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燃烧炉用燃烧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14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镁合金燃烧炉用燃烧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冶金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燃烧炉用燃烧嘴。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烧炉用喷嘴,其热利用率不高,喷嘴燃烧时,喷嘴的温度不能很好的降温,造成喷嘴的温度过高,即对喷嘴的寿命产生影响,也降低了热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镁合金燃烧炉用燃烧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镁合金燃烧炉用燃烧嘴,包括喷口部,喷口部包括半球形的喷口部壳体,所述喷口部壳体的底端中央位置设置有圆形的主喷口;

所述喷口部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侧喷口,所述侧喷口包括侧喷口腔室,所述侧喷口腔室连通有第一侧喷气流通道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

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与第一侧喷气流通道末端切线的夹角为度,所述第二侧喷气流通道与第二侧喷气流通道末端切线的夹角为度。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环绕喷口腔室设置;所述第二侧喷气流通道环绕喷口腔室设置。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侧喷气流通道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为圆形通道,所述喷口腔室为圆锥形腔室。

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的数量均为5个,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间隔设置。

工作时,火焰从侧喷口腔室和主喷口喷出,通过组间隔设置的散热片对喷嘴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减小了喷嘴的受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燃烧炉用燃烧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侧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温度探针;2-天然气进口;3-空气进口;4-第一散热片组;5-喷口部;6-第二散热片组;7-第三散热片组;8-壳体;51-主喷口;52-侧喷口;53-侧喷口腔室;54-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5-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6-喷口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镁合金燃烧炉用燃烧嘴,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9上设置有天然气进口2、空气进口3和温度探针1。

所述壳体9的底部具有圆柱形的散热部壳体8,所述散热部壳体8上设置有若干个组散热片组。

所述散热部壳体8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四散热片组10、第三散热片组7、第二散热片组6和第一散热片组4。

所述第四散热片组10、第三散热片组7、第二散热片组6和第一散热片组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散热片组4包括若干个垂直设置在散热部壳体8外表面上的散热片,所述若干个散热片均匀设置在散热部壳体8外表面上,所述若干个散热片成环形包绕散热部壳体8外表面。

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和第一散热片组4上的散热片错开设置。

所述散热部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喷口部5,所述喷口部5包括半球形的喷口部壳体56,所述喷口部壳体56的底端中央位置设置有圆形的主喷口51。

所述喷口部壳体56上设置有若干个侧喷口52,所述侧喷口52包括侧喷口腔室53,所述侧喷口腔室53连通有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4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5。

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4与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4末端切线的夹角为52度,所述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5与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5末端切线的夹角为54度。

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4环绕喷口腔室53设置;所述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5环绕喷口腔室53设置。

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4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5为圆形通道,所述喷口腔室53为圆锥形腔室。

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4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5的数量均为5个,所述第一侧喷气流通道54和第二侧喷气流通道55间隔设置。

工作时,火焰从侧喷口腔室53和主喷口51喷出,通过4组间隔设置的散热片对喷嘴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减小了喷嘴的受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