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吹灰器的预混可燃气混合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500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燃气吹灰器的预混可燃气混合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吹灰器的预混可燃气体混合点火装置,尤其是能有效防止爆燃回火的预混可燃气体混合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吹灰是通过对预混可燃气体强迫点燃产生爆燃冲击波进行锅炉等受热面吹灰的技术,由于其吹灰能量大和干式吹灰的优点,工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关键部件之一的预混可燃气体混合点火装置既能满足点火可靠又能有效防止爆燃向上游管路回火的要求。目前,通常是采用“堵”的方法,如采用钻更小的小孔或增加上游管道的阻力来防止爆燃回火,都存在防止爆燃回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且太小的小孔会增加管路堵塞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使用的预混可燃气体混合点火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吹灰器的预混可燃气体混合点火装置,该装置不仅能保证可靠混合点火,而且能防止爆燃回火。
本实用新型由可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堵头、混合室、混合室出口管、阻火器、点火室进口管、三通、堵头、点火室、点火室出口管和点火器构成,其特征是点火室与带有堵头的直角三通连接,连接堵头和点火室的三通的两端口中心轴线同心,而点火室进口管与连接堵头和点火室的三通两端口中心轴线成90°,混合室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混合室出口管直径,点火室直径或等于点火室进口管和点火室出口管直径。可燃气和空气在混合室中形成预混可燃气体,经过阻火器和点火室进口管进入点火室,经点火器强迫点火后,产生瞬时的爆燃冲击波(作用时间约为几十毫秒),该爆燃冲击波同时冲向点火室包括点火室出口、点火室进口管和点火室堵头。冲向点火室进口方向的爆燃冲击波直接冲向堵头,被阻折回削弱;而点火室进口管与连接堵头和点火室的三通的两端口中心轴线成90°,爆燃冲击波对点火室进口管作用减小,而且设有阻火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爆燃火焰向上游管路传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预混可燃气体可靠的混合点火的同时,保证爆燃向上游管路回火确保了系统安全运行,另外,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制造。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由可燃气进气管1、空气进气管2、堵头3、混合室4、混合室出口管5、阻火器6、点火室进口管7、三通8、堵头9、点火室10、点火室出口管11和点火器12构成,其中点火室10与带有堵头9的三通8连接,连接堵头9和点火室10的三通8的两端口中心轴线同心,而点火室进口管7与连接堵头9和点火室10的三通8两端口的中心轴线成90°,混合室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混合室出口管5直径,点火室10直径或等于点火室进出口管11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由可燃气进气管1、空气进气管2、堵头3、混合室4、混合室出口管5、阻火器6、点火室进口管7、三通8、堵头9、点火室10、点火室出口管11和点火器12构成。可燃气进气管1和空气进气管2分别接入混合室4,可燃气进气管1伸入混合室4内的管子端部设有堵头3,在靠近端部堵头3的一端开有小孔,阻火器6进口一端与混合室出口管5相连,出口一端与点火室进口管7相连,点火室进口管7与三通8垂直相连,三通8的同心两端口分别与堵头9和点火室10相连,点火室10的出口连接点火室出口管11,点火器12布置在点火室10上。其特征是点火室10与带有堵头9的三通8连接,连接堵头9和点火室10的三通8的两端口中心轴线同心,而点火室进口管7与连接堵头9和点火室10的三通8两端口的中心轴线成90°,混合室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混合室出口管5直径,点火室10直径或等于点火室进出口管11直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燃气吹灰器的预混可燃气混合点火装置,由可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堵头、混合室、混合室出口管、阻火器、点火室进口管、三通、堵头、点火室、点火室出口管和点火器构成,其特征是点火室与带有堵头的三通连接,连接堵头和点火室的三通的两端口中心轴线同心,而点火室进口管与连接堵头和点火室的三通的两端口中心轴线成90°,混合室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混合室出口管直径,点火室直径或等于点火室进出口管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燃气吹灰器的预混可燃气混合点火装置,由可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堵头、混合室、混合室出口管、阻火器、点火室进口管、三通、堵头、点火室、点火室出口管和点火器构成,其特征是点火室与带有堵头的三通连接,连接堵头和点火室的三通的两端口中心轴线同心,而点火室进口管与连接堵头和点火室的三通的两端口中心轴线成90°,混合室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混合室出口管直径,点火室直径或等于点火室进出口管直径。它可作为燃气吹灰的混合点火装置,能同时满足点火可靠和有效防止爆燃回火的要求。
文档编号F23J3/00GK2869600SQ20042007752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陈长栋 申请人:北京凡元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