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式旋流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123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混式旋流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应用于诸如宾馆、酒家、食堂 之类的灶具上,属于厨房灶具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目前,在上述例举的但不限于的场所使用的灶具上的燃烧器结构是与普 通的家用液化气灶具上的燃烧器相仿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能满足使用要求, 但是存在有以下欠缺 一是节能效果无法体现;二是不能充分燃烧,导致烟 气中的一氧化碳髙于相关标准例如国际标准0.10%的要求;三是燃烧温度值 低,往往仅在800-100(TC左右,导致火力不旺而影响菜肴的加工质量及时间, 并且浪费能源;四是所配备的风机造成的噪声大,影响操厨环境,等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可以有益地节约能源的、改善燃烧效果 而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得以提高燃烧温度而满足各种菜肴加工要求 并且可縮短加工时间的、降低由鼓风机所产生的噪声的预混式旋流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它包括一 构成有混合气腔并且在外壁的上、下方分别延设有固定座和用将混合气引入到混合气腔中去的进风接口的混合气筒体; 一燃烧板,设在所述混合气筒体 的顶部,板体上间布有与混合气腔相通的混合气通孔,燃烧板的中央凹设有 一火帽腔; 一间布有气孔的常明火帽,于所述的火帽腔内; 一间布有通气孔 的布气盘,设在混合气腔的偏下部,并且居于进风接口的进风口的上方;一 明火管,自混合气筒体的底部穿入并且在穿过布气盘后穿及到燃烧板的火帽 腔中央; 一液化气引入管,自混合气筒体的底部引入后定位于布气盘上,并 且探出于布气盘;至少一对螺旋叶片,在布气盘的上方部位与混合气腔的腔 壁固定; 一压火圈,置于所述的燃烧板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气通孔是倾斜孔,倾斜孔的斜向是与所述的蠊旋叶片的據旋方向相一致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为2-10°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为3-7°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座为固定盘或固定脚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结构与已有技术相比可节能30%以上;燃烧效果理想而能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降至0.001%;燃烧温度最高可达12001C以上,可縮短对菜肴的加工时间,进一步节约能源;布气盘兼有布气及降噪之效,能改善操厨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为了使专利局审査员尤其是公众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 其有益效果,申请人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尽 描述如下请参阅图1,给出了 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并且优选的形状为圆筒体的混合气 筒体1,该混合气筒体1是完全中空的,从而构成为混合气腔11,混合气腔 11的底部应当是封闭的而上部则是敞口的。在混合气筒体1的外壁并且偏上 方延设有一固定座12,按本实施例,所推荐的固定座12犹如法兰边,因此是 固定盘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如果改为围绕混合气筒体1的多个固定脚,那 么也完全是可行的,因此而知,对于固定座12的形状不应受到所举例子之限 制。混合气筒体1的外壁靠近底部延接有一进风接口 13,该进风接口 13是用 来与鼓风机(通常为涡流式鼓风机)连接的,由进风接口 13的进风口 131将 由鼓风机9鼓入的空气引至混合气腔11中。燃烧板2焊固在前面提到的混合 气腔ll上部的敞口部位,在燃烧板2上布满有混合气通孔21,混合气通孔 21的倾斜角度优选为2-10° ,较好地为3-7° ,更好地为4-6° 。以目前的图 示位置状态为例,所有混合气通孔21—律向左倾斜,这是为了与蠊旋叶片7 的旋向相一致,因为蠊旋叶片7的旋向即蠊旋方向决定了混合气的气流旋向, 因此混合气通孔21的倾斜方向必须兼顾于此。如果螺旋叶片7的旋向与目前 图示状态相反,那么混合气通孔21的倾斜方向也相反。又见,在燃烧板2的中央即燃烧板2所朝向外的一侧中央形成有一个凹坑,藉由该凹坑而构成为 火帽腔22,该火帽腔22的不言而喻的作用是供常明火帽3容纳,常明火帽3上同样间布有气孔31。常明火帽3起到小火的作用。
请继续见图1,布气盘4被设置在混合气筒体1的混合气腔11靠下方, 更为确切的位置是居于进风接口 13的进风口 131的上面,与混合气腔11的 腔壁相固定。在布气盘4上间布有通气孔41,由于布气盘4的设置,从而将 整个混合气腔11的下部分隔出一个进风腔111,进风腔111中的空气从通气 孔41进入混合气腔11中,与由液化气引入管6引入的液化气相混合。液化 气引入管6从混合气筒体1的底部穿入,再穿过布气盘4的中央,并且其喷 口 61位于布气盘4的上方即探出于布气盘4。液化气的进入与否由其管路上 的第二阀门62所控制,关闭,则液化气入口 63无法引气,反之亦然。明火 管5也同样自混合气筒体1的底部穿入,直至穿及并探出于燃烧板2中央的 火帽腔22,明火管5的常明火喷口 51对准于倒扣在火帽腔22中的常明火帽 3的帽腔中。明火管5的开启或关闭受控于其管路上所设置的第一阀门52, 关闭第一阀门52,明火管5的进气入口 53无法进气,反之亦然。压火圈8 安顿在燃烧板2上,对燃烧板2四周起围护作用,即为压火。通过上述说明可知,由于螵旋叶片7 (优选为均布的三枚)及开设在燃烧 板2上的倾斜的混合气通孔21的协同作用,使气流产生旋向,更具体而言产 生内旋,因此燃烧效果极为理想,经专业部门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了测试 (北京的由国家指定的测试机构),与已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比较,结果是 单位时间内可节约液化气35%,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仅为0.008%,燃烧温 度达1200'C,噪声降低40%。上述的测试是与已有技术中大致相同的灶台上 进行的,可见本实用新型能表现出极致的积极效果。请参阅图2,将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到灶台10上,具体是用螺钉将前述 的固定座12与预设在灶台10上的用来接应固定座12的固定件相固定,由管 路将进风接口 13与鼓风机9联接,明火管5的进气入口 53及液化气管6的 液化气入口63分别与气源如液化气罐(钢瓶)对接。具体的点火、熄火方式与 已有技术雷同,故申请人不再赘及。但需要说明以下二点, 一是上面提及了 液化气的字眼,应当可以理解出天燃气或其它类似气源均可适应;二是经申 请人将本实用新型结构与已有技术进行了对比性使用试验(保密状态下),使 用寿命比已有技术提商了近3倍。
权利要求1、一种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构成有混合气腔(11)并且在外壁的上、下方分别延设有固定座(12)和用将混合气引入到混合气腔(11)中去的进风接口(13)的混合气筒体(1);一燃烧板(2),设在所述混合气筒体(1)的顶部,板体上间布有与混合气腔(11)相通的混合气通孔(21),燃烧板(2)的中央凹设有一火帽腔(22);一间布有气孔(31)的常明火帽(3),于所述的火帽腔(22)内;一间布有通气孔(41)的布气盘(4),设在混合气腔(11)的偏下部,并且居于进风接口(13)的进风口(131)的上方;一明火管(5),自混合气筒体(1)的底部穿入并且在穿过布气盘(4)后穿及到燃烧板(2)的火帽腔(22)中央;一液化气引入管(6),自混合气筒体(1)的底部引入后定位于布气盘(4)上,并且探出于布气盘(4);至少一对螺旋叶片(7),在布气盘(4)的上方部位与混合气腔(11)的腔壁固定;一压火圈(8),置于所述的燃烧板(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 气通孔(21)是倾斜孔,倾斜孔的斜向是与所述的蠊旋叶片(7)的螺旋方向相一 致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 孔的倾斜角度为2-10° 。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 孔的倾斜角度为3-7°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 座(12)为固定盘或固定脚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一种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属于厨房灶具技术领域。包括一构成有混合气腔的混合气筒体;一燃烧板,设在所述混合气筒体的顶部,板体上间布有混合气通孔,中央凹设有一火帽腔;一常明火帽,于火帽腔内;一布气盘,设在混合气腔的下部;一明火管,自混合气筒体的底部穿入并穿及到燃烧板的火帽腔中央;一液化气引入管,自混合气筒体的底部引入后定位于布气盘上;一对螺旋叶片,在布气盘的上方部位与混合气腔的腔壁固定;一压火圈,置于燃烧板上。与已有技术相比可节能30%以上;燃烧效果理想而能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降至0.001%;燃烧温度最高可达1200℃以上,可缩短对菜肴的加工时间,进一步节约能源;布气盘兼有布气及降噪之效,能改善操厨环境。
文档编号F23D14/62GK201034317SQ200720036758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5日
发明者陆凤金 申请人:陆凤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