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吸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893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吸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热交换中的一种热交换装置。
内吸式热管是由普通重力热管改进而成,而普通的重力热管的吸热段由于设置在管外,传热工质依靠重力的影响回流到吸热段重新吸热蒸发,所以也只能使热管在垂直或散热段高于吸热段的状态下才能工作,而在水平的位置上,热管也就不能传热。这样就使重力热管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一些简单的条件下往往也要增加一些附属设备来保持热管能在垂直状态下工作,因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浪费了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热管、工质和内吸式热管所组成的内吸式热管散热器,它不仅结构简单、安装容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主要是由一热管、工质和内吸式金属热管所组成,其中吸热管是穿设于热管的两端,并靠近于热管的一内侧,工质是处于热管和吸热管之间的空间内,并沿热管的长度方向水平布置的。吸热管的直径一般在热管直径的3/10左右,它的两端在热管外部留有接口,以便可以与热源如水、汽、电等直接连接。热管里面充填一定比例的液体传热工质,工质的容积一般占热管容积的1/4左右、并将管内抽成真空。安装时装有吸热管的一面必须在水平位置上朝下布置、使工质覆盖在周围。当热源以内吸管通过时、热量就会从管涂传递给工质、在真空条件下、温度不高工质就能沸腾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又吸收了大量的汽化潜热。形成了饱和气体,气体又在压差的作用下,不断地向管壁放出气化热,放热后又变成了同温度的液体,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蒸发段(吸热管)继续吸热蒸发。
本实用新型由于内吸管的设置。改变了重力热管以往一端做为吸热段,一端做为散热段,只能垂直使用,不能水平使用的传热方法;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吸热管的接口,从而可以使热管直接与采暖管路连接使用,改变了以往用重力热管作为采暖散热器时所需要配备附加吸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安装容易,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敏运用,既可以单根使用,也可以多根结合安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按A-A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室内采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以电为热源的采暖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具有肋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根热管组合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根内吸式热管组合安装的电热采暖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百页窗形式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按B-B线的剖面示意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壳1、工质2和金属热管3所组成。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它是由普通的重力热管结构改进而成。是在热管内设置一根金属吸热管3,沿热管的长度水平方向布置的。吸热管3的直径一般在热管直径的3/10左右,它的两端在热管外部留有接口4,以便可以与热源(如水、汽、电等)直接连接。与普通的重力热管制造方法一样,热管里面充填一定比例的液体传热工质2,工质2的容积一般占热管容积的1/4左右、并将管内抽成真空。安装时装有吸热管3的一面必须在水平位置处朝下布置,使工质覆盖在吸热管周围。当热源从吸热管3通过时、热量就会从管壁传递给工质2、在真空条件下,温度不高,工质2就能沸腾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又吸收了大量的汽化潜热。形成了饱和气体,气体又在压差的作用下,不断地向热管1的管壁放出气化热,放热后又变成了同温度的液体,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蒸发段(吸热管3)继续吸热蒸发。
由此可见,由于吸热管3的设置,改变了重力热管以往一端做为吸热段,一端做为散热段,只能垂直使用,不能水平使用的传热方法。接口4的设置,使热管可以直接与采暖管路连接使用,改变了以往用重力热管做采暖散热器,需要配备附加吸热装置的做法,从而可以使重力热管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室内采暖而设计的结构图示意,它的内吸管外接口4制成一个外螺纹,可以直接与现有的室内采暖管路安装连接在一起使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热源而设计的采暖散热器结构图示意。它的接口4里面装有陶瓷绝缘管5,电阻端6从内吸管3中间穿过、两端在陶瓷管内被固定螺丝7顶紧,接通电源8,电热管就可以工作了。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为了扩大散热面积而布置的肋片结构示意图,肋片可以套装在管壁上,也可以焊接在管壁上。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4根内吸式重力热管组合安装的采暖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3根内吸式重力热管组合安装的电热采暖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为了美观而设计的散热罩示意图,散热罩是以百叶窗形式出现的,也可以制成金属网状的(图中未画出)。而图9是按图8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温度不高的条件下使用,因为没有什么压力产生,为了增加散热面积或美观等需要,可以将热管1外壳改成方形或长方形的。内吸管3为了增加吸热面积或减小在热管内的高度,也可以将热管设计成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以及其它的各种几何形状。
热管作为一种新型高效传热元件,已经在许多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热管做采暖散热器,传热效果要比其它散热器高得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列是用一根直径φ89mm、管壁厚2.0mm、长600mm的无缝钢管做一内吸式热管散热器,内吸管3外径为25mm、管壁厚2.5mm、内径为20mm、以水为主要工质,直接安装在水暖管路上,环境温度15℃,进水温度为90℃,用点式温度计测试,打开热水阀门约10秒钟,散热器就升温到50℃,一分钟,也就是热水全部通过吸热管3时,散热器均已等温,温度接近进水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是选用上述同样规格的内吸式热管做一电热采暖散热器,电阻丝为100W,通电3秒钟,散热器表面已开始升温,10秒钟,温度为62℃,20秒钟,温度已达100℃,传热效率远远高于普通电暖气。
权利要求1.一种内吸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一热管、工质和一内吸式金属热管所组成,其中所说的内吸式金属热管的直径在热管直径的3/10左右、它的两端在热管外部留有接口,可以与热源直接连接,热管里面充填一定比例的液体传热工质,工质的容积一般占热管容积的1/4左右、并将管内抽成真空,安装时装有吸热管的一面必须在水平位置朝下布置,使工质覆盖在吸热管周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内吸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吸式热管,它的横截面除圆形管之外,还可以是方形、长方形、半圆弧形以及各种其它的几何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热交换中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它主要由热管、工质和内吸式热管所组成,其中,吸热管是穿设于热管的两端,并靠近于热管的一内侧面,而工质则是填充于热管与吸热管之间的空间,工质的容积约占热管容积的四分之一,并将热管内的其余空间抽真空。这样当热源,如热水、汽或电热丝通过和通电时,就导致工质蒸发,从而使热管温度升高并向热管外界辐射热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传热效果好,因此具有实用性。
文档编号F28D1/00GK2267447SQ9621577
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4日
发明者孙春成 申请人:孙春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