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058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具上的组件,尤其是一种炉灶上的炉头。
背景技术
在商用炉灶上通常有炉头。目前的炉头结构不合理,燃气不能与空气充分混合,燃气燃烧不充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火力较弱,影响炒菜等炊事操作的效果。有些所谓的二次混合炉头,其初次混合的效果也较差。另外,现有的炉头上面,拢火圈与燃烧盘为分体结构,整体性差,容易因高温烧烤而变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炉头,以提高其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炉头,它有初混筒体,初混筒体上面有再混筒体,初混筒体的内腔与再混筒体的内腔相通,初混筒体的内径小于再混筒体的内径,再混筒体上面安装有与拢火圈成一体的燃烧盘,燃烧盘上有与再混筒体内腔相通的混合气出孔, 在所述的初混筒体上安装有燃气进管,燃气进管末端有横向的燃气出孔。在所述的燃烧盘的中部有长明火帽,长明火帽上有出气孔,穿过再混筒体和燃烧盘的长明火进气管的上端与长明火帽内腔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的炉头结构合理,燃气可与空气混合充分,燃气燃烧充分,节省能源,火力较强,炒菜等炊事操作的效率高,拢火圈与燃烧盘采用连体式结构,整体性强,易于制造,耐烧烤能力强,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使用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新型炉头,它有初混筒体9,初混筒体上面有再混筒体6,初混筒体的内腔与再混筒体的内腔相通,初混筒体的内径小于再混筒体的内径,再混筒体上面安装有与拢火圈1成一体的燃烧盘4,燃烧盘上有与再混筒体内腔相通的混合气出孔5,在所述的初混筒体上安装有燃气进管10,燃气进管末端有横向的燃气出孔11。使用时,燃气从燃气进管末端的燃气出孔内横向喷出,与从初混筒体下方的鼓风机送来的向上流动的空气进行撞击,实现初次混合。初次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气体进一步向上进入再混筒体,在再混筒体内再次进行混合,产生混合充分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混合气经混合气出孔流动到燃烧盘上方,点燃后燃烧。在所述的燃烧盘4的中部有长明火帽2,长明火帽上有出气孔3,穿过再混筒体和燃烧盘的长明火进气管8的上端与长明火帽内腔相连通。使用时,通过长明火进气管将燃气送入长明火帽内并点燃,可使得燃烧盘上方长期有引火燃烧。初混筒体可与其上面的再混筒体制成一体。所述的混合气出孔有多个,可绕燃烧盘中心分布多圈。混合气出孔可以是斜孔。再混筒体外侧有安装托板7,以方便地与炉灶安装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炉头,其特征在于,它有初混筒体,初混筒体上面有再混筒体,初混筒体的内腔与再混筒体的内腔相通,初混筒体的内径小于再混筒体的内径,再混筒体上面安装有与拢火圈成一体的燃烧盘,燃烧盘上有与再混筒体内腔相通的混合气出孔,在所述的初混筒体上安装有燃气进管,燃气进管末端有横向的燃气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燃烧盘的中部有长明火帽, 长明火帽上有出气孔,穿过再混筒体和燃烧盘的长明火进气管的上端与长明火帽内腔相连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炉头,属于一种厨具上的组件,它有初混筒体,初混筒体上面有再混筒体,初混筒体的内腔与再混筒体的内腔相通,初混筒体的内径小于再混筒体的内径,再混筒体上面安装有与拢火圈成一体的燃烧盘,燃烧盘上有与再混筒体内腔相通的混合气出孔,在所述的初混筒体上安装有燃气进管,燃气进管末端有横向的燃气出孔。这种炉头结构合理,燃气可与空气混合充分,燃气燃烧充分,节省能源,火力较强,炒菜等炊事操作的效率高,拢火圈与燃烧盘采用连体式结构,整体性强,易于制造,耐烧烤能力强,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使用效果。
文档编号F23D14/46GK202274487SQ20112038095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蔺新堂 申请人:蔺新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