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334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石油化 工设备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的结构与其换热效率及成本有密切的关系,换热管的形状 对换热器效率的影响尤其重要。目前已使用的换热管从截面形状上分 有圆管和扁管,从延伸形式上看有光管和螺纹管等,这些结构不同的 换热管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但在换热效率上和材料的利用上还有待于 进一步提高。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通过 改变换热管的截面形状及延伸形状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固定管板、u形换热管和
隔板,装在壳体内的u形换热管固定在固定管板上,换热管束中间 被隔板隔开,使壳程介质由单流程变为双流程。u形换热管采用具
有椭圆截面的扁管,换热管束呈蜂巢状排布;U形换热管沿轴线延伸 方向成螺旋扭曲形状,且各U形换热管的扭曲角度相同,相邻U形 换热管之间沿螺旋线点接触,在换热管束轴线方向任一截面上,各U 形换热管都沿椭圆长轴方向连接成多条平行直线。在换热器壳体内不 设折流板,采用多个扎箍将管束捆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每个换热管都成螺旋扭曲形状,而整个换热管束又形 成一个大的螺旋。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的结构使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均产生以旋转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流动,获得较强的旋转搅动, 从而较大程度的强化了传热过程。因为没有折流板,壳程不存在流动 死区,壳程的流动阻力很小,同时也不易结垢。换热管之间经过相邻 的螺旋线保持点接触而且壳程流体主要作纵向流动,既增加了换热管 的数量又能很好的克服诱导振动,提高了其操作的可靠性。另外采用 双壳程结构使壳程流体的流程增加从而增加换热面积,减小了设备所 占空间。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3、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束沿轴线方向不同截面的 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是以传统管壳式换热器为基础,将管 壳式换热器中的圆管换成螺旋扭曲扁管做为换热元件,管束中不设折 流板,换热管外缘保持螺旋线紧密接触,起到相互支撑作用并在换热 管间形成螺旋型流道,其它结构均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的零件。螺旋扭 曲扁管是通过圆管压扁后扭曲而成,截面为椭圆形,可根据实际需要 压制不同压扁程度和不同螺距的换热管,为了便于U形换热管3与 固定管板1的连接,螺旋扭曲扁管的两端为圆形。在换热管束的中间, 用隔板4分隔两侧的管束,使壳程介质由单流程变为双流程。双壳程 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管束组装时,U形换热管3的端部固定于固定管 板l,另一端为U型。每安装一排螺旋扭曲扁管,转动管子确保每个 平面上的管子外边缘相接触接。为了管束的刚度需要,在管束上布有 几道扎箍2,确保管束间保持紧密接触和方便管束的抽出和吊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固定管板(1)、U形换热管(3)和隔板(4),装在壳体内的U形换热管(3)固定在固定管板(1)上,换热管束中间被隔板(4)隔开,其特征是U形换热管(3)采用具有椭圆截面的扁管,换热管束呈蜂巢状排布;U形换热管(3)沿轴线延伸方向成螺旋扭曲形状,且各U形换热管的扭曲角度相同,相邻U形换热管之间沿螺旋线点接触,在换热管束轴线方向任一截面上,各U形换热管都沿椭圆长轴方向连接成多条平行直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其特征是采用多个扎箍(2)将换热管束捆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壳程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固定管板、U形换热管和隔板,装在壳体内的U形换热管固定在固定管板上,换热管束中间被隔板隔开,U形换热管采用具有椭圆截面的扁管,换热管束呈蜂巢状排布;U形换热管沿轴线延伸方向成螺旋扭曲形状,且各U形换热管的扭曲角度相同,相邻U形换热管之间沿螺旋线点接触,在换热管束轴线方向任一截面上,各U形换热管都沿椭圆长轴方向连接成多条平行直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均产生以旋转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流动,强化了传热过程。没有折流板,不存在流动死区,不易结垢。双壳程结构增加了换热面积,减小了设备所占空间。
文档编号F28D7/02GK201233190SQ20082001236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3日
发明者于显庆, 任立阳, 吴振林, 力 周, 孟凡良, 张莹莹, 张迎恺, 梁学峰, 王东丽, 磊 高, 高丽萍 申请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