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解及热裂炉的物料输送机构及其热解及热裂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006发布日期:2019-04-16 23: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用于热解及热裂炉的物料输送机构及其热解及热裂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热解及裂解炉的物料输送机构及其热解及热裂解炉。



背景技术:

废物处理是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的过程。特别是活性污泥法在世界上的兴起以及大量推广,至今世界上90%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此工艺,在该工艺下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这给废物的大批量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并且这些高产量、高含水率的污泥,在贮存、运输、装卸等过程中也极为不便,而其无害化处理至今仍是环保行业的一大难题。作为一种优良的、新的工艺,热解和热裂解工艺在废物处理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高温环境工况下,物料的连续输送能力被大大限制,从而束缚了废物处理的工艺能力。

现有技术中,在热解和热裂解工艺的过程中,固体物料的输送方式有以下几种:

1、螺旋式输送,即通过螺旋的转动从而推动物料前进。但是螺旋式不适宜输送易变质、粘性大、易结块或高温、怕压、有较大腐蚀性的特殊物料,而工业污泥恰恰属于粘性大,易结块的物料,且污泥热解是在高温状态下工作的。

2、间断式输送,即单位物料装载于一器皿中,随后进行高温热解。此种方式由于不是连续性的进料和出料,首先进出料的方式比较复杂,其次效率较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体物料输送效率高,简单便捷的用于热解及热裂解炉的物料输送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热解及热裂解炉的物料输送机构,所述热解及热裂解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以供物料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进料口、以及用以出料的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一组传动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传动组件上并用以承载物料的网带,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网带运动并将进料口处的物料输送至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为一组或多组,每组所述传动组件上均安装有网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组所述传动组件之间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水平方向错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及从动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竖直方向,相邻的两组所述传动组件的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竖直方向,相邻的两组所述传动组件的同一端,其中一组传动组件设置为主动轮或从动轮,另一组传动组件对应设置为从动轮或者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水平方向,所述主动轮的圆心与所述从动轮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带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网带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口正对设置,所述网带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口正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带由耐高温柔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高如下方案:

一种热解及热裂解炉,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以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采用上述的物料输送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热解及热裂解炉的物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简单、固体物料输送效率高、处理量大,进出料方便且物料不易粘料和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热解及热裂解炉的物料输送机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热解及热裂解炉的物料输送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热解及热裂解炉100、壳体10、进料口11、出料口12、导料筒111、物料输送机构20、动力组件21、传动组件22、上层传动组件22a、下层传动组件22b、主动轮221、从动轮222、网带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解及热裂解炉100,所述热解及热裂解炉100用以对固体废物、废料进行高温热解或者裂解,以达到处理固体废物、废料的目的。

所述热解及热裂解炉100包括壳体10、物料输送机构20以及高温发生装置(图未示),所述物料输送机构20设于所述壳体10内,用于输送固体废物、废料,即物料101,所述高温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高温,以对固体废物、废料进行热解及裂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温是指温度高于600℃的温度。

所述壳体10大致呈方形,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用以供物料进入所述壳体10内部的进料口11、以及用以出料的出料口12,所述进料口11、所述出料口处分别设有用以导向物料的导料筒111,所述导料筒111通过螺纹连接、螺栓连接、胶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11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上端,所述出料口12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下端,物料101经所述物料输送机构20的输送从所述出料口12排出壳体10外。

所述物料输送机构20包括动力组件21、一组传动组件22以及安装于所述传动组件22上并用以承载物料101的网带23,所述动力组件21与所述传动组件22连接,所述动力组件21带动所述传动组件22转动,以使所述网带23运动并将所述进料口11处的物料101输送至所述出料口12。

所述动力组件21可以为普通电机或者伺服电机等,

所述传动组件22包括主动轮221及从动轮222,所述主动轮221与所述动力组件21连接,所述主动轮221带动所述及从动轮222转动,所述网带23的套设在所述主动轮221及从动轮222上,从而当所述主动轮221转动带动所述从动轮222时,能够带动所述网带23运动,进行物料101的输送。

进一步地,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主动轮221的圆心与所述从动轮22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以使所述网带23能够平铺地设于所述主动轮221及从动轮222上,保证物料101输送的稳定性。

所述网带23大致呈环状,所述网带23的内圈套设在主动轮221及从动轮222上,呈张紧状态,所述网带23的外圈表面用以承载物料101。所述网带23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231以及出料端232,所述网带的进料端231与所述进料口11正对设置,以使物料101从所述进料口11进入后能够正好落入在所述网带23上,所述网带的出料端232与所述出料口12正对设置,以使经网带输送的物料101能够从出料口12出去。

所述网带23由耐高温柔性材料制成,在这里,所述耐高温材料为:耐热钢或具有相似耐热性能的材料。具体地,所述耐热钢为2520耐热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的结构以及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2的数量为多组,每组所述传动组件22上均安装有网带23,每组所述传动组件22可分别由单独的动力组件21驱动,即一组传动组件22对应一组动力组件21。当然,多组传动组件22也可以由一组动力组件21进行驱动,即多组传动组件22对应一组组动力组件21。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组所述传动组件22之间在竖直方向,即Y轴方向(如图2所示)间隔设置,即在竖直方向分为上层传动组件22a及下层传动组件22b,在水平方向,即X轴方向(如图2所示)互相错位设置。从而使得经上层传动组件22上的网带23输送的物料恰好能够被下层传动组件22b上的网带23承接,进行下一步的输送。

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相邻的两组所述传动组件22中的主动轮221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当上层传动组件22a中的主动轮221为顺时针转动时,下层传动组件22b中的主动轮221为逆时针转动,从而保证物料101能够的正常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相邻两组所述传动组件22之间的同一端,其中一组所述传动组件22中设置是的主动轮221或者从动轮222,那么对应地,另一组所述传动组件22中设置是的从动轮222或者主动轮22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