加热到饱和温度,氧气和其他不凝结气体从水中析出,排出除氧器,达到除氧的目的。

海洋动力平台是海洋移动式小型核电站,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除氧器作为该类电站必不可少的设备,可以提高循环水介质品质,保护汽轮机及其他回热设备避免产生腐蚀,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但常规的除氧器运用到海上发电领域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常规的一体式除氧器由于为卧式结构,其体积较大,导致占地空间较大,当作为海上发电平台的船用除氧器使用时,由于会受到船体结构的限制,因此上述常规的卧式除氧器由于占地空间较大等因素,并不适合于船用;另外,由于是运用到船体上,因此船用除氧器还需满足能随船摆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一体化除氧器,以解决除氧器用于船体上时占地空间大且不能随船摆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船用一体化除氧器,该除氧器的筒体为立式结构,除氧器的除氧段位于该筒体上半部的空间内,除氧器的水箱则位于该筒体下部分的空间内,除氧器筒体上部的筒壁设置有用于将筒体与船舱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杆件,各杆件绕所述筒体的环面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氧段包括喷嘴、淋水盘、填料层和蒸汽入口;所述的喷嘴设置于靠近筒体顶部的位置,喷嘴藉由筒壁的凝结水入口与外部的凝结水管道连通,该喷嘴用于使凝结水呈雾状喷出,所述的淋水盘间隔设置于所述喷嘴的下方,所述的填料层设置于所述淋水盘的下方,所述的蒸汽入口位于所述填料层的下方;

其中,所述的淋水盘用于使由喷嘴喷出的凝结水均匀流入下方的填料层,所述的填料层则用于使凝结水与蒸汽充分换热。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采用的填料为拉西环或鲍尔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填料层设置有填料固定装置,该填料布置装置为网格状,填料位于各网格形成的网孔内。

进一步的,该除氧器还设置有人孔,该人孔位于所述的喷嘴和淋水盘之间的筒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箱配置有水位测量装置,用于监视水箱内的水位。

进一步的,该除氧器的排汽管连通于除氧段位于筒体的顶部,除氧器的凝结水出口则连通于水箱位于筒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考虑到船用空间的限制及浪摆时稳定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将除氧器的筒体设计为立式结构,同时还通过支撑装置将筒体与船舱固定;一方面,立式结构相较于现有卧式结构的除氧器而言,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空间较小,更适合于海上发电平台的船只使用;另一方面,增设支撑装置可以使除氧器与船舱保持固定,在遇到浪摆时除氧器可以随船摆动,能满足浪摆时设备稳定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 1中填料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筒体,2-除氧段,3-水箱,4-杆件,5-人孔,6-水位测量装置,7-排汽管,8-的凝结水出口,21-喷嘴,22-淋水盘,23-填料层,24-蒸汽入口,25-凝结水入口,231-填料固定装置,232-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用一体化除氧器,该除氧器的筒体1为立式结构,除氧器的除氧段2位于该筒体1上半部的空间内,除氧器的水箱3则位于该筒体1下部分的空间内,除氧器筒体1上部的筒壁设置有用于将筒体1与船舱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

一方面,立式结构的筒体1相较于现有卧式结构的除氧器而言,占用空间大大减小,更适合于海上发电平台的船只使用;另一方面,增设支撑装置可以使除氧器与船舱保持固定,在遇到浪摆时除氧器可以随船摆动,能满足浪摆时设备稳定性的要求。

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杆件4,各杆件4绕所述筒体1的环面等间距布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杆件4的数量为三个,杆件4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以保证筒体1四周受到杆件4的支撑是均匀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除氧段2包括喷嘴21、淋水盘22、填料层23和蒸汽入口24。所述的喷嘴21设置于靠近筒体1顶部的位置,喷嘴21藉由筒壁的凝结水入口25与外部的凝结水管道连通,该喷嘴21用于使凝结水呈雾状喷出,所述的淋水盘22间隔设置于所述喷嘴21的下方,所述的填料层23设置于所述淋水盘22的下方,所述的蒸汽入口24位于所述填料层23的下方。其中,所述的淋水盘22用于使由喷嘴21喷出的凝结水均匀流入下方的填料层23,所述的填料层23则用于使凝结水与蒸汽充分换热。更具体的,喷嘴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喷嘴21通过管道与凝结水入口25相连进而与外部的凝结水管道连通,喷嘴21可选用弹簧喷嘴,喷嘴21喷出的雾状凝结水可以为伞形的水膜;所述的蒸汽入口24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筒体1的两侧,蒸汽由蒸汽入口24进入筒体1后可均匀分布后再进入到上方的填料层23,以使蒸汽与凝结水的换热更充分、均匀。

优选地,所述填料层23采用的填料232为拉西环或鲍尔环。拉西环或鲍尔环用于增大气液两相的接触面,使两者相互强烈混合,进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为了确保浪摆工况时,填料不会大幅摆动,也不会产生噪音,所述的填料层23设置有填料固定装置231,该填料固定装置231为网格状,填料232位于各网格形成的网孔内,从而可以避免填料232的摆动和噪声。

为了便于维护筒体1内的部件,该除氧器还设置有人孔5,该人孔5位于所述的喷嘴21和淋水盘22之间的筒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箱3配置有水位测量装置6,用于监视水箱3内的水位。水位测量装置6与除氧器的系统调节阀门等装置形成联动,从而可避免水位过高淹没蒸汽入口或水位过低使泵产生汽蚀等情况的发生。

通常地,除氧器的排汽管7连通于除氧段2位于筒体1的顶部,除氧器的凝结水出口8则连通于水箱3位于筒体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除氧器运行时,来自低压加热器的主凝结水经进水调节阀调节后,通过凝结水入口25进入除氧器的除氧段2,经喷嘴21呈雾状喷出,与由下而上的加热蒸汽进行混合式传热和传质,凝结水迅速达到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此时水中的大部份溶氧及其他不凝结气体被解析出来,达到初步除氧的目的;之后,经过初步除氧的凝结水经由淋水盘22的均布后进入到下方的填料层23,在填料层23中,凝结水与蒸汽相向运动,达到充分、均匀换热的目的,使凝结水中剩余的溶氧及其他不凝结气体进一步析出,达到深度除氧的目的;从水中析出的溶氧及其他不凝结气体不断从筒体1顶部的排汽管7排出,而经过深度除氧后的凝结水则汇入到除氧器的水箱3中,可由筒体1底部的凝结水出口8排出进入下游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