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89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包括烟室(1),一个固定于烟室(1)上的托架(2),以及套装于窑(3)尾外表面上的托架旋转部(32),所述托架(2)下部固定有下料舌头(24),所述托架(2)为中空结构,由内层(21)和外层(22)组成,所述内层(21)和外层(22)均成圆柱形,所述托架(2)的外层(22)的上部设有热交换口(25),外层(22)的底端至中部设有两端对称的四个进风口(26)。该密封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果。
【专利说明】
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法水泥生产使用的回转窑的窑尾与烟室连接处的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性能优良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采用新型干法烧成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预均化技术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0003]新型干法烧成技术的关键标志是烧成设备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窑(悬浮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的统称)。新型干法水泥窑是老式干法水泥窑(又称干法中空窑)的换代窑型,在热效率、耐火砖等部件和材料消耗、适宜大型化、熟料质量等方面新型干法水泥窑均比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优越的多。
[0004]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我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是悬浮预热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预分解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
[0005]干法回转窑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窑型,它比立窑生产前进了一大步。由于它所用生料是干粉,含水量〈1%,比湿法生产减少了用于蒸发水分的大部分热量,而且也比湿法生产短,但干法中空窑无余热利用装置,窑尾温度一般都在700?950°C。有些厂可看到烟囱冒火现象,热能浪费严重,每千克熟料热耗高达1713?1828kcal,而且灰尘大,污染严重。生料均化差,质量低,产量也不高(均与湿法生产相比),曾一度被湿法生产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立波尔窑,在窑的尾部加装了炉篦子加热机,对含水分为12 %?14 %的生料球进行加热,使余热得到较好利用,窑尾温度从700°C以上降到100?150°C,热耗大幅度下降,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高。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带旋风预热器窑,窑尾余热得到更好的利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带窑外分解炉的新型窑生产线,将干法生产推向一个新阶段。这种能耗低、产量高、质量好、技术新的窑已成为世界各国水泥生产的发展方向。
[0006]回转窑与悬浮预热器通过一个烟室连接,连接处的密封状况大大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工作气压。而气压是整个系统运转良好的必要条件。因此烟室与回转窑的连接出的密封状况关系到整个生产系统。
[0007]烟室与回转窑的连接通过托架来完成。窑尾托架安装于窑尾烟室与回转窑结合处,固定在窑尾烟室斜坡上,部分托架伸入到窑筒体内,主要作用为将预热器预分解的物料顺畅的输送到窑筒体内,防止物料由窑尾密封处冒出。
[0008]托架结构为实心结构无冷却装置,长时间使用,若托架散热不良,就直接限制窑内整体烧成温度。因为要照顾托架的散热状况,只能降低窑内烧成温度,从而影响熟料的品质。
[0009]实心托架使用约I年后基本就会发生严重的烧损腐蚀,托架支座会下沉,窑尾密封处出现大量冒料,严重污染环境,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而且,托架的部分设置在浇注料内,更换一次托架需拆除大量浇注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良好的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烟室,一个固定于烟室上的托架,以及套装于窑尾外表面上的托架旋转部,所述托架下部固定有下料舌头,,所述托架为中空结构,由内层和外层组成,所述内层和外层均成圆柱形,所述托架的外层的上部设有热交换口,外层的底端至中部设有两端对称的四个进风口。
[0012]通过将托架设置为空心结构,同时在托架外层开有热交换口,内层热量传递给空腔中的空气,热空气一方面与外层进行热交换散发出一定的热量,也通过热交换口与外界空气进行热对流,使托架本身积聚的热量更容易散出,保证托架处于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同时,在托架的中下部开有对称的四个进风口,由于热空气自然上升,导致托架内成负压,外接冷空气进入托架,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托架整体的冷却效果,且由于托架的中下部需要承担压力,进风口设在中下部,能够快速对托架中下部进行冷却,防止托架在高温下受压变形。从而提高窑尾密封整体工作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散热片。散热片能够提高托架内层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长方形金属片,其长边固定于所述内层的外表面上,所述长方形金属片所在平面与所述托架的轴线相交。如此设置的散热片能够对空气有一定的导流作用,以相对固定的方向流经内层,散热面积更大,效果更稳定。
[0015]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纵向高度为内层外表面至外层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的1/2至2/
3。散热片在此高度处一方面能够保证足够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冷空气有足够的通道快速流通。
[0016]优选的,散热片上均布有通孔。通孔一方面能够起到增加散热通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气流流通速度。
【附图说明】
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002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包括烟室I,一个固定于烟室I上的托架2,以及套装于窑3尾外表面上的托架旋转部32,所述托架2下部固定有下料舌头2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为中空结构,由内层21和外层22组成,所述内层21和外层22均成圆柱形,所述托架2的外层22的上部设有热交换口 25,外层22的底端至中部设有两端对称的四个进风口 26。
[0021]所述内层21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散热片23。
[0022]所述散热片23为长方形金属片,其长边固定于所述内层21的外表面上,所述长方形金属片所在平面与所述托架2的轴线相交。
[0023]所述散热片23纵向高度为内层21外表面至外层2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的1/2至2/3。
[0024]散热片23上均布有通孔261。
【主权项】
1.一种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包括烟室(I),一个固定于烟室(I)上的托架(2),以及套装于窑(3)尾外表面上的托架旋转部(32),所述托架(2)下部固定有下料舌头(2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为中空结构,由内层(21)和外层(22)组成,所述内层(21)和外层(22)均成圆柱形,所述托架(2)的外层(22)的上部设有热交换口(25),外层(22)的底端至中部设有两端对称的四个进风口( 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1)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散热片(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3)为长方形金属片,其长边固定于所述内层(21)的外表面上,所述长方形金属片所在平面与所述托架(2)的轴线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3)纵向高度为内层(21)外表面至外层(2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的1/2至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水泥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片(23)上均布有通孔(261)。
【文档编号】F27B7/24GK205718425SQ20162038356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余红卫, 陈嘉斌, 李文忠, 杨玉勇, 刘安, 王科学, 贺怀选
【申请人】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