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沟槽集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093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沟槽集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领域,特别地用于机动车。本发明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安装在热交换器上的集管箱(header tank),例如用于 发动机冷却剂的散热器。这种类型的散热器通常使用管子和位于管子之间的插入物用作热 交换芯,并且该集管箱包含至少两个部件,其中一个部件形成集管板(header plate),用于 接收和固定热交换芯的管子端部,另一部件形成盖子,被固定至集管板,用于至少部分地关 闭集管板。集管箱通常有两种类型,即“全金属”类型或带有塑料盖子的类型。“全金属”类型 的集管箱与带有塑料盖子的类型的集管箱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并且该类型必须安装密封 装置,通常是弹性密封垫圈,以确保盖子和集管板之间极佳的水密性连接。集管板具有沟槽或通道,用于密封垫圈的放置和定位。盖子随后被放置在密封垫 圈上,并且在通常情况下,集管板是压接(crimp)的,例如使用在集管板周边定位的齿。虽然如此,特别地考虑到为了减小集管箱的尺寸,一些集管板并不具更容易放置 密封垫圈和使之保持在位的沟槽或通道。这种无沟槽或无通道的集管板在作为申请人的本 公司提交的文献EP 1702191中有所公开和描述。在这种最近类型的集管板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在于,用于将盖子固定到集管板的 压接或相似操作。问题是,在该操作中,集管板需承受非常大的局部压力,而不存在任何沟 槽(存在至少一个步骤,给予足够的轴向力)会相当大地弱化集管板(在其边缘周围以及 在用于管子的插槽处),这意味着这种集管板容易在压接操作中破坏,或被这种压接操作损 坏至使集管箱的密封失效,或使其寿命因此相当大地缩短的程度。文献FR 2867553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文献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集管板的周边 变形,以使集管板在压接的时候更加强固。这种解决方案特别难以实施,并且具有增加相当 大体积的较大缺点。还已知一种相当相似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同样地在于在无沟槽或无通道的 集管板的插槽之间造成变形,这仍然是为使集管板在压接操作中幸存。同样,这种解决方案 是特别难以实施的。此外,在现有技术的无沟槽或无通道集管板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要将用于针 对固定到板的盖子提供密封的垫圈保持在位。在确实具有沟槽或通道的箱中,所述沟槽或 通道特别地被用于使垫圈定位。在平坦的板上,当其不再具有沟槽或通道时,垫圈特别地难 以定位。更严重的是,垫圈的不良定位会带来风险,致使板和盖子之间的泄漏,尤其是垫圈 被夹住或不适当地压住的情况。这个困难至今极大地限制了平板式交换器的应用。

发明内容
当前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方案来克服现有技术的无沟槽或无通道集 管板的缺点,以获得盖子和集管板的优化附连,而不损坏集管板、其插槽或管子端部,同时 保证垫圈的正确定位。
3
因此,本发明在于一种热交换器的集管板,包括多个开口或插槽用于多个管子或 其相似物的固定,至少一流体流动通过所述管子或其相似物,所述集管箱沿平坦表面延伸, 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开口或插槽之间的距离或“管距”P小于9. 5毫米(mm)。“平坦表面”这种表述是指,当其用于集管板时,集管板沿单个平坦表面延伸,没有 以通常方式突出的插槽,特别是在其周边处,从而这种集管板无沟槽、无结构性加强件(相 对于集管板的中平面向上或向下突伸)、无通道或其相似物,所述沟槽、结构性加强件、通道 或其相似物通常用于容纳密封装置(通常是弹性垫圈),并在其齿或其相似物的压接时,具 有加强集管板的功能,以便将盖子固定到集管板上。本发明其他有利方面如下所述-两个相邻的开口或插槽之间的距离或“管距”ρ为5至8毫米;_插槽的高度为1至5毫米,特别是1至2. 5毫米。此外,所述板在其周边处装备有压接齿。所述齿例如间隔开并赋予该板周边一种 锯齿形外观。它们从而具有尺寸1,已知为宽度,沿平行于该板的长边方向考虑。压接齿密 度(crimping tooth density)可以定义为,齿的组合宽度和所述长边的沿其直线部分考虑 的长度L之比,即是说,排除该板的端部区域,如果其带有半径的话。为了进一步改善压接时该板的强度,压接齿密度与管距之比可选择为0.04至 0. 17,例如 0. 06 至 0. 0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集管箱,其包括根据上述限定的集管板以及盖子。优选地,集管 板或构成集管板的部件的材料厚度为0. 8毫米至2毫米,更适宜地为0. 8毫米至1. 5毫米。所述集管箱装备有密封垫圈,该垫圈在所述板和盖子之间定位在板的周边处。为 了进一步改善垫圈的定位,p-h与垫圈直径d之比为1至3,其中P为“管距”,h为“管子高 度”或被管子通过的孔的短轴尺寸。换言之,(P_h)/d为1至3,例如为1. 5至2. 5。如果垫圈不是圆的,垫圈直径d的定义为具有相同横截面面积的圆形垫圈的直 径。本发明能应用于钎焊热交换器和所谓的“机械”热交换器,其中,集管箱的部件,即 通常的集管板和盖子,也被通过机械方法永久地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压接、夹紧或类似操 作。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钎焊”热交换器并不使用任何机械紧固步骤制造,没有将盖子 压接或预先固定到集管板的步骤。集管箱和热交换器的部件被附带地钎焊在一起。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钎焊型热交换器,特别地用于机动车,其包括热交换芯,该 热交换芯包括多个管子或其相似物,该管子端部分别固定于两个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两个集管箱是如上文所述的集管箱。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地用于机动车,包括热交换芯,该热交换芯包括 多个管子或其相似物,所述管子的端部分别固定至两个集管箱,组成所述集管箱的部件被 机械地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这两个集管箱是如上文所详述的集管箱。优选地,该交换器具有至少一个以下特征-管子的高度h为1至8毫米,特别是1至5毫米,更优选地为1至2毫米;-管子端部的侧向边缘具有圆形或矩形横截面;-管子的材料厚度为0.15至0. 5毫米,特别是为0. 15至0. 35毫米,更优选地为 0. 15至0. 27毫米。


在以下仅作为实例的描述中,参考附图,其中-图1是横截面示意图,示出了现有技术集管板的一部分,其具有开口和插槽,用 于接收管子端部和承受作用于该集管板及其插槽或管子端部的力,-图2是横截面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集管板的一部分,其具有开口和插 槽,用于接收管子端部和承受作用于该集管板及插槽或管子端部的力,-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集管板的局部截面图,其为沿图2的III-III的截面,即沿 着所述板的纵向轴线,-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集管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简化局部截面图,该截面仍为沿图2 的III-III的截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集管板1的局部截面,示出了用于现有技术的集管箱(有时也被称为 “集流器”)的开口或插槽2。该图还示出了力3、3’,该力作用于集管板1,并由此作用于所 述板1上的每个插槽或开口 2,或作用于管子端部。本发明的集管箱是一种带有部件或板1的集管箱,该部件或板1的功能是将管子 端部集中;该集管板1沿单个平面延伸,并且不具有凹陷、通道、台阶部或任何其他用于提 供结构性加强目的的变形部,因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披露一种不同且有利的解决方案,用 于加强集管板1及其插槽2,并由此加强管子端部,特别是在其压接之时和之后。除了本发明的特定方面以外,集管箱以常规方式生产,并不具有使之区别于例如 以作为申请人的本公司名义提交的EP 1702191所述的集管箱的技术特别之处。同样地,除 本发明关联的特定特征以外,钎焊类型或“机械”类型的热交换器并不具有使之区别于现有 技术的任何其他特征。现有技术的集管箱通常包含大致为矩形、圆形或类似形状的插槽。两个插槽2之 间的距离对应于管距P’,至少等于12毫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压接时,力3作用于集 管板1的周边,且该力实质上几乎扩展到插槽2的侧向端部3’或管子端部,而插槽2或管 子端部的此部分特别地易损。因此,作用于每个侧向端部部分的力3和3’较大,并损坏集 管板1或所述插槽2的侧向端部或管子端部。令人惊讶的是,作为申请人的本公司发现了这个技术难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其提 供了在特定范围内的管距P。管距P或两个相邻的插槽2之间的距离(按每个开口 /插槽 的中间考虑)的这种范围从而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被限定为小于9. 5毫米。并且,基于该宽 泛的范围,作为申请人的本公司还发现关于管距P和管子高度h的特别有利的范围。开口的设计是,在集管板10中仅仅是开口 15,用于接收管子11,与插槽12的设计 相反,该插槽对应于集管板10的向上立起/向下垂悬于集管板的中平面(mean plane)(或 表面)XX之下的那部分。为了清晰的理解,图3示出了带有开口 15的集管板10,图4示出 了带有插槽12的集管板10 ;这两种集管板10每个都包括尺寸相同的孔,与管子11的宽度 相对应。附图中并未示出的盖子被以一方式固定到集管板,该方式是完全公知的并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精通,例如使用图3所示的齿20,将其设置在集管板上的目的是用于压接 到盖子边缘。所述压接齿20设置在板的周边处,在其侧向边缘40处,所述侧向边缘40围绕板 的平坦部分80,该平坦部分80配备有孔,用于使管子通过。所述齿例如被间隔开,并赋予该 板侧向边缘40的上部一种锯齿形外观。所述齿20特别地具有一种尺寸,已知为宽度1,其沿平行于该板的长边方向考虑。 此外,所述板具有压接齿密度,定义为齿组合宽度与所述长边(沿其直线部分考虑)的长度 L之比,也就是说,在此种情况下,不考虑连接侧向边缘40的侧向部分60和纵向部分70的 半径50。压接齿密度与管距之比例如是0. 04至0. 17。在压缩之前,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器的集管箱的密封垫圈30在图3中有所显示。该 密封垫圈30在通向该箱的管子端部和该板的侧向边缘40之间围绕集管板的平坦部分80 的周边定位。ρ-h与垫圈直径d之比可以是1至3。
权利要求
一种热交换器的集管板(1),包括多个开口或插槽(2),用于固定多个管子或其相似物,至少一个流体流动通过所述管子或其相似物,所述集管板沿平坦表面(XX)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邻开口或插槽(2)之间的距离或“管距”(p)小于9.5毫米(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邻开口或插槽(2)之间的 距离或“管距”(P)为5至8毫米。
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集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的高度为1至5 毫米,特别地为1至2. 5毫米。
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集管板,所述板在其周边处装备有压接齿(20),所述齿 具有一尺寸,即宽度1,沿平行于所述板的所述长边方向考虑,所述板具有压接齿密度,定义 为所述齿的组合宽度与所述长边的沿其直线部分考虑的长度L之比,所述压接齿密度与所 述管距之比为0. 04至0. 17。
5.一种热交换器的集管箱,包括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集管板(1),和已知为“盖 子”的至少一个部件,在该盖子固定于所述集管板(1)时,用于至少部分地关闭所述集管箱, 以及位于所述集管板(1)和所述盖子之间的密封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管箱,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垫圈(30),并且其中,p-h与 所述垫圈直径d之比为1至3,其中,ρ为所述“管距”,h为所述管子所通过的孔的短轴的尺 寸。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箱或构成所述集管箱的部件 的材料厚度为0. 8毫米至2毫米,优选地为0. 8毫米至1. 5毫米。
8.一种钎焊型热交换器,特别地用于机动车,包括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包括多个所 述管子或其相似物,该管子的端部分别固定于两个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集管箱是 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管箱。
9.一种热交换器,特别地用于机动车,包括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包括多个所述管子 或其相似物,该管子的端部分别固定于两个集管箱,构成所述集管箱的部件被机械地固定 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集管箱是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管箱。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的高度(h)为1至8毫 米,特别地为1至5毫米,优选地为1至2毫米。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的端部的所述侧向边缘 具有圆形或矩形横截面。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的材料厚度为0.15至 0. 5毫米,特别地为0. 15至0. 35毫米,优选地为0. 15至0. 27毫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集管板(1),包括多个开口或插槽(2),用于多个管子或其相似物的固定,至少一个流体流动通过所述管子或其相似物,所述集管板沿平坦表面(XX)延伸,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开口或插槽(2)之间的距离或“管距”(p)小于9.5毫米(mm)。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所述集管板(1)的集管箱,以及包括这样的集管箱的钎焊或“机械地固定”热交换器。
文档编号F28F9/02GK101981403SQ200980110504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3日
发明者克里斯琴·里昂迪特, 让-马克·莱苏尔 申请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