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导流水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204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强制导流水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用强制导流水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散热器的冷却方式是循环水经进水管流进上水室,再经过散热 器芯体内的所有散热管后,流入下水室内,最后经出水管流出进行再循环。在 这种循环方式中,如果进水管与出水管在垂直方向距离相隔不远,有可能造成 靠近进水口的散热管内的水流速大,而远离进水口的散热管内的水流速小,导 致散热器芯体的散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 一种强制导流水散热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强制导流水散热 器,包括散热器芯体、上水室、下水室,所述上水室与迸水口连通,下水室与 出水口连通,上水室、下水室之间具有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内设 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将上水室分隔为左上水室和右上水室,所述下水室内 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将下水室分隔为左下水室和右下水室,所述右上水 室与进水口连通,右上水室通过散热管与右下水室连通,右下水室通过散热管 与左上水室连通,左上水室通过散热管与左下水室连通,左下水室与出水口连 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分别将上水室和下水室分 隔为两个水室,进水口、右上水室、右下水室、左上水室、左下水室、出水口 依次连通,这样就使所有散热管内的水流量均匀,流速大,实现了强制导流, 增强了温度场的均布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l-散热器芯体,2-上水室,3-下水室,4-左上水室,5-右上水室,6-左下 水室,7-右下水室,8-上隔板,9-下隔板,10-进水口, 11-出水口, 12、 13、 14-散热管
实施例,如图1所示, 一种强制导流水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体1、上水 室2、下水室3,上水室2、下水室3之间具有散热管,上水室2内设置有上隔 板8,上隔板8将上水室2分隔为左上水室4和右上水室5,其中左上水室4占 散热器芯体1上主板的2/3,右上水室5占1/3,下水室3内设置有下隔板9, 下隔板9将下水室3分隔为左下水室6和右下水室7,其中左下水室6占散热 器芯体1下主板的1/3,右下水室7占2/3,右上水室5与进水口 IO连通,右 上水室5通过散热管12与右下水室7连通,右下水室7通过散热管13与左上 水室4连通,左上水室4通过散热管14与左下水室6连通,左下水室6与出水 口 ll连通。
水循环时,循环水自进水口 10流入右上水室5,然后自右上水室5经散热 管12流入右下水室7内,再从右下水室7经散热管13流入左上水室4内,再 从左上水室4经散热管14流入左下水室6内,再流入出水口 11进行再循环, 这样就使所有散热管内的水流量比较均匀,实现强制导流,增强了温度场的均 布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强制导流水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体(1)、上水室(2)、下水室(3),所述上水室(2)与进水口(10)连通,下水室(3)与出水口(11)连通,上水室(2)、下水室(3)之间具有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2)内设置有上隔板(8),所述上隔板(8)将上水室(2)分隔为左上水室(4)和右上水室(5),所述下水室(3)内设置有下隔板(9),所述下隔板(9)将下水室(3)分隔为左下水室(6)和右下水室(7),所述右上水室(5)与进水口(10)连通,右上水室(5)通过散热管与右下水室(7)连通,右下水室(7)通过散热管与左上水室(4)连通,左上水室(4)通过散热管与左下水室(6)连通,左下水室(6)与出水口(11)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导流水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体、上水室、下水室,上水室与进水口连通,下水室与出水口连通,上水室、下水室之间具有散热管,上水室内设置有上隔板,将上水室分隔为左上水室和右上水室,下水室内设置有下隔板,将下水室分隔为左下水室和右下水室,右上水室与进水口连通,右上水室通过散热管与右下水室连通,右下水室通过散热管与左上水室连通,左上水室通过散热管与左下水室连通,左下水室与出水口连通,这样就使所有散热管内的水流量均匀,流速大,实现了强制导流,增强了温度场的均布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F28D1/04GK201152698SQ20072015862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刘小昌, 卢玉生, 周光耀, 孙业胜, 崔学平, 曹雪梅, 李桂强, 王钟柱 申请人:潍坊恒安散热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