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11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支承结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
背景技术
立式、倒U形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以下简称SG)是国内核电厂采用的主流SG型式。传热管支承板是对U形管直管段提供支承的重要部件,其结构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管子的微振磨损、应力腐蚀、传热状况,还直接影响到SG循环倍率的高低。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梅花孔式支承板在上述所提要点上表现不尽完美。国外Babcock & Wilcox公司以及西屋公司已提出栅格型管子支承,结构上大同小异,都是由数量众多的支承条互锁安装形成栅格条管子支承组件。相比梅花孔式支承板,在各项性能指标上提升不少。
然而,国外公司所提结构方案在整体性、精度、主要尺寸可变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并且存在安装工作量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可以实现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的支承,且该支承板整体性好、加工精度高、流通面积大、主要尺寸可变性优良、安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该支承板包括基本孔型单元A和基本孔型单元B,整个支承板由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A和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B在同一平面内扩展组合而成,其中,基本孔型单元A为框架结构,且在该框架结构上设有对传热管直管段支承的支承点,并使上下两层交错放置的支承板对同一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时,两层支承板框架结构中的支承点沿传热管直管段周向均匀分布;基本孔型单元B与基本孔型单元A结构类似,仅在基本孔型单元A的框架结构中具有实体板结构,并在该实体板结构中开有可支承该支承板的定距螺杆孔。
所述的支承板中的基本孔型单元A为阶梯型类矩形框架结构,且该类矩形框架结构中长边相对阶梯棱处圆角间的距离与传热管直管段外壁直径相匹配,并使上下两层交错放置的支承板对同一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时,四个阶梯棱处圆角对该传热管直管段的四个支承点彼此间隔90°,即四个支承点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基本孔型单元A类矩形框架结构的宽度D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取最小值。
所述的基本孔型单元B中实体板上开有直径为M的圆形定距螺杆孔,且定距螺杆孔的下端开有直径略大于M的环形槽,形成阶梯圆柱筒结构的定距螺杆孔。
所述的定距螺杆孔直径M为18mm
所述的支承板中基本孔型单元A类矩形框架结构的宽度D为3mm。[0012]所述的支承板的厚度HO为30mm。
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若干根固定在管板上的长定距螺杆,下层支承板中的定距螺杆孔放置于长定距螺杆上,并通过短定距螺杆与长定距螺杆连接,将下层支承板固定;上层支承板与下层支承板错开一定角度,平行安装在下层支承板的上方,且相距高度为Hl。
所述的上层支承板与下层支承板错开60°或90°的角度,并平行安装在下层支承板的上方,且相距高度为Hl。
所述的上下两层支承板相距的高度Hl为70mm。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可应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立式、倒U形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该支承板整体性好、加工精度高、流通面积大、主要尺寸可变性优良、安装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局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局部立体图;
图3为图1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传热管直管段;2、支承板;3、定距螺杆孔;4、管板;5、长定距螺杆;6、短 定距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f图4所示,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该支承板2包括基本孔型单元A和基本孔型单元B,整个支承板2由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A和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B在同一平面内扩展组合而成,其中,基本孔型单元A为阶梯型类矩形框架结构,且该类矩形框架结构中长边相对阶梯棱处圆角间的距离与传热管直管段I外壁直径相匹配,并使上下两层交错放置的支承板2对同一传热管直管段I支承时,四个阶梯棱处圆角对该传热管直管段I的四个支承点彼此间隔90°,即四个支承点周向均匀分布;基本孔型单元A类矩形框架结构的宽度D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取最小值,例如,基本孔型单元A类矩形框架结构的宽度D为3mm ;基本孔型单元B与基本孔型单元A类似,仅在该类矩形框架结构中部分为实体板结构,且在该实体板上开有直径为M的圆形定距螺杆孔3,例如M为18mm,且定距螺杆孔3的下端开有直径略大于M的环形槽,形成阶梯圆柱筒结构的定距螺杆孔3。
如图5、图6所示,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若干根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管板4上的长定距螺杆5,下层支承板中的定距螺杆孔3放置于长定距螺杆5上,并通过短定距螺杆6与长定距螺杆5螺纹连接,将下层支承板2固定,上层支承板与下层支承板错开一定角度,例如60°或90°,平行安装在下层支承板的上方,且相距高度为H1,每个支承板2的厚度为HO,例如,上下两层支承板2的高度Hl为70mm,每个支承板2的厚度为30mm。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其特征在于:该支承板(2)包括基本孔型单元A和基本孔型单元B,整个支承板(2)由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A和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B在同一平面内扩展组合而成,其中,基本孔型单元A为框架结构,且在该框架结构上设有对传热管直管段(I)支承的支承点,并使上下两层交错放置的支承板(2)对同一传热管直管段(I)支承时,两层支承板(2)框架结构中的支承点沿传热管直管段(I)周向均匀分布;基本孔型单元B与基本孔型单元A结构类似,仅在基本孔型单元A的框架结构中具有实体板结构,并在该实体板结构中开有可支承该支承板(2)的定距螺杆孔(3)。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2)中的基本孔型单元A为阶梯型类矩形框架结构,且该类矩形框架结构中长边相对阶梯棱处圆角间的距离与传热管直管段(I)外壁直径相匹配,并使上下两层交错放置的支承板(2)对同一传热管直管段(I)支承时,四个阶梯棱处圆角对该传热管直管段(I)的四个支承点彼此间隔90°,即四个支承点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孔型单元A类矩形框架结构的宽度D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取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孔型单元B中实体板上开有直径为M的圆形定距螺杆孔(3),且定距螺杆孔(3)的下端开有直径略大于M的环形槽,形成阶梯圆柱筒结构的定距螺杆孔(3)。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距螺杆孔(3 )直径M为18mm
6.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2)中基本孔型单元A类矩形框架结构的宽度D为3mm。
7.根据权利要求
1飞所述的任意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2)的厚度HO为30mm。
8.—种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包括若干根固定在管板(4)上的长定距螺杆(5),下层支承板中的定距螺杆孔(3)放置于长定距螺杆(5)上,并通过短定距螺杆(6)与长定距螺杆(5)连接,将下层支承板(2)固定;上层支承板与下层支承板错开一定角度,平行安装在下层支承板的上方,且相距高度为Hl。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支承板与下层支承板错开60°或90°的角度,并平行安装在下层支承板的上方,且相距高度为Hl。
10.根据权利要求
8或9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层支承板(2)相距的高度Hl为70mm。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支承结构技术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直管段支承板。该支承板由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A和若干个基本孔型单元B在同一平面内扩展组合而成,其中,基本孔型单元A为框架结构,且在该框架结构上设有支承点,并使上下两层交错放置时,两层支承板框架结构中的支承点沿传热管直管段周向均匀分布;基本孔型单元B与基本孔型单元A结构类似,仅在基本孔型单元A的框架结构中具有实体板结构,并在该实体板结构中开有可支承该支承板的定距螺杆孔。该支承板可应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立式、倒U形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该支承板整体性好、加工精度高、流通面积大、主要尺寸可变性优良、安装简单。
文档编号G21D1/00GKCN203024130SQ201220686266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谈国伟, 陈军亮, 余平, 邓丰, 张敏杰 申请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