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0405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指改良平板式热管结构, 避免平板式热管与散热组件组合时因封闭端及管体突出该散热组件外,造成组装不便及产生干涉的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平板热管(Plate type heat pipe)具有高热传能力、重量轻、结构简单及多用途与加工简便等特性,及可传输大量的热量且不消耗电力等优点,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产业中作为导热之使用,藉由对电子发热组件进行热量的快速导离,以有效的解决现阶段之电子组件的热聚集现象。平板热管(Plate type heat pipe)之工作原理系透过内部真空之环境,提供注入其内部之工作流体遇热后产生相变化而进行热量之传递,再因工作流体遇冷后回复成液态而可回流后循环再使用;藉由将该平板热管之蒸发端面贴接于电子发热组件之表面,使电子组件所产生之热能一部分经由平板热管之蒸发端面吸收,俾利用平板热管以达到散热之功效。然,由于现今电子装置要求日益轻薄以利携带,因此在装置本体日益狭小的状况下,用于电子零件散热之平板热管亦需随其轻薄及轻量化;惟,因平板热管具有一封闭端, 并该封闭端连接一管体,当平板热管与散热组件组装时,由于该封闭端及该管体以突出该平板热管原本之矩形面积,因此在组装时会产生突出该散热组件,令组装时产生干涉甚至损毁;故习知技术具有下列缺点1.安装不便;2.组装时易产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避免平板式热管与散热单元组装时造成干涉的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本发明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避免平板式热管与散热单元组装时造成干涉的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的制造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系包含一本体、一管体; 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及一缺口,该第一侧与该第三、 四侧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一交错部及一第二交错部,该第二侧与该第三、四侧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三交错部及一第四交错部,该缺口选择设于该第一、二侧及该第一、二、三、四交错部其中任一,该本体内部具有一腔室;该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插接于该缺口与该腔室连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系提出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之制造方法,系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平板式热管;并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 ;再于该缺口处插设一管体与该本体连接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
藉由上述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该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之制造方法,令封闭端及管体不会超出原本平板式热管之矩形面积,得可避免该平板式热管与散热单元组设时产生干涉,进而提升平板式热管组装之弹性。故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1.避免组装干涉;2.提升平板式热管组装之弹性。


第1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立体图;第2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另一立体图;第3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另一立体图;第4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剖面图;第5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剖面图;第6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之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第7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之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图中平板式热管1本体 11第一侧111第一交错部1111第二交错部1112第三交错部1113第四交错部1114第二侧112第三侧113第四侧114缺口115管体12腔室13导流结构14烧结体141网状体142导流体143流道14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示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第1、2、3、4、5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之平板式热管1系包含一本体11、一管体12 ;该本体11具有一第一侧111及一第二侧112及一第三侧113及一第四侧114及一缺口 115,该第一侧111与该第二侧112相对应,并该第一侧111两端连接该第三、四侧 113、114,该第二侧112两端连接该第三、四侧113、114。该第一侧111与该第三、四侧113、114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一交错部1111及一第二交错部1112,该第二侧112与该第三、四侧113、114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三交错部1113 及一第四交错部1114,该缺口 115选择设于该第一、二侧111、112及该第一、二、三、四交错部1111、1112、1113、1114其中任一,该本体11内部具有一腔室13(如第4图所示)。所述缺口 115选择呈三角状及矩形状其中任一;当该缺口 115设于该第一、二侧 111、112时(如第1图所示)系呈矩形,或该缺口 115开设于该第一、二、三、四交错部1111、 1112、1113、1114其中任一处时,系呈矩形(如第2图所示)或三角形(如第3图所示)。该管体12—端呈封闭,另一端插接于该缺口 115与该腔室13连通。所述腔室13内具有一导流结构14及工作流体,该导流结构14系为毛细结构(如第4图所示)及复数导流流道组(如第5图所示)其中任一。该毛细结构系包含一烧结体 141及一网状体142。该导流流道组系由复数导流体143间隔排列所组成,并该等导流体 143间具有至少一流道144。请参阅第1、2、3、4、5、6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系包含下列步骤步骤Sll 提供一平板式热管;系准备一内部已具有导流结构14之平板式热管1。步骤S12 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 ;以机械加工法之方式(如冲压、线切割、铣切等方式)于该平板式热管1之本体11 开设一缺口 115。步骤S13 于该缺口处插设一管体与该本体连接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将一管体12插设于该缺口 115处,令该管体12与该本体11相连接,并同时将该缺口 115处封闭,封闭该缺口 115之方式系可透过高周波法或铜焊其中任一方式封闭该缺 Π 115 处。请参阅第1、2、3、4、5、7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之第二实施例步骤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系包含下列步骤步骤S21 提供一平板式热管;系准备一内部已具有导流结构14之平板式热管1。步骤S22 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未封闭处插接一管体;将前述平板式热管1之本体11尚未封闭之处插设一管体12,令该管体12与该平板式热管1连接。步骤S23 将该平板式热管插设管体处截除一缺口,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以机械加工法之方式(如冲压、线切割、铣切等方式)于该平板式热管1之本体11 插设管体12处截除一缺口 115,并同时将该缺口 115处以高周波法或铜焊其中任一方式封闭该缺口处。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系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及一缺口,该第一侧与该第三、四侧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一交错部及一第二交错部,该第二侧与该第三、四侧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三交错部及一第四交错部,该缺口选择设于该第一、二侧及该第一、二、三、四交错部其中任一,该本体内部具有一腔室;一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插接于该缺口与该腔室连通。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其中所述腔室内具有一导流结构及工作流体,该导流结构系为毛细结构及复数导流流道组其中任一。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其中所述毛细结构系包含一烧结体及一网状体。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其中所述缺口选择呈三角状及矩形状其中任一。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其中所述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应,并该第一侧两端连接该第三、四侧,该第二侧两端连接该第三、四侧。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其中所述导流流道组系由复数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并该等导流体间具有至少一流道。
7.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系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平板式热管;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于该缺口处插设一管体与该本体连接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管体一端系为封闭端。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其中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系透过冲压方式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该缺口。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其中系透过高周波法及铜焊其中任一方式封闭该本体及之缺口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系包含一本体、一管体,透过于该本体之两端或于其四个角落之其一以开设一缺口作为该本体之封口处,并将该管体设置于该封口处与该本体连接,透过冲压等机械加工开设该缺口并封闭该本体,藉以避免该平板式热管之封口处与一散热单元组设时该封口处突出造成组装干涉。
文档编号F28D15/02GK102384681SQ20101027176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杨修维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