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209发布日期:2019-09-29 14: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器装置,包括燃气室(18)、风管(2)、主风机(14)、进风道(10)、点火装置(4),风管(2)入风口连接主风机(14)的出风口,主风机(14)外壳的一侧连接进风道(10),进风道(10)内部由风道分隔板(23)将进风道(10)隔成两个腔室,分别为烟气引入腔和空气引入腔,烟气引入腔与进风道(10)外侧面设置的烟气进口(24)连通;其特征在于:

风管(2)内部设有管状的燃气室(18),燃气室(18)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多个燃气分隔板(3),多个燃气分隔板(3)将燃气室(18)与风管(2)之间的环形腔体分割成多个容积很小的预混腔(22);燃气室(18)的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小直径的燃气喷孔(16),通过燃气喷孔(16)将燃气喷入相邻两片燃气分隔板(3)中间,与进入风管(2)的空气、烟气预混气流均匀混合,从风管(2)端部喷出;

风管(2)内部设有中心风管(15),中心风管(15)贯穿管状的燃气室(18),中心风管(15)外圆面上开有多个燃气入孔(17),将燃气室(18)内的燃气引入中心风管(15),中心风管(15)一端连接火种风机(13),火种风机(13)将助燃空气送入中心风管(15),与进入中心风管(15)的燃气充分预混;中心风管(15)另一端设有稳焰盘(19)和端面挡板(20),端面挡板(20)与稳焰盘(19)构成独立的火种燃烧头;

风管(2)前端设有二次掺混装置(1),二次掺混装置(1)为文丘里管结构,二次掺混装置(1)通过其文丘里管结构与风管(2)前端的锥套结构形成一个炉腔进气环道(21),通过风管(2)前端高速、高温气流形成的负压效应,经由炉腔进气环道(21)吸入炉膛内的部分烟气;

空气引入腔下部设有两级风门,一级风门(25)位于烟气进口(24)的上部,一级风门(25)控制进入主风机(14)内的助燃空气和烟气的总量;二级风门(26)位于空气引入腔的助燃空气入口部且在烟气引入腔的下部,二级风门(26)控制助燃空气入口开启大小,调节两级风门之间腔体内的负压大小,改变对烟气引入腔的抽吸力,进而调节进入主风机(14)的空气与烟气量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风管(2)内部、预混腔(22)后部设有燃烧器启动点火的点火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风门(25)轴的一端安装有摇臂(11),摇臂(11)通过第一连杆(12)与比例调节机构(7)相连,比例调节机构(7)为可调凸轮机构,可调凸轮机构的摇臂与第一连杆(12)连接;二级风门(26)轴的一端与辅助伺服电机(9)连接;比例调节机构(7)的曲柄通过第二连杆与燃气蝶阀(5)连接,燃气蝶阀(5)与电磁阀组(6)连接,凸轮转轴与主伺服电机(27)的轴连接;主伺服电机(27)和辅助伺服电机(9)与电控箱(8)电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