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焚烧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171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污泥焚烧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焚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焚烧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开始建设并相继投产。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重污水处理,轻污泥处置”现象,致使大量的污泥难以处置,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最终处置方法多为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有的是寻找周边空地露天堆放,这种简单的处置方式不适应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而焚烧处理是将污泥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看待,像城市生活垃圾一样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利用先进的燃烧技术,经焚烧后污泥将缩重65%以上,有毒有机物经高温彻底分解。灰、渣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是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较佳方式。

目前的污泥焚烧炉均采用绝热炉膛进行焚烧,污泥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被抽出炉膛通过换热器加热其它介质(常规为水、导热油)进行热源综合利用。炉膛内部由于没有布置受热面,燃烧产生的热量无法被介质吸收并带走,会导致炉膛温度过高。城市污泥的干基部分中的氮元素在焚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大量产生nox有害物污染环境。

图1为常规污泥焚烧炉示意图,图中炉膛采用绝热型式,内部无任何受热面吸收污泥燃烧产生的热量,极易导致炉膛温过高。常规降温方法会加装喷淋装置,通过喷水来降低炉膛温度。此举一来浪费水资源,二来喷头极易发生堵塞情况而影响喷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降温效果不理想、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焚烧炉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降温效果好,保证燃烧效果。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污泥焚烧炉结构,其包括绝热炉膛,所述绝热炉膛下端连接污泥上料机构、床下点火装置和排渣管,所述绝热炉膛上端侧面为高温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烟气出口处的所述绝热炉膛内设置有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一端贯穿所述绝热炉膛侧壁连接导热介质进液管,所述导热管另一端贯穿所述绝热炉膛顶部连接导热介质出液管。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炉膛内布置有两排所述导热管;

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所述导热介质进液管和所述导热介质出液管连接外部换热装置。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在绝热炉膛内布置导热装置来控制燃烧温度,通过导热介质带走污泥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使炉膛内温度控制在850-900摄氏度左右,降温效果好,既能保证污泥在炉膛内充分燃尽,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nox有害物的生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热装置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图3所示,一种污泥焚烧炉结构,其包括绝热炉膛1,绝热炉膛1下端连接污泥上料机构2、床下点火装置3和排渣管4,污泥上料机构2一般采用螺旋给料机,绝热炉膛1上端侧面为高温烟气出口5,高温烟气出口5处的绝热炉膛1内设置有导热装置6,导热装置6包括导热管7,导热管7一端贯穿绝热炉膛1侧壁连接导热介质进液管8,导热管7另一端贯穿绝热炉膛1顶部连接导热介质出液管9。绝热炉膛1内布置有两排导热管7,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导热介质进液管8和导热介质出液管9连接外部换热装置10,即导热介质被加热后可以作为热源参与外部换热实现热源综合利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污泥焚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焚烧炉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降温效果好,保证燃烧效果,其包括绝热炉膛,绝热炉膛下端连接污泥上料机构、床下点火装置和排渣管,绝热炉膛上端侧面为高温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高温烟气出口处的绝热炉膛内设置有导热装置,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导热管一端贯穿绝热炉膛侧壁连接导热介质进液管,导热管另一端贯穿绝热炉膛顶部连接导热介质出液管。

技术研发人员:顾虎雄;毛军华;陆晓焰;景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