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00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主要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 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称CFB)具有适用煤种广、高效、节能、环保四大特 色,是现阶段国内74%以上以煤为能^1见状所必须采用的发电手段。在循环流 化床锅炉中,炉膛分布着大小几十个管道孔洞,管道 L洞内虽设有耐磨混凝土 炉衬,但由于在孔洞周围所弓l发的密相区涡流磨损非常强烈。首先造成炉墙膜 式壁薄型炉墙损坏,尤其是高密相流束通过的返料管,在流向管壁出口的前半 米至管口之间磨坏更为严重,甚至返料斜管下斜面和出口下部炉膛转角炉衬, 被挖损出深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 构,以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严重磨损的问题。
所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为炉膛孔洞包括有返料 孔洞出口、管道 L洞炉衬和管道钢外壳;其特征是返料 L洞出口与炉膛的交叉
处设置由耐磨耐火浇注料构成的引导台,使返料孔洞出口与炉膛之间为平滑弧 度过渡,该引导台伸进炉膛内。
弓l导台内具有耐热不锈钢加强锚固件,加强锚固件可为Y型,加强锚固件 一端与外壳钢板联接。
弓l导台能使流束在出料口处的巨大旋变流能量被改变方向,较为平滑的引 向炉膛内与流化床一次风对接;同时,在引导台下方产生托涡旋气流,以对抗 和控制出口的密相流束对孔洞下方边界的切削磨损;同时,由于引导台炉衬有 一定厚度和形状,也使这个位置的炉衬强度和耐磨性大大提高。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返料孔洞下端与引导台之间的底部 炉衬由与同一型号的耐火浇注料的预制耐磨组块构成,预制耐磨组块在整体浇 注炉衬前预先埋设好,以便能与管道炉衬的其它部分结为一体,由于预制耐磨组块与炉衬为同一型号的耐火浇注料,不会出现热应力和热膨胀差导致炉衬破 裂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戶腿的返半4 L洞出口边缘以60。角扩 口以加大出口旋流束的截面积,减轻孔洞边缘旋流阻力,稳定孔洞边缘炉墙, 减少边界冲击损毁。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返料 L洞出口的截面形状为上 下不对称的椭圆形,孑L洞下部为椭圆形的大头,用以调整流束截面形状,减轻 磨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未涉及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 L洞的其它组成部分 与现有技^目同。
与现有技斜目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 和力学分析,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竞技炉衬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改 变炉膛 L洞出口形状,改变 L洞出口炉衬和材料的方法,稳定了孔洞的边缘炉 墙,M^、边界冲击损毁,也使孔洞下部位置的炉衬强度和耐磨性大大大提高。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道孔洞出口的形状示意图。
图中,6、耐热不镞助n强锚固件,19、预制耐磨组i央,22、耐磨护套钢板, 24、管道钢外壳,28、管道孔上部LH-1603耐磨耐火浇注料浇注引导台,29、 管道孔洞炉衬,30、返料管,31、返料孔洞出口, 32、 LH-1604预制砖固定耐 热不锈钢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说明
该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炉膛孔洞为流化床锅炉中的返料管也叫返料斜腿;如 图1所示,其包括有返料 L洞出口31、管道 L洞炉衬29和管道钢外壳24,返
料孔洞出口与炉膛交叉处为平滑弧度过渡,即在该交叉处设置由耐磨耐火浇注 料构成的引导台28,使返料孔洞出口31与炉膛之间构成平滑弧度逝度,该引导 台伸进炉膛内。弓l导台28内设有耐热不!辩觔n强锚固件6,耐热不锈钢加强锚 固件6的一端与返料管30的管道钢外壳24及炉膛部位的炉壳联接;返f4 L洞出口 31边缘按60°角扩口以加大出口旋流束的截面积、,MS孔洞ii^彖旋流阻 力,稳定 L洞職炉墙,M^、边界冲击损毁。返料管30的下端与弓l导台28之 间的底部炉衬由预制耐磨组块19构成,预制耐磨组i央19在整條注炉衬前预 先埋设好,以便能与管道炉衬的其它部分结为一体,即与管道孔洞上中部的浇 注炉衬结合一体;由于预制耐磨组块19与炉衬为同一型号的浇注料,不仅不会 出现热应力和热膨S瞎导致炉衬鹏的问题,还因为预制耐磨组块19已烧成强 度很大避免了以往因烘炉时此处为烘炉死区温度降低,此处的炉衬强度提不上
去而导致a3t被高密相流相束所磨损的现象发生。
如图2所示,将返f4 L洞出口31的皿设计为鸡蛋状,即出口的截面皿 为上下不对称的椭圆形,孑L洞下部为椭圆形的大头,用以调整流束截面形状, 减轻磨损。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炉膛孔洞包括有返料孔洞出口(31)、管道孔洞炉衬(29)和管道钢外壳(24),其特征是返料孔洞出口(31)与炉膛的交叉处设置由耐磨耐火浇注料构成的引导台(28),使返料孔洞出口与炉膛之间构成平滑弧度过渡,该引导台(28)伸进炉膛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戶脱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 L洞下部的防磨结构,其特 征是所述引导台(28)内具有耐热不辦冈加强锚固件(6),耐热不锈钢加强 锚固件(6) —端分别与管道钢外壳(24)或炉膛部位的钢外壳联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戶脱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其特 征是所述返料孔洞下端与引导台(28)之间的底部炉衬由与炉衬同一型号耐 火浇注料的预制耐磨组块(19)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戶脱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 L洞下部的防磨结构,其特 征是返料孔洞出口 (31)边缘60°角扩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戶腿的循环流4W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其特 征是返料孔洞出口 (31)的截面形状为上下不对称的椭圆形,孑L洞底部为椭 圆形大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提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部的防磨结构,炉膛孔洞包括有返料孔洞出口(31)、管道孔洞炉衬(29)和管道钢外壳(24),返料孔洞出口(6)与炉膛的交叉处设置由耐磨耐火浇注料构成的引导台(28),使孔洞出口与炉膛之间构成平滑弧度过渡,该引导台(28)伸进炉膛内。根据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和力学分析,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孔洞下竞技炉衬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改变炉膛孔洞出口形状,改变孔洞出口炉衬和材料的方法,稳定了孔洞的边缘炉墙,减少边界冲击损毁,也使孔洞下部位置的炉衬强度和耐磨性大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F23C10/00GK201137930SQ200720091848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
发明者李朝侠, 河 黄 申请人:李朝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