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3964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所述流通管接头包括第一板片及与第一板片配合的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板片设有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板片与第二板片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互对应并共同形成用以与流通管相接的第一收容通道,所述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互对应并共同形成用以与流通管相接的第二收容通道,所述流通管接头还设有将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隔开的分隔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流通管接头易于加工;另外,通过将流通管接头套接于流通管上,避免了直接对所述流通管进行弯折,降低了换热器的整体加工难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属于汽车空调换热器 领域。 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十年来,汽车空调得到了迅速发展,占空调机械的第二位。换热器作为汽车空 调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据市场方面的要求进行改进优化设计。因为平行流 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近年来已被 逐渐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
[0003] 作为换热器一种形态的平行流冷凝器,其主要包括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 管。在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集流管,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在相邻的微通道扁管之间设 有波纹状的或带有百叶窗形的散热翅片,用以强化冷凝器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在集流管 的内部设有隔板,可以将所有的微通道扁管分成若干个流程,合理分配每个流程的扁管数, 以得到最佳的平行流冷凝器换热效率。
[0004] 平行流冷凝器通常采用圆形集流管,以获得高的耐压性能。平行流冷凝器的集流 管是由多个部件组成,需要多道加工工序,如弯边和焊接等。相对于扁管和散热翅片而言, 在平行流冷凝器的制造和使用过程当中,集流管就更加容易出现问题。同时由于平行流冷 凝器安装尺寸的限制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平行流冷凝器的结构需要改进,性能也需要优化。
[0005] 现有的冷凝器包括流体进口管、流体出口管、翅片及扁管。流体进口管和流体出口 管并列排布。位于同一层的所述扁管为一体弯折而成,其包括连接于流体进口管的第一水 平部、连接于流体出口管的第二水平部以及扭曲的折弯部分。所述第一水平部及第二水平 部是相对平行排布的。
[0006] 然而,所述折弯部分具有如下缺点:
[0007] 1.扁管折弯处理的精度不高,容易造成冷凝器的局部形变,破坏附近翅片的结构, 降低换热效率;
[0008] 2.扁管折弯部分几乎没有换热能力,但空间结构尺寸较大,占据了较大的安装空 间,使得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较低;
[0009] 3.扁管折弯会造成冷凝器的外形尺寸无法精确控制,造成安装困难。
[0010]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加工的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 器。
[001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通管接头,其包括第一板片及 与第一板片配合的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板片设有 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板片与第二板片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 互对应并共同形成用以与流通管相接的第一收容通道,所述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互对应 并共同形成用以与流通管相接的第二收容通道,所述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相互连 通,所述流通管接头还设有位于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之间以将第一收容通道与第 二收容通道隔开的分隔部。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板片上的第一凸 台及设置于第二板片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第一、第二凹槽之间,所述第二凸台 位于第三、第四凹槽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贴合固定在一起。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片设有位于第一、第二凹槽后方 且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相连通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二板片设有位于第三、第四凹槽后方且 与所述第三、第四凹槽相连通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与第二凹陷相互对应且共同形成 一个腔体,所述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是通过该腔体相互连通的。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及第一凹陷均是经冲压 第一板片而形成的,所述第三、第四凹槽及第二凹陷均是经冲压第二板片而形成的,所述腔 体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收容通道的高度及所述第二收容通道的高度。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所 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侧 边与第四侧边固定在一起。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侧边为卷边且其设有第一卡槽,所 述第四侧边为卷边且其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槽 及第二卡槽内。
[001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边设有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二侧 边设有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第二阻挡部分别抵挡所述第三、第四侧边。
[001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片设有凸伸入所述第一凹限内的 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板片设有凸伸入所述第二凹限内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 块相互固定在一起。
[002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片及所述第二板片分开设置并且 相互组装在一起。
[002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进口管、出口管、与所述进 口管连接的若干第一流通管、与所述出口管连接的若干第二流通管、及位于相邻两个第一 流通管及相邻两个第二流通管之间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流通管及第二流通管排列成 若干层,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套接在处于同一层上的第一流通管及第二流通管上的流通管接 头,所述流通管接头即为上述的流通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管与所述第一收容通道相 连,所述第二流通管与所述第二收容通道相连,所述进口管及出口管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 侦牝所述流通管接头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另一侧。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以形成所述流 通管接头,使所述流通管接头易于加工;另外,通过将流通管接头套接于流通管上,避免了 直接对所述流通管进行弯折,降低了换热器的整体加工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换热器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0024] 图2是图1中流通管接头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3是图2中流通管接头的第一板片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4是图2中流通管接头的第二板片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5是图1中流通管接头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0028] 图6是图5中流通管接头的第一板片的立体示意图。
[0029] 图7是图5中流通管接头的第二板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请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换热器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冷凝器),其包括 进口管1、出口管2、与所述进口管1连接的若干第一流通管3、与所述出口管2连接的若干 第二流通管4、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流通管3及相邻两个第二流通管4之间的若干散热翅片 5、以及套接在处于同一层上的第一流通管3及第二流通管4上的若干流通管接头6。
[0031] 所述进口管1及出口管2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换热器100的一侧,所述流通管接 头6位于所述换热器1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流通管3及第二流通管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 微通道扁管且排列成若干层。其中位于同一层的第一流通管3及第二流通管4均被一个流 通管接头6连通。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口管1及出口管2位于同一侧是换 热器100的基本架构,在这种基本架构下,再通过设置流通管接头6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 采用将同一个根流通管进行弯折、扭曲的结构。也就是说,本发明位于同一层的第一流通管 3、第二流通管4及流通管接头6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一根弯折、扭曲的流通管。
[0032] 请参图2所示,所述流通管接头6包括第一板片61及与第一板片61配合的第二 板片62。所述第一板片61与第二板片62固定在一起共同形成用以与第一流通管3相接的 第一收容通道63、用以与第二流通管4相接的第二收容通道64、以及位于第一收容通道63 与第二收容通道61之间以将第一收容通道63与第二收容通道64隔开的分隔部65。所述 分隔部65的作用在于保证制冷制在流通管接头6内流动时候的秩序,避免混乱。可以理解 的是,对所述【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人而言,所述分隔部65的设置并不限于图示的实施 方式,也可以仅设置在第一板片61或者第二板片62上,甚至可以是其他单独的一块,然后 安装在第一板片61与第二板片62之间。
[0033] 请参图3所示,所述第一板片61设有第一凹槽611、第二凹槽612及位于第一、第 二凹槽611、612后方且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611、612相连通的第一凹陷613。在本发明 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凹槽611、612及第一凹陷613均是由冲压所述第一板片 61而形成的。所述第一板片61还包括第一侧边614及第二侧边615。在本发明图示的实 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边614及第二侧边615均为平板状、直条状。另外,所述分隔部65包 括设置于第一板片61上且位于第一、第二凹槽611、612之间的第一凸台651。所述第一凹 陷613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611、612的深度。
[0034] 请参图4所示,所述第二板片62设有第三凹槽621、第四凹槽622及位于第三、第 四凹槽621、622后方且与所述第三、第四凹槽621、622相连通的第二凹陷623。在本发明 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第四凹槽621、622及第二凹陷623均是由冲压所述第二板片 62而形成的。所述第二板片62还包括第三侧边624及第四侧边625。在本发明图示的实 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侧边624及第四侧边625均为卷边且分别设有第一卡槽626及第二卡 槽627。另外,所述分隔部65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板片62上且位于第三、第四凹槽621、622 之间的第二凸台652。所述第二凹陷623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第四凹槽621、622的深度。 [0035] 组装时,所述第一板片61的第一侧边614及第二侧边615分别滑动插入(在图示 的实施方式中为沿前后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卡槽626及第二卡槽627以实现初步组装。然 后,为了确保密封性,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板片61与第二板片62相互贴合的部分均固 定成一个整体。此时,所述第一侧边614与第三侧边624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侧边615与 第四侧边625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凸台651与第二凸台652贴合固定在一起,共同构成 所述分隔部65。所述第一凹槽611与第三凹槽621相互对应并共同形成用以与第一流通 管3相接的第一收容通道63,所述第二凹槽612与第四凹槽622相互对应并共同形成用以 与第二流通管4相接的第二收容通道64。所述第一凹陷613与第二凹陷623相互对应且共 同形成一个腔体66。所述第一收容通道63与第二收容通道64是通过该腔体66相互连通 的。请参图3所示,所述腔体66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收容通道63的高度及所述第二收 容通道64的高度,即第一、第二板片61、62的外表面呈阶梯状。如此设置,当第一、第二流 通管3、4插入所述第一、第二收容通道63、64并进行焊接时,通过让位使焊接时的高温不会 影响腔体66。
[0036]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片61及第二板片62是分开设置并且相 互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所述流通管接头6。可以理解的是,组装的方式并不限于图示的前后 滑动组装,也可以直接上下堆叠组装。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片61及第二板 片62也可以在一块材料上整体冲压、弯折,一边在冲压的时候就保持连接,另一边需要接 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该接合处进行处理,同样能够得到周边比较密封的第一、第二收 容通道63、64及腔体66。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板片61及第二板片62以形成所 述流通管接头6,使所述流通管接头6易于加工。
[0037] 另外,通过增大所述腔体66,该腔体66在制冷剂流过时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作 用。同时,该增大的腔体66能够缓解制冷剂产生的高压,从而降低高压对流通管接头6的 冲击。
[0038] 请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发明流通管接头6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边 614设有第一阻挡部6141,所述第二侧边615设有第二阻挡部6151。组装时,所述第一、第 二阻挡部614U6151分别抵挡所述第三、第四侧边624、625,从而起到限位的功能。另外, 所述第一板片61还设有凸伸入所述第一凹陷613内的第一凸块610,所述第二板片62设 有凸伸入所述第二凹陷623内的第二凸块620。当所述第一板片61及第二板片62焊接之 后,所述第一凸块610与第二凸块620相互固定在一起,从而起到加强作用,避免所述腔体 66被制冷剂的高压击垮。
[0039]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流通管接头6的精度是能够控制的,从而使得本发明换热 器100的整体加工精度高,不会因为流通管的弯折、扭曲而造成翅片形变,从而保证了换热 器100具有较好的换热效率。另外,本发明的流通管接头6能够制作成较小尺寸,对换热器 100的有效换热体积的影响较小,保证了换热器100具有较大的换热性能。再者,本发明换 热器100的尺寸可精确控制,方便安装。另外,通过将流通管接头6套接于流通管上,避免 了直接对流通管进行弯折,降低了换热器的整体加工难度。
[0040]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 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 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接头包括第一板片及与第一板片配合的 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板片设有第三凹槽及第四凹 槽,所述第一板片与第二板片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互对应并共同形成 用以与流通管相接的第一收容通道,所述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互对应并共同形成用以与 流通管相接的第二收容通道,所述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流通管接 头还设有位于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之间以将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隔开 的分隔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板片上 的第一凸台及设置于第二板片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第一、第二凹槽之间,所述 第二凸台位于第三、第四凹槽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贴合固定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设有位于第一、第二凹 槽后方且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相连通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二板片设有位于第三、第四凹槽 后方且与所述第三、第四凹槽相连通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与第二凹陷相互对应且共 同形成一个腔体,所述第一收容通道与第二收容通道是通过该腔体相互连通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及第一凹陷均是 经冲压第一板片而形成的,所述第三、第四凹槽及第二凹陷均是经冲压第二板片而形成的, 所述腔体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收容通道的高度及所述第二收容通道的高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侧边及第二 侧边,所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固定在一起,所述 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固定在一起。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边为卷边且其设有第一 卡槽,所述第四侧边为卷边且其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分别收容于所述 第一^^槽及第二卡槽内。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设有第一阻挡部,所述 第二侧边设有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第二阻挡部分别抵挡所述第三、第四侧边。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设有凸伸入所述第一 凹限内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板片设有凸伸入所述第二凹限内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 与第二凸块相互固定在一起。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及所述第二板片分开 设置并且相互组装在一起。
10. -种换热器,其包括进口管、出口管、与所述进口管连接的若干第一流通管、与所述 出口管连接的若干第二流通管、及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流通管及相邻两个第二流通管之间的 若干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流通管及第二流通管排列成若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 括套接在处于同一层上的第一流通管及第二流通管上的流通管接头,所述流通管接头为权 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通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管与所述第一收容通道 相连,所述第二流通管与所述第二收容通道相连,所述进口管及出口管位于所述换热器的 一侧,所述流通管接头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另一侧。
【文档编号】F28F9/26GK104121800SQ20131044984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