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03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的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进风结构为通过短小风道存在热量扩散不均、影响点火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包括燃烧器、水冷风室膜式壁和一次风进口,其中:还包括盖板、Ⅰ号侧板、Ⅱ号侧板、Ⅲ号侧板和Ⅳ号侧板,所述盖板安装在燃烧器和水冷风室膜式壁之间,Ⅰ号侧板、Ⅱ号侧板、Ⅲ号侧板和Ⅳ号侧板都安装在盖板上组成一个风室,一次风进口与风室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能使一次风更均匀的进入流化风室,可以让风室内风压更加均匀;在点火时也可起到缓冲作用,以防热烟气扩散不均的现象产生。
【专利说明】—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具体地说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使一次风进风室前预混和均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进风结构为通过短小风道连接燃烧器与水冷风室膜式壁,其主要缺点:1、点火时火焰过于集中,热量扩散不均,易造成水冷风室局部温度过高;2、点火时热烟气混合不均,扩散效果不好,影响点火质量;3、运行时一次热风扩散不均,流化效果不好,床面局部易结焦。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所以影响了锅炉的稳定运行,导致锅炉燃烧效率低下,能耗增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的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进风结构为通过短小风道存在热量扩散不均、影响点火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它能使一次风更均匀的进入流化风室,可以让风室内风压更加均匀;在点火时也可起到缓冲作用,以防热烟气扩散不均的现象产生。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包括燃烧器、水冷风室膜式壁和一次风进口,其中:还包括盖板、I号侧板、II号侧板、III号侧板和IV号侧板,所述盖板安装在燃烧器和水冷风室膜式壁之间,I号侧板、II号侧板、III号侧板和IV号侧板都安装在盖板上组成一个风室,一次风进口与风室相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风前置风室布置在水冷风室和燃烧器之间,相当于一个过渡区,增大了前置风室出口面积,一次风通过热风道斜向进入前置风室,之后再进入水冷风室,这样就使整个一次热风流程形成一个逐渐扩散的过程,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通道截面突变而引起风压波动,导致布风不均的缺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0009]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包括燃烧器7、水冷风室膜式壁8和一次风进口 1,其中:还包括盖板2、I号侧板3、II号侧板4、111号侧板5和IV号侧板6,所述盖板2安装在燃烧器7和水冷风室膜式壁8之间,I号侧板3、11号侧板4、111号侧板5和IV号侧板6都安装在盖板2上组成一个风室9,一次风进口 I与风室9相连接。
[0010]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在水冷床膜式壁上,并进行密封连接,随水冷壁整体向下膨胀,前置风室内侧焊有抓钉,砌筑时浇注磷酸盐耐火混凝土,以防点火时温度过高导致装置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前置风室,包括燃烧器(7 )、水冷风室膜式壁(8 )和一次风进口( I),其特征是:还包括盖板(2)、I号侧板(3)、II号侧板(4)、III号侧板(5)和IV号侧板(6),所述盖板(2)安装在燃烧器(7)和水冷风室膜式壁(8)之间,I号侧板(3)、II号侧板(4)、111号侧板(5)和IV号侧板(6)都安装在盖板(2)上组成一个风室(9),一次风进口(I)与风室(9)相连 接。
【文档编号】F23C10/20GK203478225SQ20132053303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永宝, 刘爱成, 范彦军, 陈栓变, 米改风, 甄领红, 房若梅, 李燕华 申请人: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