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型垃圾焚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364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温控型垃圾焚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通常采用卫生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填埋场的占地、异味、渗滤液污染等潜在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焚烧通常采用焚烧炉进行,高温焚烧炉所产生的尾气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潜在的威胁,主要是尾气中的灰尘和各类污染污染。种类繁多,多为气态或气溶胶形式存在。包括灰分、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特别是尾气中的二噁英、呋喃和多环芳烃等强致癌有毒气体,潜在危害更大。二噁英的产生温度为400摄氏度至800摄氏度之间,故焚烧炉通常需要控制炉膛内温度在800摄氏度以上,以尽可能减少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的产生环境。

常见的垃圾焚烧设备通常没有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所以焚烧室内(炉膛)的温度无法做到准确的控制,同时因为没有专门的强化充氧和风轨设计,焚烧室的温度也很难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温度,从而会造成焚烧烟气排放浓度的不稳定,增加了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温控型垃圾焚烧设备,该设备通过安装智能型温控器和强化充氧设备,以及特殊设计的风轨,可确保焚烧室(炉膛)内的温度,以减少二噁英等污染物的生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温控型垃圾焚烧设备,包括:炉膛壳体、炉膛、强化充氧系统和温控器;

所述炉膛呈锥形置于设备的下部,并包括炉膛外壁和炉膛内壁及炉膛外壁和炉膛内壁形成的中空腔;

所述炉膛内壁设置有螺旋式风轨槽;

所述强化充氧系统通过炉膛外壁和炉膛内壁形成的中空腔与所述螺旋式风轨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智能温控器,可以有效解决焚烧内的温度控制,避免二噁英等污染物的产生;且温控器采用了高、中、低三区的设计,使温度控制更加准确;

锥形炉膛内壁设计螺旋式风轨,提高氧气与焚烧垃圾的接触,增加炉膛温度;

智能温控器与强化充氧系统连接,确保充氧效率;

处理效果好,由于采用了有效的温度控制工艺,有效保证了烟气中二噁英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温控型垃圾焚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智能温控型垃圾焚烧设备结构,包括:炉膛壳体1、炉膛2、强化充氧系统3和温控器;

所述炉膛2呈锥形置于设备的下部,并包括炉膛外壁和炉膛内壁及炉膛外壁和炉膛内壁形成的中空腔10;

所述炉膛内壁设置有螺旋式风轨槽9;

所述强化充氧系统3通过炉膛外壁和炉膛内壁形成的中空腔10与所述螺旋式风轨槽9连接。

上述螺旋式风轨槽9采用龙卷风的原理,提高焚烧炉膛内氧气与垃圾的接触效果,提高焚烧炉膛温度。

上述炉膛壳体1采用金属材质且为中空设置,并在内部填充有保温层。

上述温控器包括高位温控器6、中位温控器7和低位温控器8;所述高位温控器6、中位温控器7和低位温控器8分别与所述强化充氧系统3连接。所述的温控器分为高、中、低三区设计,提高了温度控制的准确度。

上述设备还包括烟道4、进料口5、炉排11和接灰斗12;

上述烟道4设置在所述设备的顶部;所述进料口5设置在所述设备上部的一侧;所述炉排11和接灰斗12分别设置在所述锥形炉膛的底部。垃圾经过炉膛高温焚烧后,炉灰由焚烧设备下部锥形炉膛底部的炉排排出,储存于接灰斗中。焚烧产生的烟气由设备顶部的烟道排出,排入后续烟气处理设备。

上述实施例垃圾焚烧过程为:

可焚烧垃圾由进料口5投入焚烧炉内,在炉膛2内进行充分的高温燃烧。炉膛2设置有高位温控器6、中位温控器7和低位温控器8,并与强化充氧系统3连接,用以控制炉膛2内的焚烧温度。强化充氧系统3通过炉膛内外壁中空腔10与螺旋式风轨槽9连接,用以提高充氧的效率,增加焚烧炉膛的温度。焚烧后产生的炉灰由炉排11漏至接灰斗12,并及时清理外运。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由烟道4排出,并与烟气处理系统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