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715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包括炉体、气体循环系统,所述炉体包括蓄热体组件与燃烧室组件组成,所述蓄热体组件为在炉体左右对称设置的矩形墙体,所述蓄热体组件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燃烧室组件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气体循环系统由:气流罩,双位蝶阀,进气总成,排气总成组成,蓄热体组件与燃烧室组件用螺柱穿过所述的连接孔与安装孔用螺母固定,气流罩通过下表面的法兰与炉体的蓄热体组件上表面固定连接。利用将火化机供的模块话设计便于施工与吊装,并进行维修保养,采用蓄热体结构,提高热转化率,节能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式火化机,尤其是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丧葬行业的市场化走到今天,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当今社会的朝阳行业,而火化是行业中的最重要的一环,火化机也就成为丧葬行业当中使用最频繁和广泛设备,火化机的种类也日益多样化,市场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0003]但是,在实际的安装调试设备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场地的限制,火化机一般体型也比较庞大,所以带来了诸多难题,例如:运输、施工、吊装等,另外在火化的过程需要对尸体进行高温焚烧,在这个过程中有涉及到了高能耗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热能的利用也成为新型火化机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亟需一种热利用高,容易施工的新型火化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蓄热体结构,并且可以拆分拼装的火化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包括炉体(I)、气体循环系统(2),所述炉体(I)包括蓄热体组件(11)与燃烧室组件(12)组成,
[0006]所述蓄热体组件(11)为在炉体左右对称设置的矩形墙体,所述每个蓄热体组件
(11)上设置有两个中空腔体(111),所述腔体(111)上表面与,侧面为敞口,所述蓄热体组件(11)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连接孔(113);
[0007]所述燃烧室组件(12)内部设置一燃烧室(121),所述的燃烧室(121)为一卧式中空腔体,所述燃烧室组件(12)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122);
[0008]所述气体循环系统⑵由:气流罩(21),双位蝶阀(22),进气总成(23),排气总成
(24)组成,所述气流罩(21)为梯形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下表面为敞口,上表面上设置有进气口(211),侧面设置有排气口(212),所述气流罩(21)下表面四周设置有法兰(213),所述进气口(211)与排气口(212)设置有法兰,所述进气总成(23)为一主气管路分成四条分气管路,每条管路末端都设置有法兰接口,排气总成(24)同样为一主气管路分成四条分气管路,每条管路末端同样设置法兰接口 ;所述每一进气口(211)的法兰与双位蝶阀(22)相连,再与进气总成(23)的分气管路法兰连接;所述每一排气口(212)的法兰与双位蝶阀
(22)相连,再与排气总成(24)的分气管路法兰连接;
[0009]所述燃烧室组件(12)两侧安装蓄热体组件(11),将所述的蓄热体组件(11)上的中空腔体(111)的侧面封闭,并用螺柱(13)穿过所述的连接孔与安装孔,并用螺母(14)固定;气流罩(21)通过下表面的法兰与炉体(I)的蓄热体组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流罩(21)将蓄热体组件腔体(111)的上表面封闭;所述气流罩连通蓄热体组件(11)的中空腔体(111)。
[0010]所述燃烧室(121)前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蓄热体组件腔体(111)下部设置有三边的支撑架(112),在所述支撑架(112)上垂直设置有保温层(114),所述保温层(114)横截面为蜂窝孔状结构(1221),所述支撑架(112)下端的炉体侧壁设置有通气孔(123),所述通气孔(123)将蓄热体组件11上中空腔体(111)与炉体⑴中间的燃烧室(121)相连通,所述蓄热室组件(11)中设置的保温层(114)的蜂窝孔上下相互对齐排布并连通。
[0011]所述燃烧室(121)后端形成上中下三层腔体并与燃烧室(121)内部相连通,上层腔体(125)与燃烧器(124)相连,中层(126)与下层腔体(127)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燃烧室下表面上设置有滑轨(128),所述燃烧室前端和后端的中、下层腔体(126) (127)与外界连通处设置有炉门(130)。
[0012]所述的保温层(114)为多层结构。
[0013]所述保温层(114)为莫来石刚玉质陶瓷蜂窝体。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15]1.采用蓄热体结构,吸收烟气的余热,对输入的空气或燃气预热,提高热转化率,节能环保。特别是蓄热保温层设计成蜂窝状且上下连通,即解决了气流的流动通畅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储能问题。
[0016]2.通过对气流管道上设置的电磁阀,自由控制气体的交换。
[0017]3.设计成拆分结构,可以拆分主机方便施工、运输、调试。
[0018]4.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保养。
[0019]5.结构紧凑,热转换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组件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组件正视图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组件C-C剖面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蓄热体组件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蓄热体组件背侧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蓄热体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B-B剖面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实用新型气流罩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实用新型气流罩俯视图不意图;
[0033]图14为本实用新型气流罩D-D剖面示意图;
[0034]图1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示意图;
[0035]图16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示意图;
[0036]图17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层局部示意图;
[0037]图18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层示意图;
[0038]图19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层排布示意图;
[0039]1-炉体2-气体循环系统11-蓄热体组件12-燃烧室组件
[0040]111-蓄热体组件中空腔体113-连接孔1131-台阶
[0041]12-燃烧室组件121-燃烧室中空腔体122-安装孔
[0042]21-气流罩 22-双位蝶阀23-进气总成24-排气总成
[0043]211-进气口 212-排气口213-气流罩法兰13-螺柱
[0044]14-螺母 112-支撑架114-保温层123-通气孔
[0045]124-燃烧器125-上层腔体126-中层腔体127-下层腔体
[0046]128-滑轨 130-炉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48]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0049]如图1-16所示的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包括炉体1、气体循环系统2,所述炉体I包括蓄热体组件11与燃烧室组件12组成,
[0050]所述蓄热体组件11为在炉体左右对称设置的矩形墙体,所述每个蓄热体组件11上设置有两个中空腔体111,所述腔体111上表面与侧面为敞口,所述蓄热体组件11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连接孔113 ;
[0051]所述燃烧室组件12内部设置一燃烧室121,所述的燃烧室121为一卧式中空腔体,所述燃烧室组件12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122 ;
[0052]所述气体循环系统2由:气流罩21,双位蝶阀22,进气总成23,排气总成24组成,所述气流罩21为梯形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下表面为敞口,上表面上设置有进气口 211,侧面设置有排气口 212,所述气流罩21下表面四周设置有法兰213,所述进气口 211与排气口 212设置有法兰,所述进气总成23为一主气管路分成四条分气管路,每条管路末端都设置有法兰接口,排气总成24同样为一主气管路分成四条分气管路,每条管路末端同样设置法兰接口 ;所述每一进气口 211的法兰与双位蝶阀22相连,再与进气总成23的分气管路法兰连接;所述每一排气口 212的法兰与双位蝶阀22相连,再与排气总成24的分气管路法兰连接;
[0053]所述燃烧室组件12两侧安装蓄热体组件11,将所述的蓄热体组件11上的中空腔体111的侧面封闭,并用螺柱13穿过所述的连接孔与安装孔,并用螺母14固定;气流罩21通过下表面的法兰与炉体I的蓄热体组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流罩21将蓄热体组件腔体111的上表面封闭;所述气流罩连通蓄热体组件11的中空腔体111。
[0054]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把所述的气体循环系统2中的进气总成23、排气总成24、气流罩21、双位蝶阀22、蓄热体组件11、燃烧室组件12分别吊装进入场地,通过施工现场的设备具体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再通过所述的螺柱13,螺母14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测试阀体,气路的通常以及密闭性。
[0055]所述燃烧室121前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蓄热体组件腔体111下部设置有三边的支撑架112,在所述支撑架112上垂直设置有保温层114,所述保温层114横截面为蜂窝孔状结构1221,所述支撑架112下端的炉体侧壁设置有通气孔123,所述通气孔123将蓄热体组件11上中空腔体111与炉体I中间的燃烧室121相连通,所述蓄热室组件11中设置的保温层114的蜂窝孔上下相互对齐排布并连通。当完成气密性的检测之后,将所述的保温层114按上述方法安装在炉体I内,再次进行测试,并测试阀体的排气,进气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气流是否通畅。
[0056]所述燃烧室121后端形成上中下三层腔体并与燃烧室121内部相连通,上层腔体125与燃烧器124相连,中层126与下层腔体127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燃烧室下表面上设置有滑轨128,所述燃烧室前端和后端的中、下层腔体126、127与外界连通处设置有炉门130。检查炉门的开合是否正常,燃烧器是否工作正常。此时,便可以对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各项参数进行测试,滑轨便于尸体的移动,中层腔体126方便对内部进行操作,下层腔体127用于排灰。
[0057]所述的保温层114为多层结构。保温层114具有存储热能的功能,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是蓄热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0058]所述保温层114为莫来石刚玉质陶瓷蜂窝体。,此种材质可以在焚烧条件下最大程度的适用于工况,进行热交换。
[0059]运行时的气体循环是:烟气从燃烧室的通气孔进入一蓄热体组件的中空腔体,穿过保温层吸收其余热,从排气口气流罩排入排气总成;空气或燃气从进气总成进入进气口气流罩进入另一蓄热体组件的中空腔体,穿过保温层进行预热后,从通气孔进入燃烧室,通过双位蝶阀切换进排气路径。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包括炉体(I)、气体循环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⑴包括蓄热体组件(11)与燃烧室组件(12)组成, 所述蓄热体组件(11)为在炉体左右对称设置的矩形墙体,所述每个蓄热体组件(11)上设置有两个中空腔体(111),所述腔体(111)上表面与侧面为敞口,所述蓄热体组件(11)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连接孔(113); 所述燃烧室组件(12)内部设置一燃烧室(121),所述的燃烧室(121)为一卧式中空腔体,所述燃烧室组件(12)的侧面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122); 所述气体循环系统(2)由:气流罩(21),双位蝶阀(22),进气总成(23),排气总成(24)组成,所述气流罩(21)为梯形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下表面为敞口,上表面上设置有进气口(211),侧面设置有排气口(212),所述气流罩(21)下表面四周设置有法兰(213),所述进气口(211)与排气口(212)设置有法兰,所述进气总成(23)为一主气管路分成四条分气管路,每条管路末端都设置有法兰接口,排气总成(24)同样为一主气管路分成四条分气管路,每条管路末端同样设置法兰接口 ;所述每一进气口(211)的法兰与双位蝶阀(22)相连,再与进气总成(23)的分气管路法兰连接;所述每一排气口(212)的法兰与双位蝶阀(22)相连,再与排气总成(24)的分气管路法兰连接; 所述燃烧室组件(12)两侧安装蓄热体组件(11),将所述的蓄热体组件(11)上的中空腔体(111)的侧面封闭,并用螺柱(13)穿过所述的连接孔与安装孔,并用螺母(14)固定;气流罩(21)通过下表面的法兰与炉体(I)的蓄热体组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流罩(21)将蓄热体组件腔体(111)的上表面封闭;所述气流罩连通蓄热体组件(11)的中空腔体(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21)前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蓄热体组件腔体(111)下部设置有三边的支撑架(112),在所述支撑架(112)上垂直设置有保温层(114),所述保温层(114)横截面为蜂窝孔状结构(1221),所述支撑架(112)下端的炉体侧壁设置有通气孔(123),所述通气孔(123)将蓄热体组件11上中空腔体(111)与炉体⑴中间的燃烧室(121)相连通,所述蓄热室组件(11)中设置的保温层(114)的蜂窝孔上下相互对齐排布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21)后端形成上中下三层腔体并与燃烧室(121)内部相连通,上层腔体(125)与燃烧器(124)相连,中层(126)与下层腔体(127)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燃烧室下表面上设置有滑轨(128),所述燃烧室前端和后端的中、下层腔体(126) (127)与外界连通处设置有炉门(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层(114)为多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火化机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层(114)为莫来石刚玉质陶瓷蜂窝体。
【文档编号】F23G1/00GK204084383SQ20142051387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孟浩, 李伯森, 郭雷, 高源 , 许海峰, 郭婵, 钱高 申请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