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2028发布日期:2018-08-31 22:0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排。



背景技术:

锅炉或工业炉中堆置固体燃料并使之有效燃烧的部件。整个炉排主要包括框架和炉排片两个部分。炉排片通常用铸铁制造,组装后片与片之间保持必要的通风缝隙,并且往往还在炉排下边设置可以调节风量的分隔的通风室,以便空气通过缝隙进入燃料层燃烧烧尽后的灰渣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排出。炉排有固定式、移动式、往复式、振动式和下饲式等类型。

随着环保要求逐渐提高及锅炉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发电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很多公司都转型发展生物质发电。同时燃烧生物质、垃圾燃料、工业废弃物的特种锅炉越来越多,对燃烧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复推动炉排在燃烧这些特殊燃料时候有独特优势,其固定炉排片与活动炉排片间隔叠压成阶梯状的炉排面,燃料在炉排面上运动。它的作用是将加料斗中落下的燃料逐步向排渣口运送,并使其在运送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燃烧。传统的往复炉排结构上存有种种缺陷,比如,往复炉排的工作条件差,炉排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炉排片易出现卡住,变形的现象,固定炉排片与活动炉排片之间的相互磨损,使得炉排片的使用寿命短,需经常更换,增加了锅炉的维护成本和时间,减少了锅炉的运行时间,用户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不得不把炉排片做得很厚来延长磨损的时间、减少锅炉的停炉时间;其次是,由于生物质种类繁多,特别是市场上以工业废弃物(酒糟、糖醇渣、糠醛渣等);养殖场的鸡粪、牛粪等;木材加工厂的中锯末等细小颗粒燃料,这时候用普通的炉排片就不能满足燃烧的要求,漏料严重,容易堵塞炉排,导致不通风,不能及时补氧,不仅影响正常燃烧,热利用率低,而且还会导致锅炉在使用当中产生冒黑烟的现象,同时锅炉结渣后需要人工通炉,增加了劳动强度,浪费人工。所以常规往复炉排炉条在推动这些燃料时燃烧效果不佳,使得燃烧效果大打折扣,锅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排,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炉排,其特征在于:包含长方形底座,所述的底座左端设置有倾斜板,所述的倾斜板左端设置有尾板,所述的底座右端设置有通孔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正下方设置有连接凹台位于底座下表面右端,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标识区域,所述的标识区域左侧设置的固定块连接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的底座的宽度设置为D。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块包含第一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左上端连接有第一平面,所述的第一平面左端下方垂直连接有第二平面,所述的第二平面右侧下端连接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二斜面右侧下端连接有圆弧卡槽与底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第一平面与底座平行,所述的圆弧卡槽分别与底座、第二斜面相切,所述的第一斜面与底座的夹角设置为β,所述的β设置为40°~42°;所述的第二斜面与底座的夹角设置为γ,所述的γ设置为15°~17°。

优选的,所述的倾斜板与底座间设置有夹角α,所述的夹角α设置为10°~13°,所述的倾斜板的宽度与底座的宽度D相等。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与尾板互相垂直,所述的尾板的宽度与倾斜板的宽度D相等。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凹台包含连接面和过渡面,所述的连接面与底座平行,所述的连接面与过渡面间设置有夹角δ,所述的δ设置为100°~103°。

优选的,所述的标识区域设置为腰形凹槽,所述的凹槽深度设置为2mm,所述的标识区域的内中心位置设置有凸出文字,所述的文字凸出高度设置为3mm。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耐磨,整个炉排设置为飞机形,尾板与底座间设置有倾斜板,集中燃烧区域,提高燃烧了效率;底座设置的固定块连接在底座上表面,提高炉板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连接凹台包含连接面和过渡面,所述的连接面与底座平行,所述的连接面与过渡面间设置有夹角δ,所述的δ设置为100°~103°,当炉板与设备连接时提高其贴合度,同时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连接孔,3、固定块,4、倾斜板,5、尾板,6、连接凹台, 7、标识区域,3-1、第一斜面,3-2、第一平面,3-3、圆弧卡槽,3-4、第二斜面,3-5、第二平面,6-1、连接面,6-2、过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一种炉排,其特征在于:包含长方形底座1,所述的底座1左端设置有倾斜板4,所述的倾斜板4左端设置有尾板5,所述的底座1右端设置有通孔连接孔2,所述的连接孔2正下方设置有连接凹台6位于底座1下表面右端,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标识区域7,所述的标识区域7左侧设置的固定块3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的底座1的宽度设置为D。

所述的固定块3包含第一斜面3-1,所述的第一斜面3-1左上端连接有第一平面3-2,所述的第一平面3-2左端下方垂直连接有第二平面3-5,所述的第二平面3-5右侧下端连接有第二斜面3-4,所述的第二斜面3-4右侧下端连接有圆弧卡槽3-3与底座1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第一平面3-2与底座1平行,所述的圆弧卡槽3-3分别与底座1、第二斜面3-4相切,所述的第一斜面3-1与底座1的夹角设置为β,所述的β设置为40°~42°;所述的第二斜面3-4与底座1的夹角设置为γ,所述的γ设置为15°~17°。

所述的倾斜板4与底座1间设置有夹角α,所述的夹角α设置为10°~13°,所述的倾斜板4的宽度与底座1的宽度D相等。

所述的底座1与尾板5互相垂直,所述的尾板5的宽度与倾斜板4的宽度D相等。

所述的连接凹台6包含连接面6-1和过渡面6-2,所述的连接面6-1与底座1平行,所述的连接面6-1与过渡面6-2间设置有夹角δ,所述的δ设置为100°~103°。

所述的标识区域7设置为腰形凹槽,所述的凹槽深度设置为2mm,所述的标识区域7的内中心位置设置有凸出文字,所述的文字凸出高度设置为3mm。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