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879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制粉系统流量控制设备,特别是一种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全封闭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一般用在锅炉制粉系统中作一次风调平。其原有结构请参见图1,它由一套传动机构包括一调整装置5,该调整装置作用于一丝杆2,啮合在丝杆上的前、后螺母1、4分别带动二块可调缩孔板3运动,这些调整传动机构全都是设计在壳体6内部。由于锅炉运行时可调缩孔内部流过的介质是一次风煤粉混合物,而煤粉混合物见缝就钻,煤粉就直接进入丝杆和螺母构成的调整机构中间的间隙,从而经常出现调整机构卡涩不灵活,卡涩严重时无法进行调整,阻碍传动机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会卡涩的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了其技术问题一种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包括壳体,以及安置在壳体内的可沿导槽移动的两缩孔板,其特征在于缩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丝杆,该丝杆穿出壳体之外,并与调整支架上的一调整螺母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锅炉机组运行中双芯可调缩孔操作灵活无卡涩,方便运行人员和机组调试人员操作,对锅炉机组经济运行和安全运行起到了可靠的保证,彻底解决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操作不灵活的缺陷。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封闭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表示为1-前螺杆;2-丝杆;3-缩孔板;4-后螺母;5-调整装置;6-壳体;1.1-调整支架;1.2-丝杆; 1.3-缩孔板;1.4-调整螺母;1.5-壳体; 1.6-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2、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5,以及安置在壳体1.5内的可沿导槽1.6移动的两缩孔板1.3。
每一块缩孔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丝杆1.2,该丝杆1.2穿出壳体1.5之外,并与调整支架1.1上的一调整螺母1.4相啮合。所述的调整支架1.1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5的外部,另一端转动连接调整螺母1.4。
本实用新型把双芯可调缩孔调整传动机构从内部设计到外部,并采用两套独立的传动机构分别带动可调缩孔板,因此彻底解决双芯可调缩孔操作不灵活的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包括壳体,以及安置在壳体内的可沿导槽移动的两缩孔板,其特征在于缩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丝杆,该丝杆穿出壳体之外,并与调整支架上的一调整螺母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支架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部,另一端转动连接调整螺母。
专利摘要一种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涉及电站锅炉制粉系统流量控制设备,它包括壳体,以及安置在壳体内的可沿导槽移动的两缩孔板,其特征在于缩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丝杆,该丝杆穿出壳体之外,并与调整支架上的一调整螺母相啮合。本实用新型在锅炉机组运行中双芯可调缩孔操作灵活无卡涩,方便运行人员和机组调试人员操作,对锅炉机组经济运行和安全运行起到了可靠的保证,彻底解决双芯可调缩孔调整机构操作不灵活的缺陷。
文档编号F23K3/00GK2793579SQ20052004136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8日
发明者钱继东 申请人:钱震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