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49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良导体隔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特别是干燥设备专用的热交换器。
现有的干燥设备,为保证温度均匀,干燥迅速,一般均采用强制气流循环,热能随废气的排放白白地被浪费掉。利用这部分被废弃的热能,成为工业设备节能的课题之一。考虑到自干燥设备内排出废气的同时,其体内的负压自然地自外界吸入新鲜空气,这使设计废气热交换、予热自外界进入的空气成为可能,以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由热交换室、废气进气管、予热空气出气管、分流室、冷空气吸入口、废气排放口组成,对于含水或溶剂的废气还可设置冷凝液口。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室和分流室由组列形式构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设备箱体,2-箱门,3-加热装置,4-通风装置,5-电动机,6-风机,7-排气管道,8-热交换器,9-废气进气管,10-予热空气出气管,11-干燥设备内腔,12-紫外线灯,13-热交换室,14-分流室,15-冷空气吸入口,16-废气排放口,17-冷凝液口,18-热交换室壳体,19-热交换片,20-隔离分流板,21-冷凝液聚集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热交换室(13)、废气进气管(9)、予热空气出气管(10)、冷空气吸入口(15)、废气排放口(16),其特征是所说的热交换室(13)由壳体(18)、热交换片(19)、隔离分流板(20)、分流室(14)组成,其总体构成是组列式的。热交换片和隔离分流板相互间隔,分流室置于壳体内,其一端与废气进气管连通,其另一端与热交换室连通。对于含水或溶剂的废气,在热交换器下部还设置冷凝液出液口(17)。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热废气自干燥设备被风机排出,经本实用新型废气进气管进入热交换室,与自冷空气吸入口进入热交换室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前者释出热能,后者吸收热能。废气经分流室自废气排放口排出,如无特殊要求,在其析出所含水份或溶剂后,也可以重新输入冷空气吸入口,循环利用。经予热的空气则经分流室,自予热空气出气管输入干燥设备内腔。所采用的隔层热交换,热交换片可以是折板或波纹板,材质是铝或铜及其合金,可以作发黑处理。
本实用新型可以与现有各种干燥设备配套使用,其节能效果显著,对于含水或溶剂之废气,由于有效地捕集所含的水汽或溶剂,使向工作环境排放的废气极少含有水份或溶剂,因而可大大地改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其他流体,如水、油、化学物质或其蒸汽的热交换和冷凝,效果十分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室(13)、废气进气管(9)、予热空气出气管(10)、冷空气吸入口(15)、废气排放口(16),其特征是所说的热交换室(13)由壳体(18)、热交换片(19)、隔离分流板(20)、分流室(14)组成,热交换片和隔离分流板相互间隔,分流室置于壳体内,其一端与废气进气管连通,其另一端与热交换室连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热交换片(19)是折板或波纹板,材质是铝或铜及其合金。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在所说的热交换器下部,设置冷凝液出液口(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室、废气进气管、预热空气出气管、冷空气吸入口、废气排放口,其特征是所说的热交换室由壳体、热交换片、隔离分流板、分流室组成,总体结构为组列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各种干燥设备配套使用,其节能效果显著,并可大大地改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其他流体,如水、油、化学物质或其蒸汽的热交换和冷凝,效果十分理想。
文档编号F23L15/00GK2186353SQ9322644
公开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8日
发明者姚德利 申请人:姚德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