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631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适用于化工、轻工、食品等领域的换热装置上,尤其适用于管程流体为含有固体颗粒、易结垢或胶状易堵介质的场合。
背景技术
常规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箱中都存在一定的流动死区,当管程流体为含有固体颗粒、易结垢或胶状易堵介质时,由于重力沉降、粘附等的作用,介质中的杂质就会慢慢在换热管内和管箱的死区中沉积,一方面,使换热器流通面积减少,污垢热阻增大,传热效果变差,增加了整个装置的能耗;另一方面,清洗换热器的工作量增大,设备检修变得频繁,严重时还会导致整台换热器的堵塞,直接影响到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束、短节、变径管、管法兰、180°弯头、 管板、换热管和折流板。180°弯头将相邻的两个管束连接形成通路,替代传统换热器的管箱,实现多管束结构,消除管箱内的流动死区,避免介质在管箱中沉积;提高介质的湍流程度,缩短介质在换热管内的停留时间,防止沉积在换热管内表面的疏松杂质结成牢固的污垢;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换热管固定在管板上,换热管由若干管束构成。相邻两个管束通过180°弯头连接成通路。管束的作用是使得小直径换热管能和大直径弯头组成通路,避免使用大直径换热管以降低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和增加设备的体积。将相邻的两个管束用短节固定在管板上,固定的方式可以使用焊接、法兰连接等, 优选使用焊接,焊接能减少管束之间的距离以节省空间。短节通过变径管依次与管法兰和 180°弯头连接,构成了一个通路。在管束和弯头的连接处,采用变径管过渡,缩小弯头直径,进一步提高流速,缩短介质在弯头处的停留时间。壳程设置若干折流板以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提高流体的给热系数。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流体的湍流程度,消除管箱和换热管内的死区,保证换热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图1是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管束;3-短节;4-变径管;5-管法兰;6-180°弯头;7-管板;8-换热管;9-折流板。图2是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的右视图;其中,5-管法兰;6-180°弯头;7_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以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为基础。如图1所示,壳体1和折流板9在结构上和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基本相同,管板7采用薄管板焊接在筒体内。管程中把换热管分成若干管束2。管束内的换热管、管束与管束之间按正三角形的型式排布固定在管板7上,管束与管束的距离应尽可能小,以增加设备的紧凑性。将相邻的两个管束用短节3焊接在管板7上。短节3通过变径管4依次与管法兰 5和180°弯头6连接,相邻的两个管束构成一个通路。如图2所示,在管束的一端与另一管束按上述方式连接,形成第二个通路,以此类推。较干净的流体从壳程进入,在折流板的作用下形成湍流,与管程流体充分换热。含有固体颗粒、易结垢或胶状易堵介质从管程进入管束,在管束末端变径流过弯头进入下一个管束,最终从管程出口排出。当需要清洗管程的时候,拆开法兰5用清水冲洗即可。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由壳体(1)、管束O)、短节 (3)、变径管(4)、管法兰(5),180°弯头(6)、管板(7)、换热管(8)和折流板(9)构成;换热管(8)由若干管束组成,相邻两个管束(2)通过180°弯头(6)连接形成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 是用短节(3)固定在管板(7)上,固定方式是焊接或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节(3)通过变径管⑷依次与管法兰(5)和180°弯头(6)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束、短节、变径管、管法兰、180°弯头、管板、换热管和折流板等。通过180°弯头将相邻两管束连接形成通路替代传统换热器的管箱,并实现多管束结构,可消除管箱内的流动死区,避免介质在管箱中产生沉积;提高流体的湍流程度,缩短介质在换热管中的停留时间,防止沉积在换热管内表面的疏松杂质结成牢固的污垢。该新型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提高了传热效率,保证了换热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文档编号F28F9/26GK202002517SQ2010206615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何鹏, 周宏才, 唐兆兴, 姜新春, 陈广祥, 韩品谦, 马建智 申请人:广东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