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6090发布日期:2021-01-05 17:3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锅炉烟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锅炉烟风道。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按其作用分单纯供电的和既发电又供热的。按原动机分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发电。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火力发电应尽量靠近燃料基地进行。在大城市和工业区则应实施热电联供。

为提高火力发电厂效率,发电机组正向高参数、大容量、各种联合循环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各系统设计、优化系统配置来实现火力发电机组高效节能。锅炉辅机主要由磨煤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引风机等组成,其消耗的电能约占厂用电率一半以上,降低三大风机的电耗对火电厂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烟风道阻力是风机耗功的主要部分。

但是,现有的锅炉烟风道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当烟风道尺寸大于一定值后,烟风道的烟道外壁上需设置加固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安全和减少加固肋的使用,或者当超过频率控制极限跨度和需要减小加固肋规格时,在烟风道内增设内支撑是必要的措施,在现有技术中,内支撑多采用圆管,设置内支撑时首先是在烟风道内壁上设置数个加强板,在每一组相对设置的加强板上横向设置一根内支撑,此时内支撑对准每道横向加固肋设置。该内支撑的缺点在于:烟风道的尺寸增大后,内支撑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多,多个内支撑会增大烟风道内的阻力,而且由于现有的圆管或型钢的内支撑使得烟气流易于产生涡流,增加烟风道的振动,耗费能量,从而无法实现节能效果,而且内支撑的寿命较短;

2、现有的锅炉烟风道保温效果不好,导致热能利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锅炉烟风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当烟风道尺寸大于一定值后,烟风道的烟道外壁上需设置加固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安全和减少加固肋的使用,或者当超过频率控制极限跨度和需要减小加固肋规格时,在烟风道内增设内支撑是必要的措施,在现有技术中,内支撑多采用圆管,设置内支撑时首先是在烟风道内壁上设置数个加强板,在每一组相对设置的加强板上横向设置一根内支撑,此时内支撑对准每道横向加固肋设置。该内支撑的缺点在于:烟风道的尺寸增大后,内支撑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多,多个内支撑会增大烟风道内的阻力,而且由于现有的圆管或型钢的内支撑使得烟气流易于产生涡流,增加烟风道的振动,耗费能量,从而无法实现节能效果,而且内支撑的寿命较短;现有的锅炉烟风道保温效果不好,导致热能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锅炉烟风道,包括直管,所述直管一端导通连接有弯管,所述直管一侧安装有一号连接头,所述弯管一侧安装有二号连接头,所述直管内部焊接有一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直管外壁设有一号槽钢加固肋,所述弯管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所述弯管外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槽钢加固肋,所述直管和弯管外部均安装有保温机构。

优选的,所述一号连接头和二号连接头均为立体连接头,可减小风流动的阻力。

优选的,所述一号支撑杆截面为翼型,翼型横截面的内支撑可大大减少烟风流动的阻力,所述加强板与直管内壁焊接相连,可增大一号支撑杆与直管的接触面积,从而使一号支撑杆稳固于直管内。

优选的,所述一号支撑杆固定端的设置位置与一号槽钢加固肋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可提高一号支撑杆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撑杆的翼型横截面的中心线为一弧型线,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烟风流动的阻力,减少耗能。

优选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岩棉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且岩棉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之间通过复合的方式相连接,有利于风道的保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锅炉烟风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翼型或者菱形横截面的内支撑,可大大减少烟风流动的阻力,由于烟风流过内支撑后不会产生涡流,因此减少了烟风道的振动,噪音也会随之降低;与现有的以圆管或型钢作为内支撑相比,在具有相同的截面积且烟风流速相同的条件下,翼型或者菱形横截面的内支撑可以流过更多的烟风,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另外,由于翼型或者菱形横截面的中心线较长,因此增强了内支撑在该长度方向上的强度,延长了内支撑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岩棉层和聚苯乙烯泡沫层之间通过复合的方式相连接,同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层与风道的外壁相贴合,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防止风道内部热量的散失,可对热能进行收集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管;2、弯管;3、一号连接头;301、二号连接头;4、一号支撑杆;5、加强板;6、一号槽钢加固肋;7、二号支撑杆;8、二号槽钢加固肋;9、保温机构;901、岩棉层;902、聚苯乙烯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锅炉烟风道,包括直管1,所述直管1一端导通连接有弯管2,所述直管1一侧安装有一号连接头3,所述弯管2一侧安装有二号连接头301,所述直管1内部焊接有一号支撑杆4,所述一号支撑杆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5,所述直管1外壁设有一号槽钢加固肋6,所述弯管2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7,所述弯管2外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槽钢加固肋8,所述直管1和弯管2外部均安装有保温机构9。

一号支撑杆4截面为翼型,其两端通过固定在一对加强板5上而与直管1的内壁相连接,直管1的外侧壁横向设有一号槽钢加固肋6,一号槽钢加固肋沿直管1的外侧壁成环状分布,其开口朝向与烟风的流向相同,一号支撑杆4与加强板5的固定方式为焊接连接,使一号支撑杆4稳固于直管1内,直段部分内支撑弧型端面迎向烟风流动方向,一号支撑杆4固定端的设置位置与一号钢槽加固肋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一号支撑杆4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结构,该横截面的中心线为直线,该中心线平行于直管1的侧壁面,即中心线与烟风直行时的流动轨迹大致平行,烟风流过一号支撑杆4后不会产生涡流,因此减少了烟风道的振动,噪音也随之降低;另外,在具有相同的截面积且烟风流速相同的条件下,翼型横截面的内支撑可大大减少烟风流动的阻力,与现有的以圆管或型钢作为内支撑相比,能够流过更多的烟风,从而减少了能量消耗;翼型横截面的中心线较长,增强了内支撑在该长度方向上的强度,延长了内支撑的使用寿命,在相同条件下,也可相对减少内支撑的数量,节约实施成本,弯管2段翼型截面内撑杆与直管1部分的不同之处在于:二号支撑杆7位于烟风道的弯折段,二号支撑杆7的翼型横截面的中心线为一弧型线,中心线与流过弯折段的烟风流动轨迹大致相同,根据弯折段中烟风流动的具体情况,该部位采用的内支撑,其中心线也为相应的弧线,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烟风流动的阻力,减少耗能,通过岩棉层901和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之间通过复合的方式相连接,同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与风道的外壁相贴合,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防止风道内部热量的散失,可对热能进行收集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的效率。

所述一号连接头3和二号连接头301均为立体连接头,可减小风流动的阻力。

所述一号支撑杆4截面为翼型,翼型横截面的内支撑可大大减少烟风流动的阻力,所述加强板5与直管1内壁焊接相连,可增大一号支撑杆4与直管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一号支撑杆4稳固于直管1内。

所述一号支撑杆4固定端的设置位置与一号槽钢加固肋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可提高一号支撑杆4的结构强度。

所述二号支撑杆7的翼型横截面的中心线为一弧型线,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烟风流动的阻力,减少耗能。

所述保温机构9包括岩棉层901和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且岩棉层901和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之间通过复合的方式相连接,有利于风道的保温。

需要说明的是,锅炉烟风道,在工作时,所述直管1一端导通连接有弯管2,所述直管1一侧安装有一号连接头3,所述弯管2一侧安装有二号连接头301,所述直管1内部焊接有一号支撑杆4,所述一号支撑杆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5,所述直管1外壁设有一号槽钢加固肋6,所述弯管2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7,所述弯管2外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槽钢加固肋8,所述直管1和弯管2外部均安装有保温机构9,一号支撑杆4截面为翼型,其两端通过固定在一对加强板5上而与直管1的内壁相连接,直管1的外侧壁横向设有一号槽钢加固肋6,一号槽钢加固肋沿直管1的外侧壁成环状分布,其开口朝向与烟风的流向相同,一号支撑杆4与加强板5的固定方式为焊接连接,使一号支撑杆4稳固于直管1内,直段部分内支撑弧型端面迎向烟风流动方向,一号支撑杆4固定端的设置位置与一号钢槽加固肋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一号支撑杆4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结构,该横截面的中心线为直线,该中心线平行于直管1的侧壁面,即中心线与烟风直行时的流动轨迹大致平行,烟风流过一号支撑杆4后不会产生涡流,因此减少了烟风道的振动,噪音也随之降低;另外,在具有相同的截面积且烟风流速相同的条件下,翼型横截面的内支撑可大大减少烟风流动的阻力,与现有的以圆管或型钢作为内支撑相比,能够流过更多的烟风,从而减少了能量消耗;翼型横截面的中心线较长,增强了内支撑在该长度方向上的强度,延长了内支撑的使用寿命,在相同条件下,也可相对减少内支撑的数量,节约实施成本,弯管2段翼型截面内撑杆与直管1部分的不同之处在于:二号支撑杆7位于烟风道的弯折段,二号支撑杆7的翼型横截面的中心线为一弧型线,中心线与流过弯折段的烟风流动轨迹大致相同,根据弯折段中烟风流动的具体情况,该部位采用的内支撑,其中心线也为相应的弧线,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烟风流动的阻力,减少耗能,通过岩棉层901和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之间通过复合的方式相连接,同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与风道的外壁相贴合,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防止风道内部热量的散失,可对热能进行收集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的效率,所述一号连接头3和二号连接头301均为立体连接头,可减小风流动的阻力,所述一号支撑杆4截面为翼型,翼型横截面的内支撑可大大减少烟风流动的阻力,所述加强板5与直管1内壁焊接相连,可增大一号支撑杆4与直管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一号支撑杆4稳固于直管1内,所述一号支撑杆4固定端的设置位置与一号槽钢加固肋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可提高一号支撑杆4的结构强度,所述二号支撑杆7的翼型横截面的中心线为一弧型线,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烟风流动的阻力,减少耗能,所述保温机构9包括岩棉层901和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且岩棉层901和聚苯乙烯泡沫层902之间通过复合的方式相连接,有利于风道的保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