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省煤器集箱用组合式支撑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0931发布日期:2021-05-11 16:1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省煤器集箱用组合式支撑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集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省煤器集箱用组合式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锅炉效率,筒式锅炉逐渐发展为管式锅炉,以增加传热面积,锅水由锅筒经下降管流入下面的箱体中,由箱体分配给各管束,这些管束中的水不断吸收热能,汇集到上面的箱体中再流回锅筒内,我们把上、下的箱体称为集箱或者联箱,集箱(又称联箱),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上集箱和下集箱。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锅炉省煤器集箱由于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移动非常不便,然而现有的集箱用支撑构件只能实现支撑,从而实用性较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省煤器集箱用组合式支撑构件,通过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对应位置的两个滑块分别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四个滑块底部的上梯形条与对应位置的上梯形块交错,进而带动活动板以及四个万向轮向下移动将省煤器集箱本体顶起,便于省煤器集箱本体的移动,多个上梯形条与对应位置的下梯形条插接,通过两个t型板实现对省煤器集箱本体支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省煤器集箱用组合式支撑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省煤器集箱本体,所述底板两侧均连接有t型板,其中一个t型板一端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两个t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轴端部与第一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中部以及第二转动杆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以及第二转动杆外部均套设有两个滑块,四个滑块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三个上梯形条,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四角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活动板顶部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多个下梯形条,多个上梯形条均与对应位置的下梯形条插接,所述活动板与对应位置的t型板之间均连接有两个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两侧以及第二转动杆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转动杆两侧的螺纹方向以及第二转动杆两侧的螺纹方向均呈相反设置。

优选的,四个滑块一端均贯穿设置有螺纹孔,四个滑块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均通过轴承与远离正反转电机的t型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两个t型板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槽,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对应位置的限位槽中。

优选的,靠近所述正反转电机的t型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收纳腔。

优选的,远离所述正反转电机t型板顶部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正反转电机外部设置有机罩,所述机罩通过多个螺钉与对应位置的t型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正反转电机正转带动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转动,进一步带动对应位置的两个滑块分别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四个滑块底部的上梯形条与对应位置的上梯形块交错,进而带动活动板以及四个万向轮向下移动,四个弹簧被压缩,四个万向轮实现将两个t型板以及省煤器集箱本体顶起,便于省煤器集箱本体的移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接通正反转电机反转带动多个上梯形条与对应位置的下梯形条插接,四个弹簧带动活动板以及四个万向轮向上移动,实现将四个万向轮收纳至两个t型板之间,通过两个t型板实现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移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省煤器集箱本体;3、t型板;4、正反转电机;5、第一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7、皮带轮;8、传动皮带;9、滑块;10、上梯形条;11、活动板;12、万向轮;13、下梯形条;14、弹簧;15、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锅炉省煤器集箱用组合式支撑构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置有省煤器集箱本体2,所述底板1两侧均连接有t型板3,其中一个t型板3一端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4,两个t型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所述正反转电机4输出轴端部与第一转动杆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5中部以及第二转动杆6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7,两个皮带轮7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8,所述第一转动杆5外部以及第二转动杆6外部均套设有两个滑块9,四个滑块9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三个上梯形条10,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底部四角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万向轮12,所述活动板11顶部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多个下梯形条13,多个上梯形条10均与对应位置的下梯形条13插接,所述活动板11与对应位置的t型板3之间均连接有两个弹簧14。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杆5两侧以及第二转动杆6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转动杆5两侧的螺纹方向以及第二转动杆6两侧的螺纹方向均呈相反设置,实现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转动时带动对应位置的两个滑块9同时向两侧移动,或者同时向中部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四个滑块9一端均贯穿设置有螺纹孔15,四个滑块9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外部,实现螺纹传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均通过轴承与远离正反转电机4的t型板3转动连接,实现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板11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两个t型板3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槽,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对应位置的限位槽中,实现对活动板11限位。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靠近所述正反转电机4的t型板3顶部固定设置有收纳腔,便于对正反转电机4的导线收纳。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远离所述正反转电机4t型板3顶部远离正反转电机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便于拉动底板1以及省煤器集箱本体2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反转电机4外部设置有机罩,所述机罩通过多个螺钉与对应位置的t型板3固定连接,实现对正反转电机4防护。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对省煤器集箱本体2移动时,将正反转电机4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接通,接通正反转电机4正转带动第一转动杆5转动,在两个皮带轮7以及传动皮带8的作用下,第一转动杆5带动第二转动杆6转动,由于四个滑块9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外部,且第一转动杆5两侧的螺纹方向以及第二转动杆6两侧的螺纹方向均呈相反设置,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转动时带动对应位置的两个滑块9分别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四个滑块9底部的上梯形条10与对应位置的上梯形块交错,进而带动活动板11以及四个万向轮12向下移动,四个弹簧14被压缩,四个万向轮12实现将两个t型板3以及省煤器集箱本体2顶起,将导线收纳至收纳腔内,从而便于省煤器集箱本体2的移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接通正反转电机4反转带动多个上梯形条10与对应位置的下梯形条13插接,四个弹簧14带动活动板11以及四个万向轮12向上移动,实现将四个万向轮12收纳至两个t型板3之间,通过两个t型板3实现支撑,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锅炉省煤器集箱由于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移动非常不便,然而现有的集箱用支撑构件只能实现支撑,从而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通过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转动带动对应位置的两个滑块9分别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四个滑块9底部的上梯形条10与对应位置的上梯形块交错,进而带动活动板11以及四个万向轮12向下移动将省煤器集箱本体2顶起,便于省煤器集箱本体2的移动,多个上梯形条10与对应位置的下梯形条13插接,通过两个t型板3实现对省煤器集箱本体2支撑。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