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排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902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排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排烟过程中的排烟除尘净化装置。
目前在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其生产和生活取暖都是通过锅炉燃煤来实现的,其缺点是大部分的锅炉,特别是县城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锅炉排烟都没有安装排烟净化装置,烟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目前虽有一些企业安装和使用了除尘装置,但也多由于结构复杂,造件高,不易维修而不能正常使用,一些较小的企业则是由于现有的除尘装置造价高而无法安装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廉,除尘和排烟净化效果好的锅炉排烟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排烟净化装置是由排烟净化装置主体,排水管,水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采用的消烟除尘方式为水浴消烟除尘方式。其排烟净化装置主体由相互连通的左右两个部分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设置一自动流回水管,左面部分的体积较少,右面部分的体积较大,左面部分的上端设置有进烟口,右面部分的上端设置有排烟口,在排烟口处设置一个自动翻板,通过一连杆机构和烟道挡板相连,在右面部分的内部上方设置一个隔板,侧面设置一个加水口和水位计,下端设置一个排放闸门及两个排水管,排水管和水箱相连,在自动流回水管的下面设置一个隔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排烟净化装置适用于城市小型锅炉和炉窑等设施的消烟除尘,大大地减少了城市空气污染。
2、该装置投资少,易于维修,见效快,施工容易,不需要高大的烟囱,且处理有害气体灵活性强。
3、由于除尘装置的利用,大量地减轻了引风机的动力负荷,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锅炉排烟净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情况该排烟净化装置是由排烟净化装置主体1,排水管2,水箱3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采用的消烟除尘方式为水浴消烟除尘方式。其排烟净化装置主体1由相互连通的左右两个部分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设置一自动流回水管14,左面部分的体积较少,右面部分的体积较大,左面部分的上端设置有进烟口4,右面部分的上端设置有排烟口5,在排烟口5处设置一个自动翻板6,通过一连杆机构7和烟道挡板8相连,在右面部分的内部上方设置一个隔板9,侧面设置一个加水口10和水位计11,下端设置一个排放闸门12及两个排水管2,排水管2和水箱3相连,在自动流回水管14的下面设置一个隔板13。
使用时,进烟口4安装在锅炉出烟口处,将排烟口5与引风机的吸气口相接,当引风机开始工作时,自动翻板6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抬起,并通过连杆机构7将烟道档板8关闭,这时从锅炉中排出的烟气通过净化装置主体1左面部分进行水浴净化除尘处理,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净化装置主体1右面部分排出。工作一定时间后,由于水量消耗需要打开吸水开关15补充水量,同时将排水开关17打开通过水泵16将污水排出,沉淀下来的颗粒状污物通过排放闸门12排出,自动回流水管14能够保证净化装置主体1的水位保持左右平衡而不受引风机作用的影响。当锅炉停止大量供热、引风机停止工作时,自动翻板6落下,从而通过连杆机构7带动烟道档板8打开,这时正常排烟。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排烟净化装置,该装置是由排烟净化装置主体(1),排水管(2),水箱(3)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采用的消烟除尘方式为水浴消烟除尘方式,其特征在于排烟净化装置主体(1)由相互连通的左右两个部分构成,左面部分的体积较少,右面部分的体积较大,左右两部分之间设置一自动流回水管(14),左面部分的上端设置有进烟口(4),右面部分的上端设置有排烟口(5),在排烟口(5)处设置一个自动翻板(6),通过一连杆机构(7)和烟道挡板(8)相连,在右面部分的内部上方设置一个隔板(9),侧面设置一个加水口(10)和水位计(11),下端设置一个排放闸门(12)及两个排水管(2),排水管(2)和水箱(3)相连,在自动流回水管(14)的下面设置一个隔板(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排烟过程中的排烟除尘净化装置,该排烟净化装置是由排烟净化装置主体(1),排水管(2),水箱(3)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采用的消烟除尘方式为水浴消烟除尘方式,其排烟净化装置主体由相互连通的左右两个部分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设置一自动流回水管,它特别适用于城市小型锅炉和炉窑等设施的消烟除尘,可大大地减少了城市空气污染,该装置投资少,易于维修,见效快,施工容易,不需要高大的烟囱,且处理有害气体灵活性强。
文档编号F23J15/04GK2432456SQ00212239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4日
发明者殷志明 申请人:殷志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