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253发布日期:2018-10-30 22:1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是石油化工、轻工、塑料、印刷、涂料等行业排放的常见污染物,有机废气中常含有烃类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含氮、硫、卤族及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如对这些有机废气不加处理,直接排入大气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现有企业一般对有机废气排放源设置就地净化系统,就地处理排放。常用的净化系统为有机废气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它包括吸附装置及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传统的有机废气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的吸附装置和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一般为固定式且就近安装在产生有机废气污染源的车间外。这种装置针对排放负荷大、需连续排放的污染源非常有效。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企业,其生产特点为:企业规模大,生产线多,污染源分散或生产工序间歇、排放点零散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就地处理模式需要投入多套处理装置,投资及运行费用均较高。

另外吸附装置多采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饱和以后需要用催化燃烧装置进行脱附再生,脱附时存在着火风险,虽然传统设备也设置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防范,但仍然存在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有机废气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吸附装置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异地设置且吸附装置的吸附床能快速脱离吸附装置并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快速接合的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它包括吸附装置及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装置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是异地分体设置的,吸附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及若干可移动的吸附床,所述的吸附装置具有若干吸附工位,各吸附床位于对应的吸附工位处能通过第一脱离对接机构与进气管及出气管快速脱离或对接,所述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具有脱附工位,吸附床能位于脱附工位处通过第二脱离对接机构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快速脱离或对接。

在上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快速对接机构包括位于每个吸附工位处的第一伸缩软管、第二伸缩软管、第一压紧机构及第二压紧机构,各吸附床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气口,进气管设置在各吸附工位的上方,第一伸缩软管的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另一端能在对应的第一压紧机构作用下扣盖在位于吸附工位处的吸附床的进气口上,出气管位于吸附床出气口一侧,第二伸缩软管的一端与出气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另一端能在对应的第二压紧机构作用下扣盖在位于吸附工位处的吸附床的出气口上。

在上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气缸,第一伸缩软管扣盖在吸附床的进气口的一端上设置有环形扣沿,两个压紧气缸分别设置在第一伸缩软管的两侧,各压紧气缸均包括气缸本体及活塞杆,两个压紧气缸的气缸本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与进气管固定连接,两个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头与对应侧的扣沿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中,所述的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吸附工位处的吸附床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架,各吸附工位处均间隔且平行地设置有两个限位架,各限位架与上述进气管及出气管相垂直设置,各吸附工位处两个限位架之间的距离与吸附床开设有出气口的一侧面对应的水平边的长度相当。

相邻的两个限位架之间的距离比吸附床开设有出气口的一侧面对应的水平边的长度大一点。这样吸附床顺利进入两个限位架之间后,就能被定位住而不会左右摆动,从而能方便吸附床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对接。通过设置定位装置能使得吸附床快速准确的进入指定的吸附工位。

在上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中,所述的各限位架的同一端设置水平导向机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横杆。

在上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中,所述的吸附床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上述吸附床呈六面体形,滚轮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吸附床底部的四个角处。通过设置滚轮更方便吸附床的搬运。

在上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中,所述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催化燃烧床、催化燃烧风机及混流换热器,所述吸附床位于脱附工位后,吸附床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混流换热器连接,混流换热器通过第二管道与催化燃烧风机连接,催化燃烧风机通过第三管道与催化燃烧床连接,催化燃烧床通过第四管道与吸附床的出气口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中,所述的脱附工位处也设置有吸附床的定位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床吸附有机废气后能快速地与吸附装置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脱离,通过输送装置(如叉车)运送到异地(远离生产车间的安全场),与设置在异地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快速对接进行催化燃烧脱附再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床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床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对接后的侧面图。

图中,1、吸附床;2、进气管;3、出气管;4、滚轮;5、吸附工位;6、脱附工位;7、第一伸缩软管;8、第二伸缩软管;9、进气口;10、出气口;11、压紧气缸;12、扣沿;13、催化燃烧床;14、催化燃烧风机;15、混流换热器;16、第一管道;17、第二管道;18、第三管道;19、第四管道;20、阻火器;21、第三伸缩软管;22、第四伸缩软管;23、限位架;24、限位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机废气异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它包括吸附装置及脱附催化燃烧装置。

一般的有机废气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其吸附装置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是设置在同一个地方的,且一般是一体设置的。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是异地分体设置的,吸附装置包括吸附风机(图中未示出)、进气管2、出气管3及若干可移动的吸附床1。吸附风机通过管道与废气源及进气管2连接,其能将废气源的废气输送到进气管2内。各吸附床1内设置有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等。

吸附床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4。上述吸附床1呈六面体形,滚轮4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吸附床1底部的四个角处。通过设置滚轮4能更方便吸附床1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具有若干吸附工位5,各吸附工位5成一排设置,各吸附床1位于对应的吸附工位5处能通过一第一脱离对接机构与进气管2及出气管3快速脱离或对接,所述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具有脱附工位6,吸附床1能位于脱附工位6处通过第二脱离对接机构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快速脱离或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快速对接机构包括位于每个吸附工位5处的第一伸缩软管7、第二伸缩软管8、第一压紧机构及第二压紧机构,各吸附床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9,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气口10,进气管2水平设置在各吸附工位5的上方,进气管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气口,进气管2的各气口与各吸附工位5一一对应,各气口的方向竖直向下朝向对应的吸附工位5。

第一伸缩软管7的一端与进气管2固定连接且与进气管2上对应的气口相通,另一端能在对应第一压紧机构作用下扣盖在位于对应的吸附工位5处的吸附床1的进气口9上,出气管3位于各吸附工位5处的吸附床1的出气口10一侧,出气管3上也间隔地设置有若干气口,出气管3上的各气口也与各吸附工位5一一对应,各气口的方向水平朝向对应的吸附工位5。

第二伸缩软管8的一端与出气管3固定连接且与出气管3上对应的气口相通,另一端能在第二压紧机构作用下扣盖在位于对应吸附工位5处的吸附床1的出气口10上。

第一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气缸11,第一伸缩软管7扣盖在吸附床1的进气口9的一端上设置有环形扣沿12,两个压紧气缸11分别设置在第一伸缩软管7的两侧,各压紧气缸11均包括气缸本体及活塞杆,两个压紧气缸11的气缸本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与进气管2固定连接,两个压紧气缸11的活塞杆端头与对应侧的扣沿12固定连接。

第二压紧机构也包括两个压紧气缸11,第二伸缩软管8扣盖在吸附床1的出气口10的一端上也设置有环形扣沿12,两个压紧气缸11分别位于第二伸缩管的两侧,各压紧气缸11的气缸本体与出气管3固定连接,各压紧气缸11的活塞杆伸出与对应侧的扣沿12固定连接。

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催化燃烧床13、催化燃烧风机14及混流换热器15,所述吸附床1位于脱附工位6后,吸附床1的进气口9通过第一管道16与混流换热器15连接,混流换热器15通过第二管道17与催化燃烧风机14连接,催化燃烧风机14通过第三管道18与催化燃烧床13连接,催化燃烧床13通过第四管道19与吸附床1的出气口10连接。在第三管道18与催化燃烧床13及催化燃烧床13与第四管道19之间设置有阻火器20。第一管道16与混流换热器15连接处设置有超温排放阀。吸附床1在脱附过程中,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上限时,超温排放阀自动打开,将热气排放,同时引入低温的新鲜空气,降低吸附床1温度。

第二脱离对接机构与第一脱离对接机构结构相同,用的是相同的原理,只是安装的位置不同,第二脱离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脱附工位6处的第三伸缩软管21、第四伸缩软管22及四个压紧气缸11,上述的第一管道16位于脱附工位6的上方,其上设置有气体进口,上述第四管道19上设置有气体出口,当吸附床1位于脱附工位6的时候,吸附床1的进气口9与第一管道16的气体进口相对,吸附床1的出气口10与第四管道19的气体出口相对。第三伸缩软管21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6固定连接且与第一管道16上的气体进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环形扣沿12,四个压紧气缸11的其中两个压紧气缸11分别设置在第三伸缩软管21的两侧,这两个压紧气缸11的气缸缸体与第一管道16固定连接,两个压紧气缸11的活塞杆伸出与扣沿12固定连接其能驱动该扣沿12扣盖在位于脱附工位6的吸附床1的进气口9的边缘上,使得吸附床1的进气口9通过第三伸缩软管21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连通。第四伸缩软管22的一端与第四管道19固定连接,且与第四管道19上的气体出口连通,第四伸缩软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扣沿12,四个压紧气缸11的另外两个压紧气缸11设置在第四伸缩软管22的两侧,这两个压紧气缸11的气缸缸体设置在第四管道19上,它们对应的活塞杆伸出与设置在第四伸缩软管22上扣沿12固定连接,驱动该扣沿12扣盖在位于脱附工位6的吸附床1的出气口10的边缘上,使得吸附床1的出气口10通过第四伸缩软管22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吸附工位5处的吸附床1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架23,各吸附工位5处均间隔且平行地设置有两个限位架23,各限位架23与上述进气管2及出气管3相垂直设置,相邻的两个限位架23之间的距离与吸附床1开设有出气口10的一侧面对应的水平边的长度相当。

相邻的两个限位架23之间的距离比吸附床1开设有出气口10的一侧面对应的水平边的长度大一点。这样吸附床1顺利进入两个限位架23之间后,就能被定位住而不会左右摆动,从而能方便吸附床1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3的对接。通过设置定位装置能使得吸附床1快速准确的进入指定的吸附工位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限位架23的同一端设置水平导向机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横杆24。水平导向机构为水平设置在限位架23端部的三角结构。各吸附床1面向限位装置对应位置处也设置有两个三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脱附工位6处也设置有吸附床1的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各压紧气缸11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钮(包括分离按钮和对接按钮),能实现各压紧气缸11的活塞杆的伸缩,从而控制吸附床1与吸附装置的脱离及对接以及吸附床1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的脱离和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有机废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吸附床1,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床1内的吸附材料吸附除去,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气管3排放,当吸附床1吸附饱和后,打开控制器上的分离按钮,对应的压紧气缸11收缩,第一伸缩软管7和第二伸缩软管8自动与吸附床1分离。脱离后的吸附床1通过运输装置如叉车等运送至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并在定位装置的引导下进入到脱附工位6,打开控制器上的对接按钮,对应的压紧气缸11的活塞杆自动伸出,使第三伸缩软管21和第四伸缩软管22的扣沿12对应扣盖在吸附床1的进气口9及出气口10边缘上,完成脱附催化燃烧装置与吸附床1的对接。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开始工作,先预热,然后将热空气送入吸附床1,将吸附床1内的挥发性有机废气脱附出来,再进入催化燃烧床1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热空气循环进入吸附床1,直到吸附床1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脱附完全。脱附完成后,打开控制器上的分离按钮,对应的压紧气缸11的活塞杆收缩,吸附床1与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分离。然后将脱离后的吸附床1移动至吸附装置,在定位装置及水平限位机构的引导下进入指定的吸附工位5,打开对接按钮,对应的压紧气缸11活塞杆伸出,与吸附床1完成对接。完成上述操作,一个完整的吸附脱附再生过程完成。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